-
公开(公告)号:CN113902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373805.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三模态图像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图像显著性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系统通过全局注意力加权融合实现了对三个模态的高级特征更细致的融合,并通过空洞卷积操作得到大尺度特征,对大尺度特征使用特征矩阵相乘的方式,保存了特征图整体间信息的关联性;通过双模态注意融合实现了跨模态信息的更充分融合,以深度图像为主要引导,另外两模态特图像分别作为辅助补充,两模态相辅相成,再结合使用空洞卷积、矩阵相乘、矩阵相加等方式处理特征,从而实现了更好的跨模态融合;通过三模态交互加权实现了对三模态信息的互补融合,同时在继承上一层解码特征的基础上,补充了当前层的详细特征,使整个解码过程不断丰富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063599.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空泡枪弹跨介质试验装置,包括可调节靶板和多自由度跨介质射击装置,可调节靶板包括可调角度靶板和靶板控制力臂,多自由度跨介质射击装置包括入射角控制舵机、夹紧装置和可调角度升降平台,夹紧装置在入射角控制舵机一侧,靶板控制力臂在夹紧装置相对于入射角控制舵机的另一侧,入射角控制舵机包括舵机箱体、角度控制转把、舵机支撑立板、舵机内部传动轴和舵机底座,综上,通过各个机构的配合使得枪管可以准确到达预期的试验位置进行射击试验,可以清晰记录超空泡枪弹以任意角度、距离击中靶板时枪弹在水中的空泡形状,相比传统装置更加省时省力、集成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26155.5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爆吸能定量防控设计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岩爆防控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地下工程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地下工程开挖模拟计算;根据LERR值圈定岩爆破坏发生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岩爆爆坑深度,并给出不同部位岩爆时能量释放量;再确定结构面位置、走向、倾角;进而确定吸能锚杆自由段设计长度,并结合锚杆设计锚固力,确定单根吸能锚杆的最优长度;然后计算岩爆岩块弹射动能;最后确定吸能锚杆锚固段长度、锚杆总长度和锚杆数量,使所有吸能锚杆的总吸能能力大于岩爆发生时的弹射动能。该方法给出了吸能锚杆的定量设计方法和流程,为岩爆吸能防控的科学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88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16231.8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滞型极强岩爆地质判别方法,涉及深埋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掌子面地质素描以及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等方法记录施工过程中地质构造信息,通过岩爆破坏区域超前地质钻孔以及断面扫描技术记录岩爆破坏过程中爆坑几何特征。同时,通过应力解除法或水压致裂法对岩爆破坏区域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确定最大主应力方向。根据初始地应力测试结果以及现场地质调查获取的岩石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建立相应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不同结构面组合条件下隧道开挖模拟,进行数值计算,判别隧道当前位置开挖后发生时滞型极强岩爆灾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36955.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包含YOLOV5的特征提取阶段、利用OpenCv特征的分类剥离阶段、特征数据深度学习阶段,具体步骤为:构建YOLOV5特征提取平台构建、特征载体及调试控制函数;将YOLOV5作用于手势识别二维模型上并将其特征以矩阵、图像方式呈现出来,在OpenCv数据库的作用下得到的特征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进行剥离;将剥离出来的特征作为训练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训练,从而使计算机可以自主识别手势识别的特征。该方法增强了手势识别自主设计的过程可控性、提高了手势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02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73805.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三模态图像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图像显著性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系统通过全局注意力加权融合实现了对三个模态的高级特征更细致的融合,并通过空洞卷积操作得到大尺度特征,对大尺度特征使用特征矩阵相乘的方式,保存了特征图整体间信息的关联性;通过双模态注意融合实现了跨模态信息的更充分融合,以深度图像为主要引导,另外两模态特图像分别作为辅助补充,两模态相辅相成,再结合使用空洞卷积、矩阵相乘、矩阵相加等方式处理特征,从而实现了更好的跨模态融合;通过三模态交互加权实现了对三模态信息的互补融合,同时在继承上一层解码特征的基础上,补充了当前层的详细特征,使整个解码过程不断丰富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7144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88377.5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J1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制孔及铆接质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滑台、第二滑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连杆联动可实现CCD相机对工件上平面孔或曲面孔的拍摄,并通过灰度处理、中值滤波、阈值分割、边缘提取、最小二乘法拟合等操作来检测孔的直径和圆度,结构稳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在对曲面孔进行检测时可避免失真;该方法基于工程计算法,在考虑镦头端面摩擦力对正应力影响的情况下得出压铆力与镦头尺寸的关系模型,给工人配备过程监控铆枪来通过压铆力间接控制镦头尺寸,压铆质量控制精度高,可以实现及时发现、及时补救,避免误差累积,从而提高压铆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76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4087.8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交叉引导融合的RGB‑T图像显著性检测系统,属于计算机视觉图像检测技术领域。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彩色和热红外图像的特征,三级解码块中的每个模块由以两个模态信息各自为主要引导的两部分所组成,每一部分独有一个引导融合(GFM)模块,同时交叉共有跨级增强(CLE)模块和全局辅助增强(GAE)模块。GFM通过使用单一模态信息为主要引导,另一模态信息辅助增强,实现对单一模态信息的深入挖掘和跨模态信息的充分融合。CLE使用前一级引导融合后的特征来增强当前级的信息,GAE是对逐级引导好的信息进一步整合,同时,在最后一级解码块产生最后的显著性图。该系统可深入挖掘两模态信息,更好地融合两模态特征,提高显著性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51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87554.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源动力扰动触发围岩破裂演化过程长时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深部工程监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机身框架、孔壁围岩图像采集模块、孔壁多源振动监测模块、孔内行走模块及监测信号存储与传输模块;孔壁围岩图像采集模块、孔壁多源振动监测模块、孔内行走模块及监测信号存储与传输模块从前至后顺序布设在机身框架上,监测信号存储与传输模块与钻孔外部计算机通信连接。本发明可在钻孔内实现成像和振动一体化监测,振动监测时通过机械升降方式实现传感器与围岩耦合及解耦,实现动力扰动波前后围岩状态监测,识别动力扰动作用下岩体裂隙萌生、扩展、贯通情况,评估三维应力波诱发围岩内部破裂损伤,可实现风险区域围岩破裂演化过程的长时连续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7554.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源动力扰动触发围岩破裂演化过程长时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深部工程监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机身框架、孔壁围岩图像采集模块、孔壁多源振动监测模块、孔内行走模块及监测信号存储与传输模块;孔壁围岩图像采集模块、孔壁多源振动监测模块、孔内行走模块及监测信号存储与传输模块从前至后顺序布设在机身框架上,监测信号存储与传输模块与钻孔外部计算机通信连接。本发明可在钻孔内实现成像和振动一体化监测,振动监测时通过机械升降方式实现传感器与围岩耦合及解耦,实现动力扰动波前后围岩状态监测,识别动力扰动作用下岩体裂隙萌生、扩展、贯通情况,评估三维应力波诱发围岩内部破裂损伤,可实现风险区域围岩破裂演化过程的长时连续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