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92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42176.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38/00 , A01G24/28 , A01G24/15 , A01G24/10 , A01G24/30 , A01G24/20 , A01G22/00 , A01G22/40 , C04B4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入咖啡渣的植生型无砂大孔混凝土,包括无砂大孔混凝土;以及渗入无砂大孔混凝土中的植物基质,按照体积密度,无砂大孔混凝土包括:硅酸盐水泥250-350kg/m3、碎石1500-1600kg/m3、咖啡渣7.5-17.5kg/m3、聚丙烯酸酯乳液28-33kg/m3以及水100-140kg/m3;按照体积密度,植物基质包括:护坡草本植物种子70-90kg/m3、泥炭土80-120kg/m3、珍珠岩40-60kg/m3、蛭石40-60kg/m3、赤玉土80-120kg/m3、吲哚乙酸3.5-5.5kg/m3、萘乙酸2-4kg/m3、硫酸亚铁0.5-1.5kg/m3、有机肥料120-180kg/m3、咖啡渣40-60kg/m3、水15-25kg/m3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0.05-0.15kg/m3。本发明的加入咖啡渣的植生型大孔混凝土具有取材容易,成本较低,在保证生态混凝土空隙率和强度的基础上大大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植物存活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25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520236.6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渣裹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矿渣裹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25份水泥,614份细骨料,400份天然粗骨料,400份矿渣裹浆再生粗骨料,239份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再生粗骨料在进行裹浆时所需的裹浆矿渣的重量;然后将再生粗骨料均匀地裹上矿渣裹浆后室温下静置48小时,再放置于50℃烘箱烘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矿渣裹浆再生粗骨料;称取相应重量的水泥、细骨料、天然粗骨料、矿渣裹浆再生粗骨料和120份水加入到砂浆搅拌仪中,以公转62±5r/min,自转140±5r/min的速度搅拌2~4min至均匀后,再加119份水后以公转125±10r/min,自转285±10r/min的速度搅拌3~5min,得到拌合物;最后将拌合物浇置于ψ10×20cm的模具中进行养护。
-
-
公开(公告)号:CN10588806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436410.X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E04B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制肋环型球面网壳及方法,由上部肋环型球面竹网、下部撑杆体系、混凝土基础组成,多个纬向环形构件以中心的钢节点为圆心同心分布排列,中心的钢节点通过多根径向杆依次连接多个纬向环形构件,两层纬向环形构件之间的径向杆上连接檩条形成檩条环,竖向支撑通过最外层的纬向杆环形构件上的钢节点与上部肋环型球面竹网连接,Y型上支撑通过最外两层的纬向杆环向构件上的钢节点与上部肋环型球面竹网相连接,Y型上支撑通过钢节点连接Y型下撑杆和横向连系杆,竖向支撑和Y型下撑杆通过钢节点与混凝土基础连接;本发明的竹制肋环型球面网壳具有自重轻、跨度大、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施工简便、绿色环保和经济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6306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436354.X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制三向网格型网壳,由上部三向网格型球面网壳、下部撑杆体系、混凝土基础组成,多个纬向多边环形构件以中心的钢节点为圆心同心布置,中心的钢节点通过径向杆与内层的纬向多边环形构件的纬向杆首尾相接处的钢节点连接,相邻纬向多边环形构件之间通过三角斜撑、径向杆连接,竖向支撑通过最外层的纬向多边环形构件的钢节点与上部三向网格型球面网壳连接,Y型上支撑通过次外层的纬向多边环向构件的钢节点与上部三向网格型球面网壳相连接,Y型下撑杆与横向连系杆通过钢节点连接;竖向支撑和Y型下撑杆通过基础的钢节点与混凝土基础连接。本发明具有自重轻、跨度大、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施工简便、绿色环保和经济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665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0248.4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格林公式的冻结壁内温度场的三维模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需要开挖的土层或岩层的基坑周围开钻复数个桩基孔,往桩基孔内放入冻结管,使用冷冻机通过冻结管对桩基孔进行冷冻,经过一段冻结时间后,在桩基孔周围得到冻结壁;步骤2,围绕桩基孔钻复数个检测孔,均匀设置在桩基孔的周围;步骤3,在检测孔内分别放置高灵敏度温度计,用于测量检测孔内的温度数据;步骤4,应用格林公式建立冻结壁内温度场的三维模型数学表达式;步骤5,根据测量得出的温度数据,取互为反演点的两点的温度数据为一组数据,并取多组,以每组的数据为条件,应用三维模型数学表达式,得到冻结壁内的温度场三维模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00295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38930.4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矩形桩冻结壁设计的分离变量法,应用拉普拉斯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适时的计算矩形桩的温度场的方法,它能有效的提高准确率,计算简单易于使用。采用的数据不多但是准确,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温度场监测的准确性,在实际的施工中使用方便,一个工程只需要一次公式的推导,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只需把不同的数据带入公式,就能够随时掌握冻结壁的温度场,为冻结法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1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110263033.5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5G传感器控制网的质子治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纵向墙体内设置连接传感器轨道的复数个轨道入口端;5G传感器控制网由传感器轨道、复数个轨道入口端、复数个传感器胶囊、信息处理转化平台、信息移动终端组成,传感器轨道为传感器胶囊传输电源和信号,5G传感器胶囊由信息收集模块、编码模块组成,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检测各技术数据;编码模块对信息收集模块中的检测数据提供编码转译,并通过传感器轨道传输至信息处理转化平台,信息处理转化平台将数据经过转码处理后传至信息移动终端。使用方可一次安装可实现施工、养护、运维过程中多维度跨专业数据协同技术,并通过定制化的信息处理转化平台实现5G智慧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1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4679.0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6G数字孪生的数字、智慧化建筑物,包括物理信道提供的陆上数字模型,低空温度、空气模型和高空卫星模拟系统、虚拟信道创建的几何三维模型、行为模型和预测概率模型、数字孪生系统的基于BIM三维数字模型、智慧化建筑应用系统。通过物理信道和虚拟信道的模型可为建筑物在前期设计施工提供预测、指导;在建筑物使用的过程中提供合理的检测和加固建议;在后期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也可提供多专业合作管理的技术建议。数字孪生系统则可以为前面两个信道提供中间交互的平台,并与现实世界提供应用技术支持,最终实现一套基于现实世界建立的数字孪生虚拟世界,并应用数字孪生虚拟世界,反过来作用与现实世界,服务于现实世界。
-
公开(公告)号:CN10835852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0409132.8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河道护坡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河道淤泥的颜色将河道淤泥分为植物养料以及砖体骨料;将植物养料以及砖体骨料进行晾干;从植物养料中选取填充材料,从砖体骨料中的选取细骨料以及粗骨料;将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以及减水剂按照预设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倒入护坡砖模具中进行养护,脱模得到初始护坡砖砖体;然后再每天喷水,常温下养护14天得到护坡砖砖体;将经过预处理的农作物秸秆、咖啡渣与填充材料、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混合填充材料;将混合填充材料倒入填充块模具中进行养护,脱模得到初始填充块;将初始填充块风干得到填充块;将填充块填充至护坡砖砖体的贯穿孔中,得到河道护坡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