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28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06540.9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选择透过性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气体选择透过性包装薄膜主要由PBAT、EAA和Na2SO3组成,EAA和Na2SO3的质量比为(3‑4):1,制备方法包括:将EAA和Na2SO3混合,进行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得到母粒;PBAT和母粒混合,进行熔融挤出流延即可;本发明采用特定质量比的EAA和Na2SO3,利用薄膜对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的选择透过性,可以帮助果蔬包装内维持或快速建立低氧气高二氧化碳气氛理想微环境,有效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同时,薄膜主要基材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用于生鲜食品的包装满足人们安全营养健康的饮食追求,又同时符合绿色的环保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8221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76014.0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D06N3/00 , D06N3/04 , B65D65/38 , B32B27/12 , B32B27/36 , B32B27/34 , B32B27/32 , A23L3/349 , A23L3/3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油炸薯条软化发霉的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选用1799或1788型号的聚乙烯醇PVA吸水树脂或者其他具有吸水功能的树脂,食品级无纺布,纳米级氯化钠食盐、以及室温下纯净水备用;通过制取溶胶、涂布制袋的工序,制作成能用于油炸薯条包装之用的复合包装改性无纺布;并将该的复合包装改性无纺布与KPET/PA/PE复合膜配合构成能适用于外卖油炸薯条的适用包装袋;并且能使油炸薯条在三天内保持良好的脆酥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8763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55896.2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聚乙烯醇抗菌包装薄膜,以聚乙烯醇树脂为基材、以甘油、山梨酸钾、季铵盐壳聚糖为改性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助剂中的混合物中还添加有纳米蒙脱土;并且聚乙烯醇抗菌包装薄膜按照每10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树脂掺甘油10重量份、掺蒙脱土1重量份、掺山梨酸钾1‐3份的比例、掺季铵盐壳聚糖1‐2份的配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78849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70429.8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6 , B32B27/06 , B32B27/18 , B32B2410/00 , B65D65/40 , C08J2323/06 , C08J2323/08 , C08J2323/12 , C08L23/0861 , C08L23/12 , C08L2203/162 , C08L9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保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选取聚乙烯(PE),聚丙烯(PP),高阻隔性材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基薄膜原料,迷迭香精油和葡萄籽精油作为活性成分。本发明通过下列步骤制备该保鲜薄膜:将基薄膜原料与精油活性成分混合均匀后,经双螺杆挤出机制得具有保鲜活性成分的改性树脂,再将此改性树脂挤出吹薄膜。通过本发明制得的鲜薄膜能够抑制微生物繁殖、降低果蔬水分蒸发和呼吸速率,同时起到抗氧化作用,有效延缓果蔬酶促褐变、延长果蔬产品的低温及室温储藏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9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1618379.4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B32B23/08 , B32B27/08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33/00 , C08L1/12 , C08K5/053 , C08L3/02 , C08L29/04 , C08K5/098 , C08K5/13 , C08K5/092 , C08J5/18 , C08J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释型可降解活性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薄膜的多层复合结构中内层为含有甘油的醋酸纤维素薄膜,中间层为由活性物质组成的淀粉/聚乙烯醇薄膜,外层为聚乳酸薄膜或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活性物质包括抗菌剂和抗氧化剂;本发明的内层薄膜中甘油与醋酸纤维素相互作用,在醋酸纤维素薄膜内部形成塑化区,在具有一定压强的水流作用下,可形成具有纳米孔隙的薄膜,孔隙率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增加了薄膜的透过性,加速了中间层活性物质的释放;同时,醋酸纤维素薄膜中形成的空隙大小和孔隙率随着水流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从而增加了薄膜的透过性,也加速了活性物质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667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48539.7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保温包装纸,所述隔热保温包装纸为多层结构,包括纸质基材和涂布层,所述的涂布层为两层结构,包括与纸质基材直接接触的PVA涂层和外层PVB涂层;所述PVA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醇74.3~90.5份、气凝胶4.1~15.9份、甘油3.4~4.1份、碳酸氢钠0.8~8.4份,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隔热保温包装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隔热保温包装纸相对于单纯的纸质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可以调控包装内部的温度变化,更好地维持食品品质,在一些食品的食用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食用舒适性;采用的PVB材料具有较好地疏水性,提高了纸张的防潮性,并且可与食品直接接触,应用于食品包装。
-
公开(公告)号:CN10301059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591334.1
申请日:2012-12-29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保鲜包装膜袋,其特征在于:该保鲜包装膜袋是由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复合而成的薄膜,或者由聚酯PET薄膜与聚乙烯PE薄膜复合,或者由聚酯PET薄膜与聚乙烯PP薄膜复合而成的。所述的保鲜包装膜袋分别以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为内层、以聚酯PET或聚丙烯PP为外层,经复合构成的一面为单层、另一面为双层的一具有单向透气功能的包装袋。这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保鲜包装膜袋,与现有的一般包装薄膜而言,不仅能实现包装袋中的食品的生物调节功能,保持生鲜食品原始的色、味,而且不出现胀袋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82993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0341.9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一种抑菌保鲜包装薄膜的制备方法,以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为基材,以食品酸性防腐剂山梨酸、柠檬酸或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防腐改性助剂,经配料、混料造粒、吹膜成型工艺制得可用的保鲜薄膜;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选用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为基材,以山梨酸、柠檬酸或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或进行复配作为防腐改性助剂,并按照质量百分比为97-99.5%的基材量,搭配质量百分比为0.5~3%的防腐改性助剂作为配料基准;将聚乙烯树脂或聚丙烯树脂在80℃条件下烘干;随后将烘干后的树脂原料与制备的防腐改性助剂搅拌匀质后经转矩流变仪双螺杆造粒机造得改性树脂母粒;最终将得到的改性树脂母粒经单螺杆吹膜机制得单层抗菌保鲜包装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769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367022.2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C08J7/04 , C09D129/04 , C09D101/28 , C09D103/00 , C09D101/00 , C09D201/00 , C09D7/12 , B65D65/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90/11
Abstract: 一种吸湿包装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选用包含聚乙烯醇树脂、高分子吸水树脂、甲基纤维素、增塑剂和剥离剂和水的混合物形成具有粘结、成膜性能的混合溶液,使该混合溶液经涂膜工艺处理后构成独立的具有吸湿功能的吸湿薄膜,或者以该混合溶液作为粘结剂将其他高分子吸湿材料和常见的单质薄膜粘合,形成复合型吸湿包装薄膜材料;其中所述具有粘结、成膜性能的混合溶液的各组分以体积份计,其含量分别为:聚乙烯醇树脂70~100份,高分子吸水树脂15~30份,甲基纤维素20~50份,水2000份,增塑剂0.5~2份,剥离剂0.7~2.5份。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110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1805.1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nventor: 杨福馨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的一种粘弹性法填充断流机构,由阀体、计量活塞、料斗以及设置在料斗下部阀腔内的阀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下部出料口的内腔设有一弹性材料制作的填充嘴,该填充嘴为一环状体,环状体的中间为一受压后能自动张开、卸压后自动闭合的可变径流道。使用该装置进行灌装作业时,在有压流体通过时,填充嘴自动张开形成流道,而一停止施压时,该流道则及时自动闭合,完全可以消除现有包装机对流体计量填充时,存在的计量不准确,最终影响到封口、污染的众多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