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93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91382.8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细菌检测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所述的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细菌模板分子、功能单体、掺杂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到电解池缓冲液中形成混合液,将电极插入到上述混合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得到导电聚合物;将步骤a)所得的导电聚合物放入洗脱液中洗脱,保护气体干燥得到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所制备的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将CuPcTs有效提高PPy的导电率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的机制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大大地提高了检测细菌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5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491382.8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细菌检测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所述的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细菌模板分子、功能单体、掺杂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到电解池缓冲液中形成混合液,将电极插入到上述混合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得到导电聚合物;将步骤a)所得的导电聚合物放入洗脱液中洗脱,保护气体干燥得到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所制备的细菌分子印迹聚合物,将CuPcTs有效提高PPy的导电率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的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20051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91858.X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汞离子浓度的检测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T-T错配的DNA探针荧光测定汞离子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含有T-T错配的DNA探针作为汞离子的识别元件,以DNA双链嵌入剂SYBRGREENI为荧光信号分子,利用所述SYBRGREENI与所述含有T-T错配的DNA探针单双链结合时荧光信号强度的差异,对待测样品中的汞离子浓度进行荧光检测。本发明方法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对汞离子选择性好,能够排除大多数金属离子的干扰,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11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10588364.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C12Q1/682 , C12Q1/6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核酸荧光传感器及其在铅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的脱氧核酶和分子信标可作为铅离子的识别元件、信号扩增介导和信号发射元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脱氧核酶、核酶底物杂交混合于缓冲液中,加入分子信标、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多聚核苷酸激酶、dTNPs和待测液;将混合体系在特定条件下恒温孵育,冷却至室温,通过检测体系荧光强度,实现对铅离子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本发明通过设计的脱氧核酶和分子信标构建了自动等温级数扩增策略,无需分离操作,在单管中完成加样‑孵育‑检测过程,实现了对样品中铅离子高灵敏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88364.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C12Q1/682 , C12Q1/6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核酸荧光传感器及其在铅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的脱氧核酶和分子信标可作为铅离子的识别元件、信号扩增介导和信号发射元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脱氧核酶、核酶底物杂交混合于缓冲液中,加入分子信标、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多聚核苷酸激酶、dTNPs和待测液;将混合体系在特定条件下恒温孵育,冷却至室温,通过检测体系荧光强度,实现对铅离子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本发明通过设计的脱氧核酶和分子信标构建了自动等温级数扩增策略,无需分离操作,在单管中完成加样-孵育-检测过程,实现了对样品中铅离子高灵敏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10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1261916.2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33/53 , C12Q1/6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阳离子化的R‑藻红蛋白检测DNA杂交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R‑藻红蛋白离心超滤后脱盐并稀释;然后加入阳离子聚合物PDADMAC将蛋白表面正电荷化;加入带有猝灭基团BHQ2修饰的DNA单链,荧光被猝灭高达88%左右;加入不同浓度的完全互补链后荧光不断释放。本发明的优点是:选用天然植物蛋白R‑PE与BHQ2修饰的核酸链作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供体和受体,加入阳离子聚合物可以提高FRET效率,当自由态时,荧光被猝灭,一旦与靶目标链相结合,荧光随即恢复,灵敏度高,由此来达到DNA杂交检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741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263137.6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快速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长波长别藻蓝蛋白荧光检测抗氧化能力的方法。本方法选用别藻蓝蛋白作为荧光指示剂,与抗氧化剂竞争由AAPH释放出的自由基,从而导致别藻蓝蛋白自身的荧光衰退时间延后,以未含有抗氧化剂的衰退曲线为空白,计算两者AUC差值,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本发明的优点:别藻蓝蛋白属于长波长荧光指示剂,其激发波长为653nm,发射波长为668nm,可以避开实际样品中自发荧光物质的干扰;具有高的pH稳定性;对内外猝灭不敏感。以上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10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61916.2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33/53 , C12Q1/6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表面阳离子化的R‑藻红蛋白检测DNA杂交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R‑藻红蛋白离心超滤后脱盐并稀释;然后加入阳离子聚合物PDADMAC将蛋白表面正电荷化;加入带有猝灭基团BHQ2修饰的DNA单链,荧光被猝灭高达88%左右;加入不同浓度的完全互补链后荧光不断释放。本发明的优点是:选用天然植物蛋白R‑PE与BHQ2修饰的核酸链作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供体和受体,加入阳离子聚合物可以提高FRET效率,当自由态时,荧光被猝灭,一旦与靶目标链相结合,荧光随即恢复,灵敏度高,由此来达到DNA杂交检测的目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