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55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0834939.0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门座起重机变幅机构的智能配置系统和方法,配置系统包括选型部分,用于负责零件参数的计算以及对样本数据的识别与选取,初步生成选型方案;配置部分,配置部分与选型部分双向连接,用于将选型部分初步生成的方案进行智能配置,同时对初选方案的配置结果进行校核;主控部分,主控部分与配置部分连接,用于对配置部分各模块进行协调与控制;造型部分,造型部分与配置部分双向连接;用于给用户呈现实体模型;造型部分还与选型部分相连,用于将成功案例补充到选型部分的数据库;本发明的门座起重机变幅机构的智能化设计显著提高了港口机械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的设计成本,推动企业制造过程的信息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17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0165641.8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PC: B60L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磁浮列车PID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磁悬浮的状态方程并将其线性化;步骤2,采用状态反馈方法使系统稳定并配置极点;步骤3,对被控对象进行可观测性检查及全状态观测器设计;步骤4,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磁浮列车PID控制参数调试。本发明实现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PID控制方法,保证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算法的完整运行,该方法简单易行,执行器响应迅速,得到的速度值准确同时列车的控制效果很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1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65641.8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PC: B60L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磁浮列车PID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磁悬浮的状态方程并将其线性化;步骤2,采用状态反馈方法使系统稳定并配置极点;步骤3,对被控对象进行可观测性检查及全状态观测器设计;步骤4,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磁浮列车PID控制参数调试。本发明实现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PID控制方法,保证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算法的完整运行,该方法简单易行,执行器响应迅速,得到的速度值准确同时列车的控制效果很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5552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34939.0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门座起重机变幅机构的智能配置系统和方法,配置系统包括选型部分,用于负责零件参数的计算以及对样本数据的识别与选取,初步生成选型方案;配置部分,配置部分与选型部分双向连接,用于将选型部分初步生成的方案进行智能配置,同时对初选方案的配置结果进行校核;主控部分,主控部分与配置部分连接,用于对配置部分各模块进行协调与控制;造型部分,造型部分与配置部分双向连接;用于给用户呈现实体模型;造型部分还与选型部分相连,用于将成功案例补充到选型部分的数据库;本发明的门座起重机变幅机构的智能化设计显著提高了港口机械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的设计成本,推动企业制造过程的信息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0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5606.6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nventor: 罗孝学 , 章学来 , 华维三 , 甘伟 , 陆定宇 , 徐笑峰 , 周龙 , 毛发 , 韩兴超 , 曾涛 , 李跃 , 周鹏飞 , 高雅汉 , 刘超 , 刘锋 , 陈裕丰 , 张晓强 , 杜晓冬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 F28D20/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可移动式蓄放热装置及其蓄放热方法,蓄放热装置包括壳体、加热腔室、相变材料室、冷却腔室和脉动热管。加热腔室、相变材料室、冷却腔室和脉动热管均设于所述壳体内。加热腔室、相变材料室、冷却腔室通过不锈钢隔板隔开。至少一组所述脉动热管穿过所述隔板置于所述壳体内。脉动热管置于加热腔室、冷却腔室部分为直管段加弯头,置于相变材料室部分均为直管段。脉动热管置于加热腔室部分为蒸发段,置于相变材料室部分为绝热段,置于冷却腔室部分为冷凝段。冷却腔室和加热腔室的一端设有流体进口和出口。通过利用脉动热管内部工质的相变传热以及相变材料的相变储热,实现废热的吸收、储存、转移与释放,从而将废热有效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862181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024167.0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nventor: 罗孝学 , 章学来 , 华维三 , 甘伟 , 陆定宇 , 徐笑峰 , 周龙 , 毛发 , 韩兴超 , 曾涛 , 李跃 , 周鹏飞 , 高雅汉 , 刘超 , 刘锋 , 陈裕丰 , 张晓强 , 杜晓冬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可移动式蓄放热装置,蓄放热装置包括壳体、加热腔室、相变材料室、冷却腔室和脉动热管。加热腔室、相变材料室、冷却腔室和脉动热管均设于所述壳体内。加热腔室、相变材料室、冷却腔室通过不锈钢隔板隔开。至少一组所述脉动热管穿过隔板置于所述壳体内。脉动热管置于加热腔室、冷却腔室部分为直管段加弯头,置于相变材料室部分均为直管段。脉动热管置于加热腔室部分为蒸发段,置于相变材料室部分为绝热段,置于冷却腔室部分为冷凝段。冷却腔室和加热腔室的一端设有流体进口和出口。通过利用脉动热管内部工质的相变,实现废热热量的吸收、储存、转移与释放,从而将废热中的能量有效再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