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固效果好且受力均匀的碳纤维拉索

    公开(公告)号:CN11421493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393006.6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锚固效果好且受力均匀的碳纤维拉索,所述锚固效果好且受力均匀的碳纤维拉索包括锚杯,拉索,以及锚固组件。所述锚杯设有锚具孔,所述锚具孔包括入口,以及出口。所述拉索由多根碳纤维杆集束而成。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分丝板,衬套,楔钉,以及锚固料。所述分丝板上设有所述穿孔,所述穿孔朝向所述衬套的一端的端口设有一圈倒角。所述衬套圆锥设置的一端朝向所述分丝板并且设置在所述倒角内,从而能固定所述衬套,使所述衬套能更好的夹持住所述碳纤维杆,并保证每一根所述碳纤维杆的受力均匀。所述楔钉从所述碳纤维杆位于所述出口的一端楔入,从而将所述碳纤维杆位于所述出口的一端被撑开,使所述碳纤维杆和所述锚固料的连接更牢固。

    一种具有楔紧结构的碳纤维拉索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934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397092.8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具有楔紧结构的碳纤维拉索包括锚杯、碳纤维杆、以及锚固件。所述锚杯包括锚杯主体、以及轴孔。所述碳纤维杆包括碳纤维杆主体、固定端、安装孔、以及楔钉。所述轴孔、所述固定端、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楔钉的外轮廓成锥形。所述锚固件包括锚固件主体,一个设置在所述锚固件主体轴向的连接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一端的限位孔。所述碳纤维杆主体容置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固定端容置于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固定端外轮廓相同,以限制所述固定端在所述限位孔的位置。该具有楔紧结构的碳纤维拉索结构简单,提高了拉索的抗拉强度,减轻了拉索的质量。

    一种提高碳纤维拉索锚固均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4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394684.4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提高碳纤维拉索锚固均匀性的方法,其提供锚杯,所述锚杯包括锚杯主体、以及轴孔,所述轴孔的外轮廓成锥形;提供容置于所述锚杯内的分丝板,所述分丝板包括分丝板主体、以及安装通孔;提供多个插设于所述锚杯内的碳纤维杆组件,每个所述碳纤维杆组件皆包括碳纤维杆、调节衬套、固定端、安装孔、以及锲钉,所述调节衬套包括衬套主体、限位凸缘,每个所述碳纤维杆组件皆分别插设于所述分丝板主体的安装通孔内,所述衬套主体插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限位凸缘外径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直径。在所述锚杯的轴孔内注入锚固料,以将所述轴孔内形成锚固件。该提高碳纤维拉索锚固均匀性的方法所有碳纤维杆受力均匀,解决了锚具内碳纤维杆受力方向分散。

    一种碳纤维拉索的锚固强度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4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97112.1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拉索的锚固强度提升方法,提供锚杯,所述锚杯包括锚杯主体,以及轴孔,并提供至少一根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包括碳纤维杆主体、固定端、安装孔、以及锲钉。所述碳纤维杆处于无应力状态并成直线放置于所述轴孔内,将所述碳纤维杆朝向所述固定端的一端容置于所述轴孔内。在所述轴孔内注入锚固料,以将所述轴孔背向所述固定端一端形成第一锚固件。在所述第一锚固件朝向所述固定端一侧设置承压组件。在所述承压组件背向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注入锚固料,以将所述轴孔朝向所述固定端一端形成第二锚固件。该碳纤维拉索的锚固强度提升方法中减小锚固料受整体轴向压力,防止锚固料易在受力过程中呈径向开裂,延伸了使用寿命。

    一种耐冲击的碳纤维拉索索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4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11635.7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耐冲击的碳纤维拉索索体包括复合束股、保护层。所述复合束股包括碳纤维束、加强层。所述碳纤维束包括碳纤维棒。所述加强层包括钢丝。所述保护层包括绕包带、防护层。一种耐冲击的碳纤维拉索索体的制造方法,先将钢丝紧密排列在碳纤维束外侧,再通过绞制机将5根~700根所述碳纤维棒、及所述钢丝同按0~10°的螺旋角扭绞成所述复合束股,在扭绞成型的所述复合束股10外侧以螺旋型逐圈紧密地缠绕所述绕包带,将完成缠绕所述绕包带的复合束股通过挤塑机在所述绕包带的外侧进行多层挤塑,该挤塑机将聚乙烯料挤塑在所述绕包带的外侧。该耐冲击的碳纤维拉索索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抗冲击,弥补了碳纤维材料抗的缺陷,提高了索体的抗冲击性能。

    一种在线监测腐蚀程度的拉索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99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42095.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一种在线监测腐蚀程度的拉索,所述在线监测腐蚀程度的拉索包括拉索,连接管组件,以及锚固组件,所述拉索包括拉索本体,以及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拉索本体由钢丝集束而成,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夹设在位于所述拉索本体外侧且相邻的所述钢丝之间。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连接管,隔板,以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隔板四周设置。所述锚固组件包括锚具,以及第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锚具设有锚具孔,多个所述第三温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锚具孔的孔壁上且呈圆周排列。从而分别实时监测拉索最容易腐蚀的三个部位中的温度和湿度,只需定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即可有效得到拉索关键部件的金属变化的直观数据。

    一种使用骨架弹簧密封圈的拉索索端防水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356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62340.5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一种使用骨架弹簧密封圈的拉索索端防水密封装置,其包括一个套设于所述拉索上的橡胶密封圈,一个设置在所述橡胶密封圈的一侧的双向槽压圈,一个设置在所述双向槽压圈的一侧的螺纹压圈,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螺纹压圈的一侧的骨架弹簧密封圈。所述骨架弹簧密封圈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螺纹压圈的一侧的内槽橡胶圈,一个内置于所述内槽橡胶圈中的环形钢骨架。所述环形钢骨架包括一个外圈,以及一个与所述外圈一体成型的内圈。所述外圈朝向所述锚具连接筒的孔口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内圈,所述内圈朝向所述副密封唇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外圈。所述骨架弹簧密封圈相较于传统橡胶密封圈,其组织刚性更加优良,使用寿命更长,密封结构更耐久,抗抖动效果更佳。

    一种碳纤维拉索的锚固强度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49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397112.1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拉索的锚固强度提升方法,提供锚杯,所述锚杯包括锚杯主体,以及轴孔,并提供至少一根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包括碳纤维杆主体、固定端、安装孔、以及锲钉。所述碳纤维杆处于无应力状态并成直线放置于所述轴孔内,将所述碳纤维杆朝向所述固定端的一端容置于所述轴孔内。在所述轴孔内注入锚固料,以将所述轴孔背向所述固定端一端形成第一锚固件。在所述第一锚固件朝向所述固定端一侧设置承压组件。在所述承压组件背向所述第一锚固件一端注入锚固料,以将所述轴孔朝向所述固定端一端形成第二锚固件。该碳纤维拉索的锚固强度提升方法中减小锚固料受整体轴向压力,防止锚固料易在受力过程中呈径向开裂,延伸了使用寿命。

    一种锚固效果好且受力均匀的碳纤维拉索

    公开(公告)号:CN114214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93006.6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一种锚固效果好且受力均匀的碳纤维拉索,所述锚固效果好且受力均匀的碳纤维拉索包括锚杯,拉索,以及锚固组件。所述锚杯设有锚具孔,所述锚具孔包括入口,以及出口。所述拉索由多根碳纤维杆集束而成。所述锚具组件包括分丝板,衬套,楔钉,以及锚固料。所述分丝板上设有所述穿孔,所述穿孔朝向所述衬套的一端的端口设有一圈倒角。所述衬套圆锥设置的一端朝向所述分丝板并且设置在所述倒角内,从而能固定所述衬套,使所述衬套能更好的夹持住所述碳纤维杆,并保证每一根所述碳纤维杆的受力均匀。所述楔钉从所述碳纤维杆位于所述出口的一端楔入,从而将所述碳纤维杆位于所述出口的一端被撑开,使所述碳纤维杆和所述锚固料的连接更牢固。

    一种斜拉索的检测机器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77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079276.X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索的检测机器人,属于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设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设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远离第二框架的一侧和第一框架之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相对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紧固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双驱机构,同步灵活调节电动行轮、探伤仪和清洁组件、摄像头的位置,使三个电动行轮和斜拉索的外壁紧密接触,以便后续通过驱动电动行轮,进行检测机器人在斜拉索的外壁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探伤仪和摄像头对斜拉索进行移动式逐段检测,有效提升了斜拉索的检测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