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188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0454658.X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针尖的动态制备方法及装置,包括:发射针模块,被配置为夹持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溶液模块,被配置为承载与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进行反应的溶液;以及运动装置,被配置为带动发射针模块移动,以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其中: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进行标定,待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达到参数要求后,运动装置带动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向上运动离开溶液液面,标定上下往返次数,完成针尖标定;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进行制备,待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达到所标定的上下往返次数后,运动装置带动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向上运动离开溶液液面,完成针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257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91690.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综合电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双测控模块,被配置为包括两个测控模块,以满足航天器对多模测控的需求和测控系统的冗余度;其中所述双测控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测控模块均能够被替换为北斗短报文模块,以使得双测控模块满足测控结合北斗短报文的应用需求;一体化综合电子星务处理器,被配置为作为整个系统核心,完成航天器任务的调度和管理;其中一体化综合电子系统还被配置为:将双测控模块和双模导航模块的数字信号放在同一片FPGA中处理,以融合测控和导航功能;测控和导航功能与一体化综合电子星务处理器集成为单板一体化的综合电子系统,以实现以高性能星务处理为中心,集成双模测控和双模导航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3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47606.4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轨自主修复的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包括:纳米线阵列推力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通过电场电离推进剂产生推力;以及通过采用修复剂进行热氧化法生长纳米线;进气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收集轨道中的气体;以及将收集的气体作为推进剂和修复剂提供至纳米线阵列推力器;以及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控制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以使纳米线阵列推力器在工作模式下产生推力,以及在修复模式下生长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90676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75830.7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L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71 , H04L27/264 , H04L27/26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OFDM通信系统中PART的限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发送端对输入信号进行多载波调制,并对输入信号进行N点的IFFT变换,得到多载波调制后的时域信号;步骤二、对步骤一得到的多载波调制后的时域信号加上循环前缀,得到完整的OFDM时域信号;步骤三、对步骤二得到的完整的OFDM时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信号;步骤四、对步骤三得到的滤波后信号进行多门限的限幅处理;得到限幅后的信息序列;本发明公开的一种F‑OFDM通信系统中PART的限幅方法,在原有门限F0的基础上继续设定P‑1个门限值,计算复杂度低,比传统限幅技术更小的失真,从而与传统的限幅类技术相比,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0181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76930.6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路分集ICI共轭消除方法,包括:步骤S1:发射端的序列发生器发送一组子载波序列组,经IFFT运算得到x(n);步骤S2:对x(n)奇数项进行抽样、乘以旋转参数、右端插入N/2个零值组成第一新序列组;对偶数项进行抽样、乘以旋转参数、取共轭、左端插入N/2个零值得到第二新序列组,所述新序列组相加得到子载波序列组x′(n),并向接收端发送;步骤S3:在接收端接收,得到序列组y′(n);步骤S4:接收端对y′(n)左端N/2序列每个序列之后插入一个零值,得到第三新序列组;对y′(n)右端N/2序列每个序列之前插入一个零值,并去共轭得到第四新序列组;所述新序列组相加,并进行FFT运算。
-
公开(公告)号:CN1067888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9513.8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61 , H04L1/1806 , H04L5/16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传输系统,所述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数据处理端发送的初始数据,对所述初始数据进行解调,得到第一解调数据;将第一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得到第一备选数据;当第一备选数据存在误码时,判断能否自行纠正,如果能,对第一备选数据自行纠正后,将纠正结果作为接收数据;否则,向数据处理端发送重传请求,并对数据处理端发送的与重传请求相对应的重传数据进行解调,得到第二解调数据;将第二解调数据与第一解调数据进行合并,对合并后的数据解码,根据解码结果获得接收数据。上述传输方法能够提高用户端所确定的接收数据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589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49900.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包括壳体、柔性支撑部和锁紧支撑部,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至少两组飞轮组件的空间,柔性支撑部设置在壳体内部且柔性支撑部的数量与飞轮组件的数量相同,每个柔性支撑部连接至壳体且每个柔性支撑部的末端具有中心环,每个中心环连接有一个飞轮组件,锁紧支撑部包括锁紧件以及与飞轮组件数量相同的压紧释放环,每个压紧释放环通过对应的连接段连接至一个飞轮组件,锁紧件使各压紧释放环在工作之前处于压紧状态。本发明飞轮模组轻量化、低成本,减少了飞轮组件的装星时间,也可满足巨型星座快速部署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647609.8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及其推力矢量控制方法,包括:气路组件,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形成气道,以使推进剂气体依次流经气路组件;多个隔离模块,被配置为将贯穿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气道分割为多个气路,以使流经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推进剂气体被分成多路;各路推进剂气体被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中的纳米线阵列与栅极之间的强电场电离,并被所述强电场加速喷出产生推力;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不同的推力矢量调节的需求,通过控制各个气路的通断或气体流量或纳米线阵列与栅极之间的电压来调节各推力输出区域的输出推力大小,从而实现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推力矢量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47609.8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及其推力矢量控制方法,包括:气路组件,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形成气道,以使推进剂气体依次流经气路组件;多个隔离模块,被配置为将贯穿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气道分割为多个气路,以使流经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推进剂气体被分成多路;各路推进剂气体被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中的纳米线阵列与栅极之间的强电场电离,并被所述强电场加速喷出产生推力;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不同的推力矢量调节的需求,通过控制各个气路的通断或气体流量或纳米线阵列与栅极之间的电压来调节各推力输出区域的输出推力大小,从而实现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推力矢量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54658.X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针尖的动态制备方法及装置,包括:发射针模块,被配置为夹持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溶液模块,被配置为承载与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进行反应的溶液;以及运动装置,被配置为带动发射针模块移动,以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其中: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进行标定,待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达到参数要求后,运动装置带动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向上运动离开溶液液面,标定上下往返次数,完成针尖标定;使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浸入溶液中进行制备,待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达到所标定的上下往返次数后,运动装置带动环状集束多孔发射针向上运动离开溶液液面,完成针尖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