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22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73010.5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H01M8/1004 , H01M8/1072 , H01M8/1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氮化硼纳米管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质子交换膜为含有负载杂多酸的改性氮化硼纳米管复合质子交换膜,所述改性氮化硼纳米管为羟基、氨基双改性的氮化硼纳米管;该方法包括:将氮化硼纳米管与水混合,然后向水混合物加入溴水,得到羟基、氨基双改性的氮化硼纳米管;将杂多酸溶于水中,然后向杂多酸水溶液加入改性的氮化硼纳米管,将混合液进行水热处理,得到负载杂多酸的改性氮化硼纳米管;将负载杂多酸的改性氮化硼纳米管与质子交换膜离聚物溶液混合,得到复合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负载杂多酸的改性氮化硼纳米管改性氮化硼纳米管复合质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质子电导率,掺杂不会造成质子交换膜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8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70564.1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2/44 , C08K5/521 , C08K5/5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阻燃有机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阻燃有机玻璃板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60-80份、磷酸三(2-氯乙基)酯2-35份、甲基膦酸二甲酯2-20份、偶氮二异庚腈0.01-0.5份、偶氮二异丁腈0.01-0.5份、硬脂酸0.01-0.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添加磷系阻燃剂、增塑剂、高温引发剂、低温引发剂以及脱模剂,制得阻燃性能达到UL 94 V2至UL 94 V0等级的透明阻燃有机玻璃板。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8559.6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 C25B11/061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和电化学能源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定形硫化镍/镍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电催化剂的基底材料为泡沫镍,在泡沫镍表面负载有团聚为球状的无定形的硫化镍/镍纳米片,形成薄膜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泡沫镍进行超声清洗;(2)将清洗后的泡沫镍置于含硫脲的镀镍液中进行电沉积,生成团聚为球状的无定形的硫化镍/镍纳米片并负载在泡沫镍表面,在泡沫镍表面形成薄膜电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无定形硫化镍/镍纳米片薄膜电催化剂,在高电流密度下对碱性电解水阴极反应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较好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6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640397.5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25F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磷酸45‑55份;光亮剂4‑5份;整平剂0.5‑1份;纯水30‑50份;包括如下步骤:S1:铜预处理:将待抛光铜材料置于稀酸中超声活化,随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S2:电解抛光:将经预处理的铜材料置于铜电解抛光液中电解抛光;S3:铜后处理:将经电解抛光的铜材料在1号钝化液中一次超声处理,随后在2号钝化液中二次超声处理,最后清洗并烘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无毒无害无污染的铜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适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且抛光产品质量高,更加光亮。
-
公开(公告)号:CN1112340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51040.1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32 , C08K5/523 , C08K5/136 , C08K5/5333 , C08K5/521 , C08K5/50 , C08K5/527 , C08K5/12 , C08K5/00 , C08L33/12 , C08L83/04 , C08L63/00 , C08L8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阻燃有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阻燃有机玻璃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磷酸酯、溴系阻燃剂、环氧丙烯酸酯类单体、活性胺、引发剂及脱模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活性胺的催化作用,将含有羟基的溴系阻燃剂与环氧丙烯酸酯类单体发生共聚,再通过环氧丙烯酸酯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从而将溴系阻燃剂稳定的接枝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大分子链中,得到无析出、透明性好,阻燃达到UL 94 V2至V0等级的透明阻燃有机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58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84151.0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硫酸20‑50份,磷酸50‑80份,光亮剂2‑6份,辅助光亮剂3‑7份,导电剂2‑3份;不锈钢电解抛光方法包括:不锈钢预处理,放入不锈钢电解抛光液中进行电解抛光,其中预处理后的不锈钢为阳极,铜板或铅版为阴极,同时开启磁力搅拌装置实现电解液的分散,电解抛光时间为1‑5分钟,清洗和烘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技术方案成本可控,电解抛光时间短,能在中低温条件下进行,相较于传统电解抛光液,效率极大地提高,生产难度降低,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电解抛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0520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133095.4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C209/48 , C07C211/12 , B01J3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48 , B01J31/26 , B01J2231/64 , C07C2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己二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己二腈为原料,并以纳米镍和氧化镁基复合材料为催化剂,通过液相加氢制备己二胺。首先以不同浓度的乙酸镍和硝酸镁水溶液浸渍多孔载体,然后通过不同条件下原位还原得到固载化的镍和氧化镁基复合催化剂。将原料、催化剂及溶剂按比例加入到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用氢气置换法除去釜内空气,开启加热电源,釜内温度升至设定的反应温度后将氢气加到设定的压力,再开启磁力搅拌器,反应开始计时。待反应结束,过滤出催化剂,减压蒸馏分离,目标产物的产率高,己二胺收率大于70%,溶剂和催化剂可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81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569540.4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F120/14 , C08F2/44 , C08K5/521 , C08K5/5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阻燃有机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阻燃有机玻璃板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60‑80份、磷酸三(2‑氯丙基)酯2‑35份、甲基膦酸二甲酯2‑20份、偶氮二异庚腈0.01‑0.5份、偶氮二异丁腈0.01‑0.5份、硬脂酸0.01‑0.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添加磷系阻燃剂、增塑剂、高温引发剂、低温引发剂以及脱模剂,制得的有机玻璃板透明度达92%以上,且阻燃性能达到UL 94 V2至UL 94 V0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06621.4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铅镀层黄铜基蓄电池栅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黄铜基片与设于黄铜基片表面的含铅电镀层,该含铅电镀层包括铅镀层、铅锡镀层或铅锑镀层中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黄铜基片依次进行化学除油、除锈、活化后,得到预处理黄铜基片,再将预处理黄铜基片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镀镀层,干燥后即得到栅板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黄铜作为铅酸电池中轻质金属板栅基底材料,黄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率高,热态和冷态下塑性较好,但易产生腐蚀破裂,但经表面电镀铅及铅合金镀层后,可有效保护黄铜基底在硫酸等酸性电解液中不被腐蚀,提高栅板的耐腐蚀性,延长了板栅寿命,并保证较长的电池使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3186.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2/14 , C08F2/44 , C08K5/09 , C08K5/20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纹均匀分布的透明有机玻璃浇铸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有机玻璃浇铸板由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60-99份、丙烯酸酯类交联剂1-10份、引发剂0.00001-0.1份、脱模剂0.01-0.5份,根据需要加入助剂。制备方法为:(a)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引发剂混合并搅拌加热,后保温,再冷却;(b)加入丙烯酸酯类交联剂、引发剂和脱模剂,搅拌均匀后进行发泡,得到预聚料,将预聚料注入模具中,并水平放置,加热预固化,后二次固化并冷却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得的有机玻璃板材的上表面有均匀分布的细条纹状水纹,互相连接,下表面水平,在板材后加工切割后,得到的小尺寸的板材仍然保留有原有的风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