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胚水稻种子的浸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651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405613.2

    申请日:2016-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巨胚水稻浸种处理方法,步骤包括:(1)将巨胚水稻种子浸泡于水中;(2)浸泡40~60小时,每10~15小时换水。经过上述处理的巨胚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超过93%,出苗率也大为提高,超过86%。本方法无需特殊装置和额外的设备,也不需要使用农药、诱变剂等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不需要在浸种过程中晾种,因此简单易行,成本低,减轻劳动压力,操作过程也符合操作者的作息时间,有望在巨胚水稻的生产上获得广泛使用。

    一种基因序列及其应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11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1067.0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基因序列及其应用,所述基因序列包括如下特征:正常胚水稻“日本晴”所对应的巨胚等位基因编码链第一个密码子的第一个脱氧核苷酸的上游-777与-778脱氧核苷酸之间插入了一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并在编码链第一个密码子的第一个脱氧核苷酸的下游+125处,由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突变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具有该基因序列纯合的水稻糙米的GABA含量、维生素E含量明显比不具有该基因序列的水稻糙米提高,同时,糙米中的谷胱甘肽以及低聚麦芽糖含量也明显比不具有该基因序列的水稻糙米提高。因此,将该基因序列转入正常胚水稻并获得纯合巨胚后代,即可培育出具有巨大胚表型、同时糙米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含量也能够明显提高的巨大胚水稻新品种。

    检测β-淀粉样蛋白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构建

    公开(公告)号:CN10719274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242807.X

    申请日:2017-0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β‑淀粉样蛋白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构建,所述的传感器包括磁性玻碳电极,以及依次复合在磁性玻碳电极表面的Fe3O4‑epoxy、介孔碳@Ru(bpy)32+/β‑淀粉样蛋白抗体纳米复合材料、不同浓度待检测β‑淀粉样蛋白和金纳米棒‑β‑淀粉样蛋白适配体纳米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具有构建方法简便,对阿尔茨海默症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等)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限低和检测范围宽等优点,该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应用为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及其他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基因序列及其应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119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10231067.0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新的基因序列及其应用,所述基因序列包括如下特征:正常胚水稻“日本晴”所对应的巨胚等位基因编码链第个密码子的第个脱氧核苷酸的上游‑777与‑778脱氧核苷酸之间插入了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并在编码链第个密码子的第个脱氧核苷酸的下游+125处,由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突变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具有该基因序列纯合的水稻糙米的GABA含量、维生素E含量明显比不具有该基因序列的水稻糙米提高,同时,糙米中的谷胱甘肽以及低聚麦芽糖含量也明显比不具有该基因序列的水稻糙米提高。因此,将该基因序列转入正常胚水稻并获得纯合巨胚后代,即可培育出具有巨大胚表型、同时糙米中的多种营养物质含量也能够明显提高的巨大胚水稻新品种。

    功能化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24921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750069.0

    申请日:2015-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合成碳纳米管‑铂复合材料,并酸化处理,再将酸化处理过的碳纳米管‑铂复合材料超声分散于二次蒸馏水中,之后加入聚乙烯亚胺,进行缩合反应,并对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洗涤,得到碳纳米管‑铂纳米复合材料,最后利用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将发光物质鲁米诺化学交联到碳纳米管‑铂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将最终产物离心分离,得到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此外,本发明公开了功能化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了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强度和检测灵敏度。

    功能化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2492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50069.0

    申请日:2015-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1 G01N21/76 G01N27/3278 G01N33/54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合成碳纳米管-铂复合材料,并酸化处理,再将酸化处理过的碳纳米管-铂复合材料超声分散于二次蒸馏水中,之后加入聚乙烯亚胺,进行缩合反应,并对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洗涤,得到碳纳米管-铂纳米复合材料,最后利用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将发光物质鲁米诺化学交联到碳纳米管-铂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将最终产物离心分离,得到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此外,本发明公开了功能化碳纳米管-铂-鲁米诺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了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强度和检测灵敏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