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2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89006.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K9/06 , C07C323/12 , C07C319/20 , C07C323/52 , C07C319/14 , A61K31/7004 , A61K31/22 , A61K47/14 , A61K47/24 , A61P25/00 , A61P7/10 , A61P29/00
Abstract: 一种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自组装凝胶制剂,由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硫缩酮‑甲基丙烯酸、2‑脱氧‑D‑葡萄糖、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自组装凝胶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比称取各原料;将原料混合后溶于PBS缓冲液中,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充分搅拌,除去气泡,使其完全溶解成澄清液体,制备成自组装凝胶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自组装凝胶制剂在制备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可在颅脑创伤微环境中响应创伤后微环境中的活性氧并逐渐降解,同时硫缩酮‑甲基丙烯酸响应和消耗活性氧发挥抗氧化作用,同时导致水凝胶的进一步解体,实验包埋药物的控制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679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3054.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针对性消耗颅脑损伤区域小胶质细胞的抗氧化纳米颗粒‑凝胶制剂,由PLX5622纳米颗粒、甲基丙烯酸化明胶、甲基丙烯酸化聚硫化丙烯、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制备而成。还提供了上述抗氧化纳米颗粒‑凝胶制剂的制备方法,称取各原料;混合后溶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充分搅拌,除去气泡,完全溶解后获得抗氧化纳米颗粒‑凝胶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抗氧化纳米颗粒‑凝胶制剂在制备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可在颅脑创伤微环境中响应并消耗创伤后微环境中的活性氧并逐渐降解,同时导致水凝胶进一步解体,包载在凝胶中的PLX5622纳米颗粒被释放出来富集到创伤区域,消耗小胶质细胞,缓解创伤后神经炎症。
-
公开(公告)号:CN110960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2010091924.2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套件,包括引流管和导向器;所述导向器由一根长条形杆件构成,在所述导向器中沿其轴向设置有一个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的断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导向槽沿轴向贯穿所述导向器;所述导向器的一端弯曲形成第一导向端,所述第一导向端端部轴向的外切线和所述导向器中段的延长线相交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0~90°;所述导向槽的内径和所述引流管的外径配合,引流管嵌入导向器的导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弯曲的导向端可以有效的对引流管的方向进行控制和引导,导向器两侧弯曲形成导向槽,在引导引流管的过程中使得引流管不会左右移动损伤病人颅腔内其余脑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92147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6197.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B17/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镜下的硬膜连续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座和缝合头,缝合座内安装有控制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缝合座前端设有转筒,转筒通过空心转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传动连接,转筒内部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通过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传动连接,转筒上设有勾线勾槽;缝合头插装在缝合座的插装口内,缝合头内安装有双输出轴电机,双输出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三主动齿轮的端面通过连杆与缝合针的上端相连。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达到对内镜下硬膜进行安全、高效缝合的操作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2976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09990.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B17/04 , A61B17/062
Abstract: 一种经鼻内镜下颅底硬脑膜缝合器,包括壳体,壳体呈管状,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缝合头,缝合头包括两个转动臂,两个转动臂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铰接,两个转动臂与第一转轴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将两个转动臂的前端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偏置,壳体的后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两个转动臂的后端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鼻内镜下颅底硬脑膜缝合器,外形类似经鼻内镜,可以和内镜以相同入路通过鼻腔深入颅底操作,机械化细小的缝合头端经鼻深入颅底,利用缝合头、卡固结构、缝合钉推送结构结合可降解的生物材料缝合钉,在颅底狭小的操作空间内实现对硬脑膜的严密缝合操作,不仅操作要求较低,而且能保证缝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13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01321.2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B17/30
Abstract: 一种硬脑膜专用夹持器套件,包括两个镊臂,两个所述的镊臂的尾端连接在一起,两个镊臂的头端分别连接有一个镊头,镊头的宽度大于其长度,两个镊头的相向侧面上均各自设置有横纹或者在两个镊头的头端内侧均各自设置有一排咬合齿。镊头呈扁平状,扁平宽大的镊头施力面积较大,能够水平地夹持硬脑膜,将脑膜边缘平行夹持,使得夹持的硬脑膜能够水平对齐缝合。镊头的头端宽度为0.5cm或1cm,覆盖了目前硬脑膜严密缝合时的针距,因此能够在水平提拉对齐时完成连续的针线缝合。带有横纹的镊头可用于薄且脆弱的硬脑膜的夹持,提高了夹持摩擦力。咬合齿可用于厚且韧的脑膜夹持,提高了对脑膜的夹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811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386904.2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B17/04
Abstract: 一种硬脑膜连续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头,缝合头包括进针装置、夹持装置、勾线装置,夹持装置由夹持板构成,还包括操作器,操作器包括进针开关和夹持开关,缝合头和操作器之间设置有连接筒,进针开关包括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第一握把与连接筒固定连接,第二握把的上端与第一握把的上端铰接,第二握把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勾线装置连接,夹持开关铰接在连接筒上,夹持开关的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夹持装置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硬脑膜连续缝合装置为现有的硬脑膜缝合操作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的连续缝合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减少了额外的耗材开销,可以大规模的用于临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14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6197.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A61B17/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镜下的硬膜连续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座和缝合头,缝合座内安装有控制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缝合座前端设有转筒,转筒通过空心转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传动连接,转筒内部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通过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传动连接,转筒上设有勾线勾槽;缝合头插装在缝合座的插装口内,缝合头内安装有双输出轴电机,双输出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三主动齿轮的端面通过连杆与缝合针的上端相连。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达到对内镜下硬膜进行安全、高效缝合的操作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49004.9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C12N5/0793 , C12N5/10 , C12N15/867 , C12N1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方法,先获得胚胎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然后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获得增殖的神经干细胞;然后制备体外神经干细胞分化所用的培养皿,最后将神经干细胞诱导为新生神经元。本发明采用的低温干预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分化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简单等优点,可以有效促进外源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同时本发明发现了体外调控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相关蛋白RBM3,通过调控RBM3的表达进而调控神经元方向的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元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944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89097.7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一种电动硬脑膜连续缝合器,包括驱动壳体,驱动壳体侧面设有进针装置、勾线装置和夹持推板;驱动壳体内设有驱动电机和蓄电池,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进针装置内部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一传动杆另一端与连杆相连接,连杆与缝合针的上端相连接,缝合针表面设置过限位柱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勾线装置内部设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二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动杆通过连杆机构与勾线勾相连接,勾线装置内分别安装有勾线勾和推送装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神经外科手术中硬脑膜缝合的自动化、便捷化,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对手术者的操作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