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4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43957.2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脉冲负载的柴储混合电站惯量阻尼自趋优整定方法,通过构造包括柴油发电机、储能系统和脉冲负载的柴储混合电站模型后,储能系统采用转子摇摆方程模拟柴油发电机的惯量和阻尼特性并通过归一化振荡功率反映柴油发电机与储能变换器输出功率之差;在自趋优整定阶段,先通过初值定理整定得到单位阶跃下角速度差初值以对振荡功率中惯量参数和阻尼参数的解耦,并对惯量参数整定,再利用终值定理整定得到单位阶跃下振荡功率终值以对振荡功率中惯量参数和阻尼参数的解耦,并对阻尼参数整定。本发明能够实现SG惯量和阻尼未知情况下,VSG参数的自动匹配,从而提高了船舶电力系统柴储混合电站SG‑VSG功率同步性,抑制由于SG‑VSG惯量参数和阻尼参数不匹配导致的功率持续偏差甚至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3342.3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船舶混合电站储能系统直流链路电容配置方法,通过构建包含储能调频系统和交流供电系统的船舶混合电站储能系统模型,设置VSG的惯性时间常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惯性调频需求功率;在在线阶段根据实测交流频率波动并考虑功率爬坡约束的储能输出功率,以最大频率阶跃波动下维持直流电压波动在安全范围内为目标计算得到直流链路电容。本发明量化解析调频需求功率/能量、蓄电池爬坡功率/能量、链路电容功率/能量,利用直流链路电容能量作为储能惯性调频系统中的快速调频资源,弥补储能系统爬坡功率输出与VSG惯性调频功率需求之间的差额。根据功率和能量守恒,得到满足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最佳调频功率需求下的直流链路电容大小,适用于不同类型储能系统和不同扰动下系统调频需求,有效提高系统多工况下惯性调频能力和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8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1111.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设备脆弱度特性的能源站弹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能源站预设参数,计及地震灾害下设备脆弱度特性,建立能源站故障模型,生成地震灾害下能源站故障状态集;基于能源站故障状态集,利用改进分层能源集线器模型建立能源站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得到地震灾害后能源站不同故障状态的最优负荷削减结果;基于所述能源站不同故障状态的最优负荷削减结果,计算能源站性能量化值和地震灾害下能源站弹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能源站弹性评估指标辨识能源站在系统和元件层面的薄弱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评估地震灾害前后能源站弹性性能变化,进而准确辨识能源站在系统和元件两个层面的薄弱环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39747.3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H01M8/0429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靠性约束的电动飞机客货舱与电驱动系统体积优化方法,通过构建电驱动系统和储能系统的体积与可靠性之间的解析表达,以可靠性为约束,实现了可靠性约束下的电动飞机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最高。在不牺牲可靠性的前提下,优化电动飞机客货舱和储能系统及电驱动系统的体积,以实现在可靠性约束下的全生命周期体积配置最优。本发明通过构建电驱动系统和储能系统的体积与可靠性之间的解析表达,以可靠性为约束,实现了可靠性约束下的电动飞机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5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39525.4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知识图谱的电网文本数据模糊匹配方法,将待处理数据分为匹配表和数据库后,将匹配表以字典的形式存储在数组中,并按逐行搜索的方式将字典中的数据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匹配数据与匹配表合并得到最终匹配数据;再将匹配数据按照归属的关系构建实体‑关系‑实体的形式,并将重复的实体合并;最后以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形式展现过滤结果。本发明通过构建字典和关系列IDs,并将匹配结果以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显著提高电网文本数据模糊匹配的准确性,并有效辅助工作人员进行文本数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1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514742.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多端环型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故障主动定位方法及系统,基于多端环型网络结构,对环型结构进行解环并统一选择附加量测节点;通过岸基站换流器周期性地产生谐波信号并注入供电系统网络并采集各量测节点的谐波数据;依次选择不同的计算节点构建双节点定位方程,以获取不同故障场景下的虚拟故障点,进一步构建虚拟双节点定位方程,判别故障支路并计算故障位置。本发明根据海底观测网的多端环型结构特点,计算端对端最长连通路径,并基于环网分解点,确定最小化附加量测节点的位置;对原有和附加量测节点进行编号,依次选择不同量测节点计算供电系统所有节点电压,利用电压差搜索建立故障位置判断矩阵,对矩阵元素取算术平均值降低误差影响,得到精确的故障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4431.X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1/00 , H02J1/10 , H02J1/12 , G06N3/0499
Abstract: 一种独立直流微网电压动态轨迹神经网络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基于向量空间同构原理构建低维状态反馈,根据微电网源荷不平衡功率变化范围构建输出变换环节,再根据低维状态反馈、多层感知机与输出变换环节构造神经网络,最后通过分层奖励函数进行神经网络的离线训练;在在线阶段基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直流微网运行状态信息拼接得到状态向量,生成可控电源功率变换器的开关信号,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优化控制。本发明将问题视为强化学习任务,根据直流微网运行特点,设计了神经网络的状态反馈、输出变换环节与奖励函数,再使神经网络与微电网环境交互探索,学习到更优的控制策略,从而能够有效减小公共直流母线电压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342827.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上钻井平台互联变换器惯性功率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检测单元、逻辑判断单元、自适应计算单元、双向惯性控制单元,PWM生成单元,本发明通过耦合背靠背变流器的交流频率和直流侧直流电压动态特性,通过双向虚拟惯性控制方法实现海上互联平台微电网柴油机组间惯性的传输,从而协同平抑任意平台由于负载突变导致的频率突增或者突降。通过自适应惯性传输方法以均衡惯性传输大小,根据各平台运行工况自适应改变双向惯性系数的大小,从而自适应改变惯性功率的传输大小,能够显著提高互联平台微电网在恶劣海况下和瞬时负载突变引起的频率动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75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525164.1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柔性控制器直流单元故障电流计算方法及系统,对于背靠背柔性控制器直流单元故障,分析其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单元故障后的暂态全过程,得到柔性控制器直流单元发生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回路和暂态拓扑,进而得到柔性控制器各元件等效电路和短路电流回路模型,计算暂态各过程的短路电流,从而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定和整定。本发明通过对柔性控制器直流单元故障的分析,得到不同暂态下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推导,可以快速有效的计算故障后短路电流,从而有利于设备选型和继电保护装置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811444488.1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河海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分布式热泵群控制的电热微网联络线功率分层协同平抑策略,将电热微网中分布式热泵群所配套的分布式蓄热水箱群划入电热微网的管理,通过测量微网中可在生能源与负荷功率,获取联络线原始功率PTL0,并分析功率控制目标PTar,针对获取的波动功率Pflu,根据可再生能源出力与用户负荷实时信息,结合蓄电池、蓄热水箱群蓄能状态信息,调节蓄电池与热泵群出力,从而实现电热微网联络线波动功率平抑。本发明以蓄电池和热泵群的协同控制为核心,充分利用了空气源热泵的配套储热资源,在完成联络线功率平滑的同时保证了各热泵对用户供热要求,并且通过热泵的功率调节有效地参与中频波动的平抑,降低了优化方案的实施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