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950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97326.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型接触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柔性基底;下层电极,所述下层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之上;触点阵列,所述触点阵列形成在下层电极之上并与所述下层电极电接触;支撑侧壁及延伸电极层,所述支撑侧壁设置在所述下电极的周围,并且与下电极电隔离;以及悬空网状电极,所述悬空网状电极形成在支撑侧壁上,并通过延伸电极引出,其中在未受外部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悬空网状电极与所述触点阵列间隔开特定距离。本发明导电填料纳米石墨颗粒能均匀分散在PI中,且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灵敏,量程大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34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82228.6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一种一维结构的不连续在线检测方法,包括选择检测导波;布置检测点,每个检测点包括振动信号收发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利用所述的传感器进行振动信号测量;计算统计量、群速度和衰减率;计算振动信号的时间频率谱;利用不同传感器的回波利用相同结构不连续在不同传感器测得的振动信号a1和a2中回波时刻t1n和t2n的先后判断结构不连续在激励装置的左侧或者右侧;计算结构不连续点与激励装置的距离;计算各结构不连续处的散射系数;类型识别。本发明能够快速定位结构不连续,识别不连续类型,对于诸如管道、钢轨等重要的一维结构上的缺陷,实时掌握并正确估计其位置和损伤程度,检测速度快,不影响管道运输、轨道交通等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1126542.X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70/34 , B29C70/54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2 , G06F113/26 , G06F119/18
Abstract: 一种拓扑优化气囊辅助成型复合材料梯形夹芯结构制作工艺,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施加预载荷,模拟结构固化过程中承载情况,在气囊初始形状确定的基础上,求得满足力学平衡的预应力场和预位移场分布。在获取初始平衡态后,以反馈结果选择危险点作为优化约束,使用拓扑优化对气囊结构进行重新找形及设计,从而找到最佳的气囊设计结构。本发明对常规等厚度气囊截面形状进行拓扑优化,用于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制作,特别是涉及梯形、三角形或梯形形等截面轮廓线不平滑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成型工艺,提升气囊的制作精度、重复使用能力和提升抗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26542.X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70/34 , B29C70/54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2 , G06F113/26 , G06F119/18
Abstract: 一种拓扑优化气囊辅助成型复合材料梯形夹芯结构制作工艺,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施加预载荷,模拟结构固化过程中承载情况,在气囊初始形状确定的基础上,求得满足力学平衡的预应力场和预位移场分布。在获取初始平衡态后,以反馈结果选择危险点作为优化约束,使用拓扑优化对气囊结构进行重新找形及设计,从而找到最佳的气囊设计结构。本发明对常规等厚度气囊截面形状进行拓扑优化,用于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制作,特别是涉及梯形、三角形或梯形形等截面轮廓线不平滑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成型工艺,提升气囊的制作精度、重复使用能力和提升抗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57538.7
申请日:2017-03-16
IPC: H02M7/5387 , H02M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5387 , H02M1/126
Abstract: 一种逆变器的复合控制方法,复合使用比例微分和重复控制两种既有控制方法,使逆变器的输出达到使用要求,包含以下步骤:S1、获取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建立计算模型;S2、根据S1所得出的计算模型计算逆变器的传递函数P(s);S3、根据一般PID控制原理计算系统负反馈误差E(s);S4、构造一般负反馈PID控制器传递函数G(s);S5、构造重复控制器传递函数H(s);S6、用重复控制器H(s)代替PID控制器中的积分(I)控制部分。本发明的复合控制系统综合了比例微分控制器对于干扰反应迅速的优点和重复控制稳态误差小的优点;在重复控制部分引入相位补偿设计,相比单独的比例微分控制和重复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34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82228.6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一种一维结构的不连续在线检测方法,包括选择检测导波;布置检测点,每个检测点包括振动信号收发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利用所述的传感器进行振动信号测量;计算统计量、群速度和衰减率;计算振动信号的时间频率谱;利用不同传感器的回波利用相同结构不连续在不同传感器测得的振动信号a1和a2中回波时刻t1n和t2n的先后判断结构不连续在激励装置的左侧或者右侧;计算结构不连续点与激励装置的距离;计算各结构不连续处的散射系数;类型识别。本发明能够快速定位结构不连续,识别不连续类型,对于诸如管道、钢轨等重要的一维结构上的缺陷,实时掌握并正确估计其位置和损伤程度,检测速度快,不影响管道运输、轨道交通等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50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1197326.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型接触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柔性基底;下层电极,所述下层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之上;触点阵列,所述触点阵列形成在下层电极之上并与所述下层电极电接触;支撑侧壁及延伸电极层,所述支撑侧壁设置在所述下电极的周围,并且与下电极电隔离;以及悬空网状电极,所述悬空网状电极形成在支撑侧壁上,并通过延伸电极引出,其中在未受外部作用力的情况下,所述悬空网状电极与所述触点阵列间隔开特定距离。本发明导电填料纳米石墨颗粒能均匀分散在PI中,且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灵敏,量程大和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43944.X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高灵敏度薄膜热电堆型热流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包括:柔性基底、热电堆薄膜、热阻层,柔性基底的上方设置多对热电偶,多对热电偶首尾搭接形成热电堆薄膜,热电偶的两个电极连接处以及相邻热电偶的连接处为热电堆结点,热电堆薄膜上方设置热阻层,热电阻层覆盖于部分热电堆结点的上方,使热电堆薄膜上形成间隔分布的冷结点和热结点,其中,冷结点为被热阻层覆盖的热电堆结点,热结点为未被热阻层覆盖的热电堆结点;当外部环境在传感器上施加垂直方向热流时,冷结点和热结点形成温度差,通过热电堆输出相应电势,从而实现对热流密度的瞬态测量。本发明能实现对热流密度的瞬态测量,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2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710157538.7
申请日:2017-03-16
IPC: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一种逆变器的复合控制方法,复合使用比例微分和重复控制两种既有控制方法,使逆变器的输出达到使用要求,包含以下步骤:S1、获取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建立计算模型;S2、根据S1所得出的计算模型计算逆变器的传递函数P(s);S3、根据一般PID控制原理计算系统负反馈误差E(s);S4、构造一般负反馈PID控制器传递函数G(s);S5、构造重复控制器传递函数H(s);S6、用重复控制器H(s)代替PID控制器中的积分(I)控制部分。本发明的复合控制系统综合了比例微分控制器对于干扰反应迅速的优点和重复控制稳态误差小的优点;在重复控制部分引入相位补偿设计,相比单独的比例微分控制和重复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