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入型铝合金熔体加热棒

    公开(公告)号:CN111246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32339.5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浸入型铝合金熔体加热棒,包括:不发热段,其包括耐热材质的管状构件、若干个金属丝导体和氮化硼粉体,若干个金属丝导体均匀布置于管状构件的管内,氮化硼粉体填充于管状构件的内壁与金属丝导体形成的空隙中;发热段,其包括氮化硼棒体和若干个发热丝,若干个发热丝均匀布设于氮化硼棒体的内部;发热段的一端与不发热段的一端连接,发热丝与不发热段的所述金属丝导体连接;连接段,其套设于不发热段与发热段的连接处,将不发热段与发热段连接成一整体。本发明将传统的间接辐射传热转变为直接接触导热,从而不仅热效率较高,而且铝合金熔体整体温度均匀性好,使用寿命较长。

    一种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钻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29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34844.0

    申请日:2017-06-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39/00 B23B49/02 B23B2270/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钻孔装置,包括底板、立柱、滑动锁套、定位螺栓、外导杆、内导杆、对开锁套、电钻、调位螺栓、钻套,其中:立柱固定于底座上,外导杆和内导杆分别通过滑动锁套移动,钻套通过对开锁套移动并通过圆柱齿轮转动;滑动锁套安装在立杆和内导杆上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某一位置;对开锁套由两部分组成,其一端通过销钉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并在对开锁套上部安装定位螺栓以实现任意位置定位;本发明所述的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钻孔装置,通过定位螺栓和圆柱齿轮调整钻头位置,且无须安装和固定在被测零件上,具有较大的灵活度,能够轻易进入下一个打孔工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铸造加压凝固半连续生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460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087226.3

    申请日:2017-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27/13 B22D33/02 B22D35/04 B22D3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加压凝固半连续生产装置及方法,包括:熔炼浇注组合装置、铸件传输装置和加压凝固装置;所述铸件传输装置能与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配合,用于完成模具的加热和铸件的浇注;所述铸件传输装置将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浇注的铸件传输到所述加压凝固装置,或者将新的待浇铸模具传输至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所述铸件传输装置能与所述加压凝固装置配合,完成所述铸件的加压凝固。本发明采用上述装置的配合,能自动完成铸件的传输,无需了浇注前模具及浇注后模具人工转移,减少转移模具的时间和次数,降低了操作时间和成本。

    金属熔体混合处理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2554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2110609.6

    申请日:2002-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金属熔体混合处理装置属于铸造领域。本发明包括:金属熔炼保温炉、低温熔体处理系统、高温熔体处理系统和熔体混合过滤系统,高温熔体处理系统位于金属熔炼保温炉的下方,与保温炉出口相联,低温熔体处理系统位于金属熔炼保温炉的下方,与保温炉出口相联,熔体混合过滤系统上部通过密闭管道与高温室和低温室连接,下部出口与熔体流槽连接。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不添加任何细化剂、不借助任何其他细化处理工艺的条件下,可以在金属型中获得完全非枝晶凝固组织,其晶粒尺寸可以控制在70微米以内。

    一种Ni-Al-RE三元共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4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54283.5

    申请日:2017-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2 C22C19/03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Ni-Al-RE三元共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元素组成:铝Al为2.50~19.50%,稀土RE为1.30~20.0%,其它杂质元素含量≤0.10%,其余为镍Ni,该合金的微观组织是完全共晶的形式,密度为6.8~7.1g/cm3。按照比例配制原材料,放入真空感应熔炼炉中,抽真空保证真空度达到10-5Pa,升高功率保证原材料完全熔化,将熔化的合金熔液浇铸到铸铁模具中得到合金铸锭。本发明合金微观组织中的共晶相具有很高的硬度,因此材料整体硬度较高,硬度比纯二元Ni-Al合金高出一倍;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无需二次加料,一次冶炼可以得到所需合金,并且成分范围较宽,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熔体温度处理细化亚共晶铝硅合金晶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05345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2145111.7

    申请日:2002-11-07

    Abstract: 熔体温度处理细化亚共晶铝硅合金晶粒方法属于连续铸造领域。方法具体如下:采用两个电阻炉和石墨坩埚进行高低温熔体的熔化,将铝合金放入高低温两容器中升温熔化温度,在合金开始熔化时加入1%-5%保护熔剂;将低温熔体迅速转移已经预热到600℃-650℃的熔化炉中降温,高温熔体则升温到850℃-950℃;扒去熔体表面熔剂膜,迅速将高温熔体浇入低温熔体中形成混合熔体;混合停留45秒至90秒后进行浇铸。本发明无需专用设备,细化效率很高,能够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铝硅合金的力学性能,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操作易行,无环境污染,保护性熔剂克服了熔体温度处理技术本身的诸多缺陷,使亚共晶铝硅合金拉伸强度平均提高40%,延伸率提高10%左右。

    金属熔体混合处理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79116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2110609.6

    申请日:2002-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金属熔体混合处理装置属于铸造领域。本发明包括:金属熔炼保温炉、低温熔体处理系统、高温熔体处理系统和熔体混合过滤系统,高温熔体处理系统位于金属熔炼保温炉的下方,与保温炉出口相联,低温熔体处理系统位于金属熔炼保温炉的下方,与保温炉出口相联,熔体混合过滤系统上部通过密闭管道与高温室和低温室连接,下部出口与熔体流槽连接。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不添加任何细化剂、不借助任何其他细化处理工艺的条件下,可以在金属型中获得完全非枝晶凝固组织,其晶粒尺寸可以控制在70微米以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