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59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948423.1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胃肠道内稳定的口服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口服纳米粒子是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槐糖脂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依次按质量比为:1:(1~4):(0.02~0.10)采用改良的纳米沉淀法制备而得的平均粒径小于200nm的纳米粒子。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口服纳米粒子在胃肠道中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采用所述的口服纳米粒子包载口服难溶药物水飞蓟素时,与市售药物益肝灵相比,可使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236.89%,显著提高了水飞蓟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高效口服递送难溶性药物的特点;另外,本发明所述口服纳米粒子还具有制备简单、可生物降解、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77054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21163.5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28 , A61K9/24 , A61K47/38 , A61P35/00 , A61K35/55 , A61K35/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西黄缓释片活性组分,它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经过下述步骤制得:牛黄15份、麝香15份、乳香(醋制)550份、没药(醋制)550份;步骤一,将乳香和没药分别低温粉碎,过24目筛混合,将所得混合物装入超临界萃取罐中,在压力35MPa,温度45℃的条件下,萃取3h,得乳香没药超临界萃取物55~88份,备用;步骤二,将牛黄粉碎成细粉,过60目筛,得牛黄粉末15份,备用;步骤三,将麝香粉碎成细粉,过60目筛,得麝香粉末15份,备用。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活性组分的西黄缓释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西黄缓释片能有效控制处方中活性成分的释放速率,改善活性成分释放的规律性,稳定血药浓度,延长和提高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22843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80374.2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1/404 , A61K47/34 , A61K47/3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饱和自微乳制剂,包含靛玉红、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过饱和促进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过饱和自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过饱和自微乳制剂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过饱和自微乳制剂,显著提高了靛玉红的生物利用度,对增强靛玉红的抗肿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02895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910057982.7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42 , A61K47/34 , A61K9/14 ,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GDfK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聚乳酸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基础上,选择复合多肽缩合剂EDC·HCl和NHS-sulfo,采用两步缩合反应,制备ORI-NP-RGDfK。本发明制备的ORI-NP-RGDfK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布;对小鼠移植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抑瘤作用,肿瘤坏死明显,生存期显著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ORI-NP-RGDfK抗肿瘤效果显著优于ORI组和ORI-NP组(P<0.05)。
-
公开(公告)号:CN10222843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80374.2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31/404 , A61K47/34 , A61K47/3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饱和自微乳制剂,包含靛玉红、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过饱和促进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过饱和自微乳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过饱和自微乳制剂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过饱和自微乳制剂,显著提高了靛玉红的生物利用度,对增强靛玉红的抗肿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
-
-
公开(公告)号:CN1141594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948423.1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胃肠道内稳定的口服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口服纳米粒子是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槐糖脂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依次按质量比为:1:(1~4):(0.02~0.10)采用改良的纳米沉淀法制备而得的平均粒径小于200nm的纳米粒子。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的口服纳米粒子在胃肠道中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采用所述的口服纳米粒子包载口服难溶药物水飞蓟素时,与市售药物益肝灵相比,可使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236.89%,显著提高了水飞蓟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高效口服递送难溶性药物的特点;另外,本发明所述口服纳米粒子还具有制备简单、可生物降解、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28951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057982.7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42 , A61K47/34 , A61K9/14 ,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GDfK修饰的冬凌草甲素聚乳酸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冬凌草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基础上,选择复合多肽缩合剂EDC·HCl和NHS-sulfo,采用两步缩合反应,制备ORI-NP-RGDfK。本发明制备的ORI-NP-RGDfK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布;对小鼠移植性肝癌具有良好的抑瘤作用,肿瘤坏死明显,生存期显著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ORI-NP-RGDfK抗肿瘤效果显著优于ORI组和ORI-NP组(P<0.0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