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5060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280073884.2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31/0236 , H01L31/0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363 , H01L31/02168 , H01L31/03685 , H01L31/0747 , H01L31/186 , Y02E10/545 , Y02E10/548 , Y02P70/521
Abstract: 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抑制缺陷的产生、光电变换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具备形成有金字塔状的凹凸部P的n型单晶硅基板1的单晶体等的硅基板、和在该单晶硅基板上形成的非晶质或者微晶半导体层,在所述单晶硅基板的表面设置的金字塔状的凹凸部P的谷部形成了平坦部F。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由大致(111)面形成的70~85°的陡峭的凹部角度广角化为115~135°。因此,能够消除由倒角形状所引起的原子台阶状的形状变化,能够抑制非晶质或者微晶半导体层中的外延生长以及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0479179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610008807.5
申请日:2006-02-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18 , H01L27/3244 , H01L51/5271 , H01L2251/5315
Abstract: 作为顶面发射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型显示装置中得到亮图像的手段,有具备高功函数值与高光反射率的阳极来增大发光效率的方法。可考虑将光反射率高的Al合金膜与透光性导电氧化膜层叠的方法,但因为在它们的界面上形成绝缘性氧化物反应层,存在反而降低发光效率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型显示装置为顶面发射型,其特征在于:在衬底上的显示区域的各像素上,形成TFT和至少依次层叠阳极(16)、电场发光层(18)及阴极(19)的有机EL元件,同时阳极(16)是Al中作为杂质至少包含一种以上VIII族3d过渡金属的Al合金膜(16a)和在其顶层层叠透光性导电氧化膜即非晶质ITO膜(16b)的至少二层膜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825622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08807.5
申请日:2006-02-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18 , H01L27/3244 , H01L51/5271 , H01L2251/5315
Abstract: 作为顶面发射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型显示装置中得到亮图像的手段,有具备高功函数值与高光反射率的阳极来增大发光效率的方法。可考虑将光反射率高的Al合金膜与透光性导电氧化膜层叠的方法,但因为在它们的界面上形成绝缘性氧化物反应层,存在反而降低发光效率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型显示装置为顶面发射型,其特征在于:在衬底上的显示区域的各像素上,形成TFT和至少依次层叠阳极(16)、电场发光层(18)及阴极(19)的有机EL元件,同时阳极(16)是Al中作为杂质至少包含一种以上VIII族3d过渡金属的Al合金膜(16a)和在其顶层层叠透光性导电氧化膜即非晶质ITO膜(16b)的至少二层膜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5060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80073884.2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31/0236 , H01L31/0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363 , H01L31/02168 , H01L31/03685 , H01L31/0747 , H01L31/186 , Y02E10/545 , Y02E10/548 , Y02P70/521
Abstract: 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抑制缺陷的产生、光电变换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具备形成有金字塔状的凹凸部P的n型单晶硅基板1的单晶体等的硅基板、和在该单晶硅基板上形成的非晶质或者微晶半导体层,在所述单晶硅基板的表面设置的金字塔状的凹凸部P的谷部形成了平坦部F。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由大致(111)面形成的70~85°的陡峭的凹部角度广角化为115~135°。因此,能够消除由倒角形状所引起的原子台阶状的形状变化,能够抑制非晶质或者微晶半导体层中的外延生长以及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0385706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410036690.2
申请日:2004-04-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 H01L27/3283 , H01L51/0021 , H01L51/5218 , H01L2251/5315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备:衬底(1);在衬底(1)的上侧用绝缘体形成的阳极分离膜(3);在由阳极分离膜(3)所划分的区域内在衬底(1)的上面形成的阳极导电层(2);以及用绝缘体形成的元件分离膜(4),该元件分离膜包围阳极分离膜(3)并且向下变宽。进而,在阳极分离膜(3)的上面还形成与阳极导电层(2)相同种类的导电层(7),该导电层(7)还被元件分离膜(4)所覆盖。最好是,阳极分离膜(3)的上面比下面大。
-
公开(公告)号:CN1543285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410036690.2
申请日:2004-04-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 H01L27/3283 , H01L51/0021 , H01L51/5218 , H01L2251/5315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备:衬底(1);在衬底(1)的上侧用绝缘体形成的阳极分离膜(3);在由阳极分离膜(3)所划分的区域内在衬底(1)的上面形成的阳极导电层(2);以及用绝缘体形成的元件分离膜(4),该元件分离膜包围阳极分离膜(3)并且向下变宽。进而,在阳极分离膜(3)的上面还形成与阳极导电层(2)相同种类的导电层(7),该导电层(7)还被元件分离膜(4)所覆盖。最好是,阳极分离膜(3)的上面比下面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