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503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80071755.5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1
Abstract: 希望得到一种线性电动机,其消除现有线性电动机的问题、即机械和线性电动机的结合强度伴随线性电动机的小型化而下降,具有高刚性的磁铁排列部和推力传递部,并具有线圈占空率高的集中卷绕线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线性电动机具有:固定部(1),其具有多个线圈(11),这些线圈以自身产生的各励磁相彼此不重叠的方式进行卷绕;可动部(2),其配置在固定部(1)内,在可动部(2)中层叠有多个永磁铁(21);以及推力传递部(28),其与可动部(2)结合,可动部(2)及推力传递部(28)承受来自线圈(11)的磁通(61)而沿轴线方向驱动,线圈(11)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一侧开放的凹形状,推力传递部(28)配置为沿不存在凹形状的线圈(11)的开放部,并与位于开放部的可动部(2)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575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69957.6
申请日:2011-04-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1 , H02K7/08 , H02K11/21 , H02K2207/03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直线电动机中的问题,即,由于设置在可动部上的轴承和轴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而在轴承和轴部件之间产生晃动或变动,其结果,使机械式地传递推力的轴前端部的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得到一种能够消除轴承和轴部件之间的晃动或变动,提高可动部的定位精度的直线电动机,因而使得直线电动机具有固定部(1)和可动部(2),可动部(2)具有:永磁体(21);以及滑动部件(32),其配置在永磁体(21)的一个前端部,在固定部(1)的内部沿轴线方向滑动,由磁性材料构成,固定部(1)具有:滑动轴承(31),其可滑动地支撑滑动部件(32),与固定部(1)的内表面抵接;以及线圈(11),其设置在固定部(1)的内部,使可动部(2)在其内部空间进行相对位移,滑动部件(32)构成为,其中心轴相对于由线圈(11)形成的内部空间的剖面中心轴向滑动轴承(31)侧偏心地配置,并且滑动部件(32)与滑动轴承(31)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534847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31891.3
申请日:2004-03-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得到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为目的,降低组装磁极齿的工序数,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即使由于连结固定作业造成电枢形变,也不会使旋转电机的特性劣化。在第1磁极齿(1)的轭铁部(11)的圆周方向两端,形成凸形状的卡合片部(14),由各邻接的第1磁极齿(1)的卡合片部(14)形成卡合部(16),将第2磁极齿(2)插入旋转电机的轴方向,使第1磁极齿(1)的卡合部(16)与在其一端上形成的接合部(21)嵌合,使各邻接的第1磁极齿(1)连结成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650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180071755.5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1
Abstract: 希望得到一种线性电动机,其消除现有线性电动机的问题、即机械和线性电动机的结合强度伴随线性电动机的小型化而下降,具有高刚性的磁铁排列部和推力传递部,并具有线圈占空率高的集中卷绕线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线性电动机具有:固定部(1),其具有多个线圈(11),这些线圈以自身产生的各励磁相彼此不重叠的方式进行卷绕;可动部(2),其配置在固定部(1)内,在可动部(2)中层叠有多个永磁铁(21);以及推力传递部(28),其与可动部(2)结合,可动部(2)及推力传递部(28)承受来自线圈(11)的磁通(61)而沿轴线方向驱动,线圈(11)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状形成为一侧开放的凹形状,推力传递部(28)配置为沿不存在凹形状的线圈(11)的开放部,并与位于开放部的可动部(2)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026317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710005317.4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 H02K21/16 , H02K2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力机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减少在励磁磁极内发生的电涡流损失的电力机械,在励磁磁极2的磁极数P=10,电枢1的极靴6的数量Q=12的旋转电机中,使缠绕在同一个极靴6上的绕组7a、7b成为(U+/U+)(U-/V+)(V-/V-)(W-/V+)(W+/W+)(W-/U+)(U-/U-)(U+/V-)(V+/V+)(W+/V-)(W-/W-)(W+/U-)的顺序,依据该结构,能够减少电枢磁动势的比同步成分低的次数的成分,从而,由于能够减小在励磁磁极中流过的电涡流,因此能够降低电涡流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57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80069957.6
申请日:2011-04-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1 , H02K7/08 , H02K11/21 , H02K2207/03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直线电动机中的问题,即,由于设置在可动部上的轴承和轴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而在轴承和轴部件之间产生晃动或变动,其结果,使机械式地传递推力的轴前端部的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得到一种能够消除轴承和轴部件之间的晃动或变动,提高可动部的定位精度的直线电动机,因而使得直线电动机具有固定部(1)和可动部(2),可动部(2)具有:永磁体(21);以及滑动部件(32),其配置在永磁体(21)的一个前端部,在固定部(1)的内部沿轴线方向滑动,由磁性材料构成,固定部(1)具有:滑动轴承(31),其可滑动地支撑滑动部件(32),与固定部(1)的内表面抵接;以及线圈(11),其设置在固定部(1)的内部,使可动部(2)在其内部空间进行相对位移,滑动部件(32)构成为,其中心轴相对于由线圈(11)形成的内部空间的剖面中心轴向滑动轴承(31)侧偏心地配置,并且滑动部件(32)与滑动轴承(31)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445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80069423.3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1 , H02K7/08 , H02K11/21 , H02P21/22 , H02P25/06 , H02P2207/055
Abstract: 一种对线性电动机进行驱动的线性电动机驱动装置,该线性电动机由以下部分构成:固定部,其具有磁铁列和2根导轨,其中,该磁铁列由以直线状排列的多个永磁铁构成,2根导轨与该磁铁列平行地配置,用于在所述磁铁列的两侧对可动部进行支撑及引导;以及可动部,其具有电枢及2个支承部,其中,2个支承部分别支撑在所述2根导轨上,与所述2根导轨滑动接触且能够滑动,电枢在所述2个支承部之间与所述磁铁列接近且相对配置,在该线性电动机驱动装置中,用于生成并控制向所述电枢的线圈供给的d轴电流及q轴电流的电流控制电路中的d轴电流控制电路,具有下述结构:使所生成的d轴电流变化,对在所述导轨和所述支承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286241C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410031891.3
申请日:2004-03-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得到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为目的,降低组装磁极齿的工序数,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即使由于连结固定作业造成电枢形变,也不会使旋转电机的特性劣化。在第1磁极齿(1)的轭铁部(11)的圆周方向两端,形成凸形状的卡合片部(14),由各邻接的第1磁极齿(1)的卡合片部(14)形成卡合部(16),将第2磁极齿(2)插入旋转电机的轴方向,使第1磁极齿(1)的卡合部(16)与在其一端上形成的接合部(21)嵌合,使各邻接的第1磁极齿(1)连结成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445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180069423.3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1 , H02K7/08 , H02K11/21 , H02P21/22 , H02P25/06 , H02P2207/055
Abstract: 一种对线性电动机进行驱动的线性电动机驱动装置,该线性电动机由以下部分构成:固定部,其具有磁铁列和2根导轨,其中,该磁铁列由以直线状排列的多个永磁铁构成,2根导轨与该磁铁列平行地配置,用于在所述磁铁列的两侧对可动部进行支撑及引导;以及可动部,其具有电枢及2个支承部,其中,2个支承部分别支撑在所述2根导轨上,与所述2根导轨滑动接触且能够滑动,电枢在所述2个支承部之间与所述磁铁列接近且相对配置,在该线性电动机驱动装置中,用于生成并控制向所述电枢的线圈供给的d轴电流及q轴电流的电流控制电路中的d轴电流控制电路,具有下述结构:使所生成的d轴电流变化,对在所述导轨和所述支承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026317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005317.4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28 , H02K21/16 , H02K2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力机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减少在励磁磁极内发生的电涡流损失的电力机械,在励磁磁极2的磁极数P=10,电枢1的极靴6的数量Q=12的旋转电机中,使缠绕在同一个极靴6上的绕组7a、7b成为(U+/U+)(U-/V+)(V-/V-)(W-/V+)(W+/W+)(W-/U+)(U-/U-)(U+/V-)(V+/V+)(W+/V-)(W-/W-)(W+/U-)的顺序,依据该结构,能够减少电枢磁动势的比同步成分低的次数的成分,从而,由于能够减小在励磁磁极中流过的电涡流,因此能够降低电涡流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