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孔放电加工装置以及放电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2261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880130592.1

    申请日:2008-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9/14 B23H7/265 B23H7/28 B23H2200/20 B23H240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孔放电加工装置,其利用细线电极,在工件上形成工件下表面的孔径大于上表面的孔径的圆锥状倒锥孔,其具有:电极握持部,其握持所述细线电极的上部,一边使该细线电极旋转,一边将下部以向所述工件凸出的方式向下方进给;第1引导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工件上表面附近,在穿孔轴上设有使所述细线电极插入的第1引导孔;第2引导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1引导部件和所述电极握持部之间,在相对于所述穿孔轴偏心的位置处,设有使所述细线电极插入的第2引导孔;以及回转驱动部,其使所述第2引导部件绕所述穿孔轴进行圆周回转。

    放电表面处理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9241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80130698.1

    申请日:200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该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下述放电表面处理,即,将金属粉末或金属合金的粉末成型而获得的压粉体、或者对该压粉体进行加热处理而成的成型体作为电极,在液体中或者气体中,使电极和被处理材料之间产生脉冲状放电,利用其能量使电极材料熔融,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形成由电极材料构成的覆膜、或者由电极材料利用放电能量反应而成的物质构成的覆膜,作为所述脉冲状放电,混合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大于或等于2种的脉冲状放电。

    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5677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680054130.7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C23C8/80 C23C26/00 Y10T428/124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为了形成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损特性的覆膜,该形成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即:制作含有通过氧化而发挥润滑性的成分的金属粉末;对所述金属粉末进行氧化,使所述金属粉末中含有的氧元素量为6重量%至14重量%;以及使所述金属粉末熔化或者半熔化,在被处理材料上形成覆膜,该覆膜具有下述组织,同时,所述熔化或者半熔化后的整体的氧元素含量为5重量%至9重量%,该组织构成为在熔融状态或者半熔融状态的单位区域内,分布有氧元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3重量%的区域和大于或等于8重量%的区域。

    放电加工用电源装置和小孔放电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48253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80036749.0

    申请日:2005-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9/14 B23H1/022

    Abstract: 获得一种放电加工用电源装置,其能够使放电电流脉冲均匀并高效地流过加工间隙,并且能够减少交流脉冲式加工中的电极消耗量,为此,在向加工用电极(8)和被加工物(9)之间的加工间隙施加放电加工用脉冲电压的放电加工机的电源装置(2)中,在从放电加工脉冲发生部(6)至加工间隙的配线线路中,串联插入将整流元件(24)和电阻元件(23)并联连接的电路(22),同时上述整流元件(23)的连接方式为,使放电发生时的加工脉冲电流与所希望的流动方向一致。

    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567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80054130.7

    申请日:200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C23C8/80 C23C26/00 Y10T428/124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以及覆膜的形成方法。为了形成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损特性的覆膜,该形成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即:制作含有通过氧化而发挥润滑性的成分的金属粉末;对所述金属粉末进行氧化,使所述金属粉末中含有的氧元素量为6重量%至14重量%;以及使所述金属粉末熔化或者半熔化,在被处理材料上形成覆膜,该覆膜具有下述组织,同时,所述熔化或者半熔化后的整体的氧元素含量为5重量%至9重量%,该组织构成为在熔融状态或者半熔融状态的单位区域内,分布有氧元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3重量%的区域和大于或等于8重量%的区域。

    放电表面处理方法及放电表面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98987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580046480.4

    申请日:200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2 B23H9/008 B23H9/10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进行致密而较厚的覆盖膜的形成处理的放电表面处理方法及放电表面处理装置。如果由第1电源(23)在放电电极(21)和工件(22)的极间施加电压而产生放电,则以叠加在第1电源(23)产生的第1放电电流上的方式,由第2电源(28)在极间短期间地施加使电流值高于该第1放电电流的第2放电电流流过的电压。由此,在极间流过具有至少大于或等于40A/μs的上升速度的高电流值短脉冲宽度的放电脉冲电流。其结果,在短期间内,只熔融电极材料的必要部分,因为能够在利用放电的热能向工件侧移动的电极材料或化合了该电极材料的物质中,大比例地含有该熔融的电极材料,所以可以在工件表面形成由熔融的金属形成的覆盖膜。

    放电表面处理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1924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880130698.1

    申请日:200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该放电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下述放电表面处理,即,将金属粉末或金属合金的粉末成型而获得的压粉体、或者对该压粉体进行加热处理而成的成型体作为电极,在液体中或者气体中,使电极和被处理材料之间产生脉冲状放电,利用其能量使电极材料熔融,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形成由电极材料构成的覆膜、或者由电极材料利用放电能量反应而成的物质构成的覆膜,作为所述脉冲状放电,混合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大于或等于2种的脉冲状放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