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
    1.
    发明授权
    空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908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680061603.X

    申请日:2016-10-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热交换器,其包括制冷剂管;散热片组件以及位于热交换器上部的风扇组件。热交换器包括邻近风扇组件的第一热交换器和在第一热交换器下方的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处的散热片组件的密度大于第二热交换器处的散热片组件的密度。使用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可以提高空调的性能。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多个层,其中引入到热交换器的每个入口管道中的制冷剂在每个层均匀流动。要排出到每个出口管道的制冷剂在相同的温度下排出。因此,可以增强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性能。

    换气装置及包括该换气装置的集成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24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9376.6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集成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及冷凝器以使制冷剂循环;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以及换气装置,与所述室外机连接并交换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所述换气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将室外空气吸入至室内的吸气流路和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气流路;全热交换器,使在所述吸气流路流动的空气和在所述排气流路流动的空气彼此进行热交换;第一热交换器,布置在所述吸气流路上,通过第一制冷剂管从所述室外机接收制冷剂;第二热交换器,布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并构成为通过第二制冷剂管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连接;第一膨胀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上,以使从所述室外机供应并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流动的制冷剂膨胀;以及第二膨胀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二制冷剂管上,以使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排出并向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供应的制冷剂膨胀。

    空调
    4.
    发明授权
    空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2506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768678.2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上的流路切换阀;多个室内单元,被构造为以冷却模式或以加热模式操作;模式控制器,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从所述室外单元接收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多个室内单元。所述模式控制器通过如下制冷剂管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引导所述制冷剂:第一制冷剂管,从所述流路切换阀延伸到所述模式控制器;第二制冷剂管,从所述流路切换阀延伸并在所述流路切换阀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分支以延伸到所述模式控制器;以及第三制冷剂管,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延伸到所述模式控制器。

    空调
    5.
    发明公开
    空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25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768678.2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上的流路切换阀;多个室内单元,被构造为以冷却模式或以加热模式操作;模式控制器,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从所述室外单元接收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多个室内单元。所述模式控制器通过如下制冷剂管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引导所述制冷剂:第一制冷剂管,从所述流路切换阀延伸到所述模式控制器;第二制冷剂管,从所述流路切换阀延伸并在所述流路切换阀和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分支以延伸到所述模式控制器;以及第三制冷剂管,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延伸到所述模式控制器。

    空调
    6.
    发明公开
    空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908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61603.X

    申请日:2016-10-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热交换器,其包括制冷剂管;散热片组件以及位于热交换器上部的风扇组件。热交换器包括邻近风扇组件的第一热交换器和在第一热交换器下方的第二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处的散热片组件的密度大于第二热交换器处的散热片组件的密度。使用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可以提高空调的性能。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多个层,其中引入到热交换器的每个入口管道中的制冷剂在每个层均匀流动。要排出到每个出口管道的制冷剂在相同的温度下排出。因此,可以增强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