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电极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722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10553893.3

    申请日:2012-12-19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锂电池的电极结构。锂电池的电极结构包括一集电体、至少一能量活物层以及至少一功率活物层,能量活物层和功率活物层形成于集电体上。能量活物层包括一第一含锂化合物和多个第一导电粒子,功率活物层包括一第二含锂化合物和多个第二导电粒子。第一含锂化合物和第二含锂化合物为含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第一含锂化合物和第二含锂化合物的组成包括镍、钴及锰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含锂化合物的锂离子扩散系数(lithium iondiffusion coefficient)大于第一含锂化合物的锂离子扩散系数,第一含锂化合物的单位克电容量(specific capacity)大于第二含锂化合物的单位克电容量。

    含五苯二胺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810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0910000034.X

    申请日:2009-01-05

    Abstract: 一种如式(I)所示含五苯二胺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式中,Ar1、Ar2、Ar3、Ar4及Ar5是独立为C6-C12芳基,该化合物是利用二胺类化合物与马来酸酐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形成酰胺酸,再于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脱水环化反应而形成。此非线性、不对称性式(I)所示化合物,具有非结晶特性与优异的溶剂溶解性,除可对未来产品产生增韧效果外,也可改善或简化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加工制造过程。该化合物因导入氰基,也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燃性、氧化稳定性及吸电子特性等,因此可促成提升该含五苯二胺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锂电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587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10167119.2

    申请日:200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硅负极、锂金属混合氧化物正极、隔离膜,位于正极与负极之间以定义容置区域、电解质溶液,位于容置区域;以及封装结构,包覆硅负极、锂金属混合氧化物正极、隔离膜、以及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以及添加剂,且添加剂包括马来酰亚胺系化合物以及碳酸亚乙烯酯。应用上述电解质溶液的锂电池可有效提升硅负极的充放电效率与寿命。

    电化学元件封装结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41977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710006244.0

    申请日:2007-02-07

    Inventor: 王复民 杨长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元件封装结构,适用于电子装置,其至少包括第一可挠式基板,多个电化学元件以及第二可挠式基板。其中多个电化学元件至少分别包括正极接触层、隔离层以及负极接触层,第一可挠式基板与第二可挠式基板互相结合以将多个电化学元件封装于其中,并且,在第一可挠式基板与第二可挠式基板的互相结合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形成有导线,且多个电化学元件通过导线电连接。其中在前述可挠式基板的未互相结合的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形成有发挥前述电子装置功能的电子电路元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