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5652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480005970.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提供同时实现高安全性和高电池特性的锂电池的锂电池用电极;即使将溶解在吡咯烷酮系溶剂中的热活化材料涂布于极板、在制成正极板和/或负极板时也不溶胀的锂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锂电池用电极的锂电池。本发明的锂电池用电极依次具备极板、复合材料层和隔热层,所述复合材料层至少包含水系粘接剂和活性物质,所述隔热层至少包含热活化材料,并且所述复合材料层和所述隔热层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49565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80005970.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提供同时实现高安全性和高电池特性的锂电池的锂电池用电极;即使将溶解在吡咯烷酮系溶剂中的热活化材料涂布于极板、在制成正极板和/或负极板时也不溶胀的锂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能提供同时实现高安全性和高电池特性的锂电池的锂电池用电极;以及包含该锂电池用电极的锂电池。本发明的锂电池用电极依次具备极板、复合材料层和隔热层,所述复合材料层至少包含水系粘接剂和活性物质,所述隔热层至少包含热活化材料,并且所述复合材料层和所述隔热层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1447509.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正极材料、包含其的正极及电池。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可包含活性粒子、以及修饰层,其中该修饰层披覆于该活性粒子表面或周围。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该修饰层可为组合物的反应产物,其中该组合物可包含:陶瓷导体化合物、有机导电化合物、以及偶合剂。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该陶瓷导体化合物的重量为50至84重量份、该有机导电化合物的重量为16至50重量份、以及该陶瓷导体化合物与该有机导电化合物的总重为10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该偶合剂添加量为0.05wt%至10wt%,以该陶瓷导体化合物与该有机导电化合物的总重为基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92098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10058681.5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正极板浆料的形成方法,包括:使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与巴比妥酸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混合0.1至1重量份的该高分子聚合物、0.01至1重量份的耦合剂、与0.1至6重量份的纳米碳管,以形成混合物;以及将80至97.79重量份的活性物质加入混合物中,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活性物质与纳米碳管间经由耦合剂键结。
-
公开(公告)号:CN104513396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689573.5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王复民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8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寡聚物聚合物(oligomer-polymer)的制备方法。首先,使马来酰亚胺与巴比妥酸进行反应,以形成第一寡聚物聚合物。接着,使所述第一寡聚物聚合物与苯基硅氧烷寡聚物进行反应,以形成第二寡聚物聚合物。所述苯基硅氧烷寡聚物为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Ph-Si(OH)xOy式1其中x为0.65至2.82且y为0.09至1.17。
-
公开(公告)号:CN10180772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151296.6
申请日:2009-10-09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一正极极板与一负极极板;一隔离膜,位于正极极板与负极极板之间以定义一容置区域;以及,一电解质溶液,位于容置区域。正极极板或或负极极板的材料表面具有一热作动保护膜,当锂电池升温至一热作动温度时,热作动保护膜进行交联反应以阻障热失控进而避免电池产生爆炸,其中热作动温度约80-280℃。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103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000034.X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7D207/452 , C08G73/12
Abstract: 一种如式(I)所示含五苯二胺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式中,Ar1、Ar2、Ar3、Ar4及Ar5是独立为C6-C12芳基,该化合物是利用二胺类化合物与马来酸酐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形成酰胺酸,再于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脱水环化反应形成。此非线性、不对称性式(I)所示化合物,具有非结晶特性与优异的溶剂溶解性,除可对未来产品产生增韧效果外,也可改善或简化双成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加工制造过程。该化合物因导入氰基,也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燃性、氧化稳定性及吸电子特性等,因此可促成提升该含五苯二胺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964127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10115870.4
申请日:2005-11-10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二次电池的胶态高分子电解质,及其前驱物组合物,尤其该前驱物组合物可以液体灌液过程注入电池外壳铝箔袋内,经由实时加热热聚合(in-situ heating polymerization),并穿透隔离膜聚合产生胶态高分子电解质。该前驱物组合物包含(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及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寡聚体,其是由巴比妥酸(barbituric acid)与双马来酰亚胺(bismaleimide)反应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07513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0384206.2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王復民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60 , H01M10/052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寡聚物高分子及锂电池。本发明的寡聚物高分子,由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与亲核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其中亲核性化合物包括以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锂电池,包括阳极、阴极、隔离膜、电解液及封装结构,其中阴极包括所述寡聚物高分子。本发明的寡聚物高分子可应用于锂电池的阴极材料,使得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10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0910000034.X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7D207/452 , C08G73/12
Abstract: 一种如式(I)所示含五苯二胺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式中,Ar1、Ar2、Ar3、Ar4及Ar5是独立为C6-C12芳基,该化合物是利用二胺类化合物与马来酸酐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形成酰胺酸,再于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脱水环化反应而形成。此非线性、不对称性式(I)所示化合物,具有非结晶特性与优异的溶剂溶解性,除可对未来产品产生增韧效果外,也可改善或简化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加工制造过程。该化合物因导入氰基,也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燃性、氧化稳定性及吸电子特性等,因此可促成提升该含五苯二胺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