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油气润滑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5261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750645.2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油气润滑连接装置,包括主连接轴、传动侧端盖、压板、碟形弹簧、密封端盖和O型密封圈组件;主连接轴的右端口与带密封的管接头连接,主连接轴凸环的右端面与传动侧端盖之间安装有碟形弹簧,油气润滑组件接口孔的覆盖面的交集区对应背辊轴承心轴的油气孔,即背辊轴承心轴的油气孔设置在油气润滑组件接口孔工作轨迹交集区域,形成孔域全覆盖。本发明在背辊就位后碟形弹簧被压缩产生的压力,使安装在后盖支承孔中的主连接轴与背辊形成紧密贴合式结构;能够实现油气管路的自动对接及密封,从而实现背辊换辊过程中油气润滑连接装置的自动脱开和连接。本发明通过油气润滑组件的孔域全覆盖设计,保证了良好的通道连接。

    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油气润滑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5261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50645.2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油气润滑连接装置,包括主连接轴、传动侧端盖、压板、碟形弹簧、密封端盖和O型密封圈组件;主连接轴的右端口与带密封的管接头连接,主连接轴凸环的右端面与传动侧端盖之间安装有碟形弹簧,油气润滑组件接口孔的覆盖面的交集区对应背辊轴承心轴的油气孔,即背辊轴承心轴的油气孔设置在油气润滑组件接口孔工作轨迹交集区域,形成孔域全覆盖。本发明在背辊就位后碟形弹簧被压缩产生的压力,使安装在后盖支承孔中的主连接轴与背辊形成紧密贴合式结构;能够实现油气管路的自动对接及密封,从而实现背辊换辊过程中油气润滑连接装置的自动脱开和连接。本发明通过油气润滑组件的孔域全覆盖设计,保证了良好的通道连接。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58191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50722.4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移动装置、侧支承辊摆杆装置和侧支承辊系,油马达、蜗轮蜗杆机构和丝杠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上设横向滑槽,移动装置开有与丝杠机构配合的螺纹孔和与固定装置滑槽配合的滑键,摆杆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臂、一个摆动梁和两个液压缸,摆杆装置的两个固定臂固定安装在中间辊弯辊移动块内侧,中间辊弯辊移动块沿弯辊固定块上下移动,弯辊固定块把合在轧机机架上,侧支承辊系包括两个支撑座、一个侧支承辊和两排背衬辊,侧支承辊系固定在摆杆装置的摆动梁上。有益效果是:在轧制超薄、超硬的冷轧带钢时,可防止工作辊产生水平方向的弯曲,轧制状态稳定,装置结构简单新颖、轧制的产品质量好。

    一种新型冷轧短流程工艺及其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370663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52304.9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新型冷轧短流程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用开卷机对钢卷开卷。用矫直机对钢卷的头尾进行矫直处理。用液压剪剪去不合格带材。用焊机对带材剪好的头尾进行焊接。带材经入口活套,进入无酸除磷机组。经过除磷后的带材通过轧机入口张力辊进入连轧机组连续轧制。带材从连轧机组轧出后依次通过清洗烘干机组与轧机出口张力辊进入出口活套。这种新型冷连轧工艺,由于热轧原料带材除磷采用无酸除磷技术,带材的轧制采用强力大压下轧机,比如十八辊轧机,使一个轧程采用普通四辊或六辊轧机需要4到6个机架连续轧制完成的压下量,由2到3个机架完成。这种新型的连轧工艺占地面积小,投资小,环保节能无污染。

    一种冷轧短流程工艺及其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37066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752304.9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冷轧短流程工艺,包括以下工序:用开卷机对钢卷开卷。用矫直机对钢卷的头尾进行矫直处理。用液压剪剪去不合格带材。用焊机对带材剪好的头尾进行焊接。带材经入口活套,进入无酸除磷机组。经过除磷后的带材通过轧机入口张力辊进入连轧机组连续轧制。带材从连轧机组轧出后依次通过清洗烘干机组与轧机出口张力辊进入出口活套。这种冷连轧工艺,由于热轧原料带材除磷采用无酸除磷技术,带材的轧制采用强力大压下轧机,比如十八辊轧机,使一个轧程采用普通四辊或六辊轧机需要4到6个机架连续轧制完成的压下量,由2到3个机架完成。这种连轧工艺占地面积小,投资小,环保节能无污染。

    一种新型不锈钢冷连轧工艺及其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3722011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52627.8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新型不锈钢冷连轧工艺机组,包括以下顺序连接的设备:开卷机、矫直机、液压剪、焊机、1﹟张力辊、连轧机组、出口活套、4#张力辊、分切剪、卷取机,它的特点是:在1﹟张力辊与连轧机组之间加进入口活套、2#张力辊组,在连轧机组与4#张力辊之间加进顺序连接的清洗烘干机组、3#张力辊组与出口活套。连轧机组可以采用多机架四辊连轧机组串联的方式。连轧机组采用小径辊。连轧机组采用支撑辊集中传动。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不使用二十辊及十八辊轧机这类投资成本大、维护成本高的设备,使用普通四辊或六辊轧机就可以生产不锈钢冷轧带材,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5819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50722.4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移动装置、侧支承辊摆杆装置和侧支承辊系,油马达、蜗轮蜗杆机构和丝杠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上设横向滑槽,移动装置开有与丝杠机构配合的螺纹孔和与固定装置滑槽配合的滑键,摆杆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臂、一个摆动梁和两个液压缸,摆杆装置的两个固定臂固定安装在中间辊弯辊移动块内侧,中间辊弯辊移动块沿弯辊固定块上下移动,弯辊固定块把合在轧机机架上,侧支承辊系包括两个支撑座、一个侧支承辊和两排背衬辊,侧支承辊系固定在摆杆装置的摆动梁上。有益效果是:在轧制超薄、超硬的冷轧带钢时,可防止工作辊产生水平方向的弯曲,轧制状态稳定,装置结构简单新颖、轧制的产品质量好。

    一种新型不锈钢冷连轧工艺及其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3678835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91058.0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新型不锈钢冷连轧工艺及其机组,包括以下顺序连接的设备:开卷机、矫直机、液压剪、焊机、1﹟张力辊、连轧机组、出口活套、4#张力辊、分切剪、卷取机,它的特点是:在1﹟张力辊与连轧机组之间加进入口活套、2#张力辊组,在连轧机组与4#张力辊之间加进顺序连接的清洗烘干机组、3#张力辊组与出口活套。连轧机组可以采用多机架四辊连轧机组串联的方式。连轧机组采用小径辊。连轧机组采用支撑辊集中传动。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不使用二十辊及十八辊轧机这类投资成本大、维护成本高的设备,使用普通四辊或六辊轧机就可以生产不锈钢冷轧带材,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78854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89694.X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一种冷轧机工作辊侧支承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移动装置、侧支承辊摆杆装置和侧支承辊系,油马达、蜗轮蜗杆机构和丝杠机构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上设横向滑槽,移动装置开有与丝杠机构配合的螺纹孔和与固定装置滑槽配合的滑键,摆杆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臂、一个摆动梁和两个液压缸,摆杆装置的两个固定臂固定安装在中间辊弯辊移动块内侧,中间辊弯辊移动块沿弯辊固定块上下移动,弯辊固定块把合在轧机机架上,侧支承辊系包括两个支撑座、一个侧支承辊和两排背衬辊,侧支承辊系固定在摆杆装置的摆动梁上。有益效果是:在轧制超薄、超硬的冷轧带钢时,可防止工作辊产生水平方向的弯曲,轧制状态稳定,装置结构简单新颖、轧制的产品质量好。

    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油气润滑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35622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891447.3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十辊轧机的油气润滑连接装置,包括主连接轴、传动侧端盖、压板、碟形弹簧、密封端盖和O型密封圈组件;主连接轴的右端口与带密封的管接头连接,主连接轴凸环的右端面与传动侧端盖之间安装有碟形弹簧,油气润滑组件接口孔的覆盖面的交集区对应背辊轴承心轴的油气孔,即背辊轴承心轴的油气孔设置在油气润滑组件接口孔工作轨迹交集区域,形成孔域全覆盖。本实用新型在背辊就位后碟形弹簧被压缩产生的压力,使安装在后盖支承孔中的主连接轴与背辊形成紧密贴合式结构;能够实现油气管路的自动对接及密封,从而实现背辊换辊过程中油气润滑连接装置的自动脱开和连接;通过油气润滑组件的孔域全覆盖设计,保证了良好的通道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