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90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71817.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04 , H01M50/143 , A62C3/16 , A62C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灭火功能的电池,其包括灌封层,灌封层组分包括混合均匀的灌封胶、水基灭火剂,其中灌封胶质量份数大于水基灭火剂。本发明的灌封层独特配方,不会影响电池单元内部电化学反应,独立性高且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55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15782.1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感应电机的定转子槽配合结构,包括定子与转子,所述定子与转子分别由定子冲片和转子冲片叠压而成,所述定子采用直槽结构,且该定子的槽数为36,所述转子采用斜槽结构,且该转子的槽数为53,所述转子的斜槽距离为定子齿距的1.2倍,所述定子冲片与转子冲片之间的气隙为0.7mm,所述定子冲片的外径为188~212mm,内径为110~136mm;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径为108.6~134.6mm,内径为48mm。其显著效果是:通过设置合理的定子、转子槽数以及转子的斜槽距离,削弱了电机共振频率范围内的谐波,使电机具有低振动、低噪声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55031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10334376.2
申请日:2011-10-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检测单节电池的参数,并根据检测的参数计算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根据所获取的单节电池荷电状态实时计算并更新电池组的平均荷电状态;将各单节电池荷电状态与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进行比较;当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小于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时,对该单节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接近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阈值时,该单节电池均衡充电结束;当所有已启动均衡充电的单节电池都充电结束时,整个电池组的均衡充电结束,此时所有电池荷电状态基本达到一致;然后再重复以上步骤,进行新一轮循环;当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的荷电状态都接近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时,便不再需要均衡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355031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34376.2
申请日:2011-10-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检测单节电池的参数,并根据检测的参数计算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根据所获取的单节电池荷电状态实时计算并更新电池组的平均荷电状态;将各单节电池荷电状态与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进行比较;当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小于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时,对该单节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单节电池的荷电状态接近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阈值时,该单节电池均衡充电结束;当所有已启动均衡充电的单节电池都充电结束时,整个电池组的均衡充电结束,此时所有电池荷电状态基本达到一致;然后再重复以上步骤,进行新一轮循环;当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的荷电状态都接近电池组平均荷电状态时,便不再需要均衡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370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34379.6
申请日:2011-10-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内置传感器的一体化电机转速测量机构,端盖中心嵌设有轴承起支撑电机转轴旋转的作用,电机转轴端部嵌于轴承内孔中;径向磁化的永磁体磁钢安装于转轴端面中心处随电机转轴旋转,并在霍尔传感器芯片中感应信号;圆形电路板用螺钉固定于端盖中心圆形沉台中;霍尔传感器芯片位于圆形电路板表面中心处感知电机转轴的旋转;电缆一端直接焊在圆形电路板上,另一端通过端盖的加工电缆孔引出端盖以便信号输出。采用一体化的结构,使电机转子转速测量更加紧凑、可靠,且免去外部装置的安装和调试。这种正交脉冲信号可以采用计数器测量,因此方法简单可靠。由于霍尔传感器芯片与电机转轴为无接触安装,可靠性大为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1819.6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7 , H02J7/00 , G01R31/38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并联的锂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已有等效电路模型(一阶模型)包括电压源Uoc,欧姆内阻R0,极化内阻Rp,极化电容Cp。本发明的新型等效电路模型在已有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增加输出等效电容Cd,输出等效电阻Rd,在Rp和Cp并联之后与Uoc、R0串联然后再与Rd和Cd并联,其中Rp、Cp、Uoc、R0均为温度和SOC的函数,Rd,Cd主要由锂电池正负电极叠片的相对面积和相对距离的物理结构形成的电容决定。本发明对叠片结构式锂电池建立的新型等效电路模型适合已有的多阶等效电路模型,能更好的体现锂电池的暂态特性,对解决锂电池组并联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370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10334379.6
申请日:2011-10-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K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内置传感器的一体化电机转速测量机构,端盖中心嵌设有轴承起支撑电机转轴旋转的作用,电机转轴端部嵌于轴承内孔中;径向磁化的永磁体磁钢安装于转轴端面中心处随电机转轴旋转,并在霍尔传感器芯片中感应信号;圆形电路板用螺钉固定于端盖中心圆形沉台中;霍尔传感器芯片位于圆形电路板表面中心处感知电机转轴的旋转;电缆一端直接焊在圆形电路板上,另一端通过端盖的加工电缆孔引出端盖以便信号输出。采用一体化的结构,使电机转子转速测量更加紧凑、可靠,且免去外部装置的安装和调试。这种正交脉冲信号可以采用计数器测量,因此方法简单可靠。由于霍尔传感器芯片与电机转轴为无接触安装,可靠性大为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50809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34377.7
申请日:2011-10-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其连接导线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本检测方法用一片单片机检测电池组中每相邻电池之间其连接导线上的电压和对应接线柱上的电压之和,依据连接导线上的电压和接线柱上的电压之和与连接导线流过电流的函数关系判定连接导线的连接状态,本检测方法使用单片机检测电路、检测软件、电压差与电流的函数关系、连接状态判据完成了对电池组连接导线的连接状态的检测。本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连接导线连接电阻的变化和连接导线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8112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826662.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7 , G06F30/20 , G06F17/10 , G01R31/385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换电工况的串、并联的锂电池组总体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测量串、并联锂电池组中每个电芯单体的二阶戴维南模型参数;根据锂电池组中各个电芯单体模型参数计算该类型锂电池电芯单体模型的统计参数,所述统计参数包括锂电池电芯单体的开路电压Uoc、欧姆电阻R0、极化电阻Rp1和Rp2、极化电容Cp1和Cp2、最大可用容量的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等等,以及开路电压Uoc、欧姆电阻R0、极化电阻Rp1和Rp2、极化电容Cp1和Cp2与SOC之间的关系函数;本发明利用正态分布样本参数模型生成锂电池组的总体的电芯单体模型数据,并推导出串、并联锂电池组的总体模型以及如何利用开关函数模拟换电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832885.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重庆百转电动汽车电控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换电工况串、并联的锂电池组模型,包括N个锂电池串联电池组模型和开关函数,所述N个锂电池串联电池组模型均由M个二阶Thevenin锂电池单体模型组成的集中参数模型构成,通过对N*M锂电池单体进行实验可得到二阶Thevenin锂电池单体模型各参数;所述开关函数表征由于换电导致并联电池组支路接入和切除的过程。本发明考虑了并联结构换电模式下,锂电池组并联电路拓扑变化以及多个电池单体间的不一致性对锂电池组模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并联结构换电模式下的锂电池组串、并联模型,对解决并联结构换电模式下的关键性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