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低成本超车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307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96510.6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主动安全领域。为解决超车过程中驾驶员未对车道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对超车视距估计不当所造成的追尾和侧向碰撞的问题。发明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低成本超车预警系统,包括前向检测模块、后向检测模块、超车预警系统控制器、显示与报警单元、车速传感器。其用途主要有二,一是该系统,可以在有危险和有潜在危险的情况下给予司机报警,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在没有潜在危险的情况下可以提醒司机是否可以安全超车或是安全回归原车道,同时减小了司机的负担;二是采用双目视觉传感器获得自车前后方本车道及相邻车道的交通信息,与采用激光雷达的方案相比,在系统成本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液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8521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3683.8

    申请日:2017-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H01M10/625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电动汽车的动力由具有冷却系统的装有多个电池的电池组提供,而冷却一般靠液冷,但在其工作过程中,冷却液中含有的一些杂质会影响其正常循环流动,降低动力电池的降温冷却效果,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此过滤器,其用途主要有二,一是通过滤芯过滤动力电池冷却液回路中的含铁杂质,避免杂质沉积在动力电池组或循环泵体上而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动,提高动力电池液冷效果;二是当滤芯上沉积杂质较多造成堵塞时,弹簧阀在进出水口压差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使得冷却液直接由进水口流向出水口,避免因滤芯堵塞造成冷却液的不流动造成的电池冷却效果不佳,提高动力电池的工作安全性。

    一种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123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29807.8

    申请日:2016-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10 H01R3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电机技术领域,新能源客车上的散热系统广泛使用直流无刷形式的风机和水泵,而在现有的有刷直流电机中,碳刷的作用至为关键,一旦直流电机中的碳刷被磨损消耗到一定程度,整个直流电机将报废,从而使得碳刷成为影响直流电机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此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其用途在于直流电机的双碳刷结构设计,当主碳刷磨损严重而不能正常工作时,辅碳刷自动进入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延长了直流电机的工作寿命;以及通过设计行程触板和触板弹簧,能够自动判断主碳刷的磨损程度和工作状态,而不需要人工检修,降低了维修成本。

    一种多信息融合的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6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96509.3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Q1/122 B60Q2300/112 B60Q2300/122 B60Q2300/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主要解决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如何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的问题。这是一种多信息融合的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包括开关信号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车载GPS、高精度地图、车载电源、驱动电机位置矫正模块、自适应前照灯控制器、车灯复位机械结构、右灯电机驱动模块、右灯驱动电机、左灯电机驱动模块、左灯驱动电机、检测保护模块和故障警示模块组成。其用途主要有二,一是能够解决道路条件和曲率变化差异对车灯转向模型的影响;二是通过判断车辆的行进方向,及建立车灯转向模型,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车灯的转向,达到车灯弯道照明的最佳效果,从而更好的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

    一种无级可调节伸缩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87728U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21423342.5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撑、固定和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可调节伸缩杆装置。此实用新型是为解决支撑固定领域中,用以固定连接的无级调节伸缩杆装置中螺纹调节的伸缩杆适应性差的问题。这种无级调节伸缩杆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外杆1、内杆2、定位板3.外杆1套在内杆2外侧,定位板卡在外杆1和内杆2形成的槽口中,实现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自由伸缩和锁定。其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无需通过螺纹副即可实现伸缩杆长度的无级调节;二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快速。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膨胀水壶

    公开(公告)号:CN206530395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21414156.5

    申请日:2016-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膨胀水壶。为解决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零部件之一膨胀水壶在参与冷却循环回路中因冷却液流动而产生的水流声和排气问题。技术方案为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膨胀水壶,由膨胀水壶上盖和膨胀水壶本体组成。其用途主要有二,一是膨胀水壶设计了一个主腔室和多个副腔室,主腔室主要参与冷却循环,副腔室用于储存冷却液,并且在主腔室内壁设计了防浪筋,有效减少了汽车行驶过程中因冷却液晃动产生的水声;二是进水口位于F指示线和L指示线之间,进水口的高于出水口,便于排气。

    一种电子水泵的安装支架减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377013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447452.5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电子水泵是新能源客车电池冷却系统或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直接传递到车上,影响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以及使用者漏装安装支架和车体安装面之间的橡胶减振垫,影响车辆振动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电子水泵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该由泵体、螺栓、支架及减震垫组成的电子水泵的安装支架减振结构。其用途在于水泵总成本身带有主减振垫,并与辅减振垫共同减轻水泵运行振动对车体的影响,主减振垫本身也能阻断水泵与车体之间的振动传递,可有效提高水泵的运行寿命。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模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379440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423799.6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作为电动汽车动力来源的动力电池组,由于充放电时产生大量热量,未及时进行散热,导致热失控,以及单体传热不均,同时由于电池单体失效存在侧向爆破,引发的热失控的问题。发明该动力电池液冷模组装置,包括液冷模组、进水口、出水口、排气口、电池单体和硅胶垫,液冷模组由模组本体和模组上盖两部分组成。其用途主要有三,一是可使得各单体电池的温度较为均衡;二是能够降低电池单体侧向爆破对内部其余单体引发的热失控问题,有效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三是能解决模组顶部传热的问题。

    一种直流电机的碳刷弹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412611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21447453.X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流电机技术领域,碳刷是直流电动机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碳刷弹簧是直流电机的重要部件,在直流电机的碳刷弹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涡卷弹簧,由于其布置在碳刷的一侧,因单边弹簧导致碳刷受力不均匀,出现碳刷容易卡滞而影响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此直流电机的碳刷弹簧结构,其用途在于碳刷弹簧在碳刷的两侧呈对称结构,使得碳刷弹簧的压紧力能够均匀施加在碳刷的后端面上,能够有效减少因碳刷卡滞而产生的维修成本,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

    一种电动方位转动及翻转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6666069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21423345.9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传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方位转动及翻转机构。为解决机电传动领域中翻转机构采用的四连杆机构组成构件多、结构较复杂,机构占用空间大、使用维护繁琐及不便于推广的问题。该技术方案结构包含驱动电机1、驱动盘2、销轴3、槽轮4、支架5、锥齿轮副6、圆柱齿轮副7、底盘8、安装底座9、电机支架10和负载目标件11。其用途主要有三,一是通过一个电机的动力输入,可以实现翻转和方位转动两种动作;二是驱动电机运转一周,方位转动和翻转两种动作依序先后完成;三是方位转动幅度可以根据锥齿轮和圆柱齿轮的传动比实现0-360°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