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8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09520.8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炭浸泡于酸溶液后,取出生物炭并恢复中性,干燥,将干燥后的生物炭与铁盐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烘干并煅烧,得到铁改性生物炭;所述干燥后的生物炭与铁盐溶液中铁的质量比值为0.28~0.84。所述铁改性生物炭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异的磷吸附能力,具有优异的磷固储和持续释放能力;所述铁改性生物炭能够用于土壤固磷缓释、预防水体污染和/或节省磷肥,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8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7656.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构建朱顶红品种分子身份证的SNP分子标记。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构建朱顶红品种分子身份证的SNP分子标记,能够在分子水平对朱顶红品种做出精准鉴定,理论上根据该20个SNP位点可鉴定共有320=3,486,784,401种基因型,可满足复杂多样朱顶红种质资源的身份鉴定。进一步提供基于SNP分子标记的朱顶红分子身份证,能够实现对不同朱顶红种质身份和亲缘关系的鉴定,为朱顶红种质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品种保护及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628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11005.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1N33/00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树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树龄鉴定系统及鉴定方法,系统包括图像纹理分析识别模块、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模块、光谱特征提取分析模块、树木类型分析辨别模块、气候特征影响分析模块、树龄预测模型构建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对年轮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并识别纹理特征,提高树木年龄估算的可靠性,结合环境因素对年轮形状的影响,提升预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提高采集和分析树木的光谱响应,提高对树种分类的能力,结合光谱向量特征分析,有效区分多种树种,通过评估气候条件对年轮宽度和密度的影响,增强模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结合地理和气候因素构建的树龄动态预测模型,提高了树龄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25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27234.X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生林快速构建的方法,属于次生林构建领域,该方法包括:S1:区域调查:对次生林目标区域进行详细的生态环境调查并进行区域编号;S2:目标设定,依据生态环境调查,对不同编号区域设定构建目标,构建目标包括原始次生林改造和次生林构建,并依据构建目标对林地进行清理;S3:树种选择与配置:根据区域调查调查结果,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S4:造林技术与实施,根据目标设定,选择进行种苗培植,依据树种生长特性确定造林密度。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预先调查活得的数据为后续的林地选择、树种配置以及造林密度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次生林构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80852.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8/22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N3/0464 ,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造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榕树气生根构建造景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符合榕树气生根生长的位置,对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检查,收集气温、湿度和土壤类型的环境数据,并评估数据与榕树生长需求的匹配度,得到环境适宜性评估信息。本发明中,通过使用透气性纤维材料确保结构与榕树的生长环境相适应,增加了引导结构的生物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在结构安装调试阶段,根据地形特点进行布局调整,强化了结构的空间适应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实现最佳的生长效果和视觉展示,实时监控记录和引导效果评估数据的收集,进一步允许对引导结构进行准确调整,优化了气生根与结构的互动,使榕树气生根能沿预定路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64082.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白旗兜兰种子萌发的真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菌,名称为胶膜菌Ps04(Tulasnellaceae sp.Ps04),分类命名为Tulasnellaceae sp,于2023年12月0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4132。该菌株与白旗兜兰种子进行共生萌发,可以提高兜兰种子萌发成苗率,缩短成苗时间,100天内白旗兜兰的成苗率能到达55.74%。本发明可以极大的节约的生产成本与时间成本,对促进我国兜兰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4288.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6/29 , G06F17/18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N3/006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N3/126 , G06N7/01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态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榕树研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榕树群落分布的地理信息,采用核密度估计,识别榕树群落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类型,结合InVEST模型,评估榕树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因素,生成榕树群落生态功能评估信息。本发明中,通过核密度估计和InVEST模型,分析榕树群落分布和生态功能,采用HYDRUS模型和克里金插值法,评估土壤和根系的相互作用,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典范对应分析,分析榕树和微生物共生机制,结合随机森林和最大熵模型,优化树群空间布局设计,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评估环境适应性,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制定榕树群落监测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4631.X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2 , G06F16/29 , G06F16/26 , G06F16/587 , G06F16/54 , G06F21/62 , G06F21/60 , G06F21/31 , G01S19/14 , G01S19/42 ,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林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NSS接收机的树林资源信息快速采集系统。包括树木资源调查采集模块,所述树木资源调查采集模块包括信息录入端、拍照上传端以及地图定位端,所述信息录入端用于记录树木的信息,所述拍照上传端用于采集树木的照片,所述地图定位端用于精确记录树木的位置;所述地图定位端还与GNSS接收机无线通讯连接,所述GNSS接收机能够对树木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将定位信息发送给地图定位端,能够减少采集时间,减少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402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56564.9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角梅的液体培养基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繁殖栽培技术领域。本申请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Ca(NO3)2·4H2O、H3BO3、MgSO4·7H2O、KNO3和蔗糖,所述液体培养基的pH为6.5‑7.5。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各组分制得的液体培养基,适用于三角梅,所述液体培养基提高了三角梅花粉离体萌发率,增加了花粉管长度,收集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进一步的相关科研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535281.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 广州市绿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桥工程绿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桥三角梅种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天桥三角梅种植基质按体积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粒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