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销轴类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用磁性夹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38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47194.X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销轴类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用磁性夹具装置,包括直线驱动件(1),齿条(2),锥齿轮齿轮组合件(3),锥齿轮偏心轮组合件(4),平面四连杆机构(5),永磁吸铁机构(6);所述直线驱动件(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齿条(2),所述齿条(2)与锥齿轮齿轮组合件(3)的齿轮(302)啮合;所述锥齿轮齿轮组合件(3)的锥齿轮Ⅰ(301)与锥齿轮偏心轮组合件(4)的锥齿轮Ⅱ(401)啮合。本发明设计销轴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用磁性夹具,妥善解决以上的问题,极大增加了机械臂卡爪抓取范围,使销轴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节拍和效率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机械臂卡爪本质安全度。

    基于NI模块的信号采集装置及信号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4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62321.6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I模块的信号采集装置及信号采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信号采集方法存在的频率信号采集精度低、采集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上位机、机箱、NI模拟信号采集模块、NI频率信号采集模块、NI数字信号采集模块以及NI数字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方法包括采集、干扰处理、满量程转化以及记录显示等多个步骤。本信号采集装置采集效率和采集精度皆较高,本信号采集方法采用前述装置采集到频率信号和模拟信号后,经过干扰处理和满量程转化,能够得到格式统一的数据,最后进行记录和显示,进一步提高了采集效率和精度。

    电缆检查台连通及绝缘性能测试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8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66586.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或测试过程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检查台连通、绝缘性能测试方法,用于电缆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连通、绝缘性能测试。解决了目前电缆检查台对电缆进行测试时,需要将测试逻辑写入到测试程序中,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测试程序庞大,测试逻辑的修改离不开编程人员的问题。本发明针对不同的产品即不同的测试要求,将测试逻辑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成Word格式的测试逻辑配置文件,使用同样的测试程序,即可完成被测产品连通性能或绝缘性能的测试。测试逻辑的更改简单直观,毋需更改程序,不需要编程人员,大大减少了修改程序的工作量,简化了程序规模,提高了程序的正确性、适用性及简洁性。

    液压立柱中缸局部缩缸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11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74643.0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立柱中缸局部缩缸的修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液压立柱中缸出现加工缺陷时产品报废的处理方式存在的成本增加、延误工期的技术问题。所述液压立柱中缸局部缩缸的修复方法包括:S1.确认产品缩缸部位的缸筒壁厚和缸筒外壁材料;S2.采用堆焊的工艺在产品缩缸部位对应的缸筒外壁上进行分层环焊,分层环焊的层数根据缸筒内壁目标收缩量确定;S3.冷却;S4.检测产品缩缸部位的缸筒内壁尺寸;S5.机加工缸筒的内壁和外壁,直至满足成品尺寸要求。本方法相对于现有报废处理方式,能够节约原料成本、设备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同时修复所用时间也远短于重新投料加工,所以也能够保证工期。

    筒形压力容器类零件壁厚校正辅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07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67539.6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筒形压力容器类零件壁厚校正辅具及方法,用于解决因筒形压力容器两端口部较小,内腔无法加工,壁厚调整困难,无法保证壁厚的技术问题,涉及壁厚要求严格且内腔无法加工的锻造筒形压力容器肋零件的壁厚校正,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筒形压力容器类零件壁厚校正辅具包括套环和螺柱,所述套环圆周面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柱一端装配,所述螺纹孔外周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一圈的数值与螺柱的螺距相同,同时公开了筒形压力容器类零件壁厚校正方法,采用校正辅具的挤压校正法解决了通过轴线调整法后,个别筒型压力容器内腔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薄点的问题。

    双旋流器及采用该双旋流器的双旋流雾化多孔喷嘴

    公开(公告)号:CN11829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72188.6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燃烧室技术领域,属于发动机燃料喷射雾化的关键核心技术,具体为一种双旋流器及采用该双旋流器的双旋流雾化多孔喷嘴。解决了目前旋流式雾化喷嘴存在流体雾化效果较差,直接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使得发动机的动力降低,航程缩短的技术问题。一种双旋流雾化多孔喷嘴,包括内部贯通的喷嘴前段和喷嘴后段,喷嘴前段包括呈空心圆柱状的喷嘴壳体以及固定设在喷嘴壳体内部的双旋流器,双旋流器的轴向入口朝后,双旋流器的前端与喷嘴壳体的前端之间留有旋流腔;喷嘴壳体的前端开有多个环绕喷嘴壳体轴线等间距布置的喷孔,每个喷孔的轴向均与喷嘴壳体的轴线呈一锐角α;喷嘴后段的末端为进口,喷嘴后段内部设有单向阀。

    环槽切削方法
    7.
    发明公开
    环槽切削方法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00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59277.2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槽切削方法,设定环槽深度方向为X向,环槽宽度方向为Z向;将环槽在X向上分为多个加工层,每个加工层在Z向上分为多个加工区,切削时以加工区为单位依次加工沿Z向分布的多个加工区完成单层加工层的加工,以加工层为单位依次加工沿X向分布的多个加工层完成整个环槽的加工。本发明提供的环槽切削方法相对于现有X轴一刀切到底然后再切Z向宽度的方法而言,通过分层切削能够减少啃刀、打刀甚至断刀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冷却、排屑和应力的释放,能够有效避免工件的变形。

    反向自锁机械爪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55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952277.9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是一种针对内孔和槽固定的具有反向自锁功能的机械爪装置。解决了大型桶罐类设备的桶盖装卸时,桶盖上的内孔和槽固定时使用的凸形块存在对正难度大、不能自动锁紧,适应性差、多次使用后磨损间隙扩大,不能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一种反向自锁机械爪,包括基体,基体内安装有导向销轴、主拉杆齿轮、棘轮连杆、棘爪、触发开关、锁紧轮、压板;主拉杆前端连接有竖支撑杆,主拉杆底部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竖支撑杆下方通过第一连杆、棘轮连杆与棘轮连接;棘轮连杆和触发开关均通过相应的压缩弹簧拉紧限位主拉杆的顶部中段设有限位齿,基体顶部开有孔,锁紧轮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从基体顶部孔伸出的压杆,压杆套设有压缩弹簧。

    一种轴配流钢球柱塞变量泵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50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05456.7

    申请日:2023-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元件设计技术领域,涉及钢球柱塞式变量泵的结构设计、力平衡设计、工艺研究制造等技术,具体为一种轴配流钢球柱塞变量泵,包括泵体、配流轴、定子、转子和驱动转子的传动轴;配流轴压装在泵体内,定子和转子装在泵体内且两者偏心布置,转子套装在配流轴上;沿转子的圆周方向开有n个均布的柱塞孔,定子内表面开有环形钢球定位槽,每个柱塞孔内均设有柱塞组件,柱塞组件包括钢球、弹簧和球塞套,钢球装在球塞套内且通过弹簧紧压在定子内表面的环形钢球定位槽内,钢球在球塞套内可以灵活转动,且球塞套能够在转子柱塞孔中做轴向往复运动;n个钢球、球塞套、转子内孔与配流轴之间形成n个密封容积。

    异形腔体零件加工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20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29695.6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腔体零件加工方法。本方法设计专用的支撑套对零件进行支撑,设计专用的加长刀座对刀具导杆进行支撑,采用几何分割法对异形腔体进行加工。通过支撑套对待装夹端部的内外两侧进行支撑,能够有效避免壁厚薄导致的产品变形;通过加长刀座对刀具的刀杆进行支撑,能够避免刀杆悬空刚性不足导致晃动所引起的振刀,从而保证了加工质量;对于异形腔,采用几何分割法将其划分为几个加工区域,分步完成加工,优化了走刀路线,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也避免一次加工导致的应力变形。本发明加工方法通过以上几点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异形腔体零件在数控车床上的加工,从而满足生产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