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数据识别VOC排放类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70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34733.0

    申请日:2024-01-10

    Inventor: 陈羽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数据识别VOC排放类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相关方法包括:获取多元卫星数据,包括:VOC浓度数据、氮氧化物浓度数据与植被增强指数数据;VOC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针对VOC浓度数据与氮氧化物浓度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并与植被增强指数数据一并进行标准网格化处理,将它们分配至相同的规则网格内;基于标准网格化处理结果,对每个网格进行循环判断,基于网格中各类数据的特点识别VOC排放类型。上述方案针对超光谱卫星观测的多元卫星数据,通过标准网格化处理,将不同观测卫星采集的数据重新分配至相同的规则网格内,基于标准网格化处理结果,根据不同VOC排放类型下数据特点,可以准确实现VOC排放类型的识别。

    一种数值预报模式近地面气温降尺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95523.6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值预报模式近地面气温降尺度方法,包括收集数值预报模式历史近地面气温预测值、气象观测站近地面气温实测值、ASTER高空间分辨率高程和Landsat归一化植被指数。假定数值预报模式近地面气温预测值与气象站观测值之差由数值预报模式格点与观测站点的高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异引起的,且模式近地面气温误差随经度、纬度和季节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数值预报模式近地面气温、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纬度、经度和时间信息来估算气象观测站所在位置的近地面气温。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数值预报模式近地面气温降尺度模型。实现模式近地面气温空间分辨率的提升。本发明可以获取比数值预报模式更准确、精细的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

    一种混合型气溶胶的识别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59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87590.4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气溶胶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环境中的气溶胶光学参数,并基于所述气溶胶光学参数计算获得混合型气溶胶退偏比、混合型气溶胶雷达比和混合型溶胶荧光能力;基于所述气溶胶退偏比、气溶胶雷达比和气溶胶荧光能力,结合预定的阈值对混合型气溶胶包含的气溶胶类型进行识别。本发明的实现不仅可以识别出混合型气溶胶包含的气溶胶类型,还可以识别出各类型气溶胶包含的比例,进而确定不同气溶胶类型各自对应的气溶胶的后向散射系数和气溶胶的消光系数,从而为大气环境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一种云凝结核数浓度反演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738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85059.3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云凝结核数浓度反演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大气环境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波长偏振拉曼激光雷达观测的颗粒物参数;所述颗粒物参数包括雷达比、退偏比以及退偏色比;根据所述颗粒物参数确定气溶胶类型;基于所述气溶胶类型,提取每种气溶胶的消光系数以及后向散射系数;对所述消光系数以及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对湿度校正,确定校正后的光学参数;将所述校正后的光学参数与气溶胶光学参数数据库中的光学参数进行匹配,确定气溶胶参数;计算每种气溶胶不同过饱和比下的临界半径;针对每种气溶胶,根据所述临界半径以及所述气溶胶参数反演不同过饱和比下的CCN数浓度,本申请能够精确反演出不同过饱和比下的CCN数浓度。

    一种基于卫星观测的全球臭氧生成敏感性诊断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20009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81303.9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观测的全球臭氧生成敏感性诊断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大气环境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卫星观测的大气环境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重采样,得到多个格点的大气环境数据;对于每个格点,计算观测到的HCHO柱浓度的背景浓度;基于所述大气环境数据和所述背景浓度确定每个格点的最优拟合参数;基于所述最优拟合参数、所述大气环境数据和所述背景浓度计算每个格点的二次源HCHO柱浓度;基于所述二次源HCHO柱浓度和观测到的NO2柱浓度确定每个格点的敏感性诊断阈值;所述敏感性诊断阈值为全球时空尺度上动态变化的FNR阈值;基于敏感性诊断阈值对每个格点的O3生成敏感性进行诊断。本申请能够提高臭氧生成敏感性诊断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