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99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510952.4
申请日:2021-12-1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IPC: G01N5/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测量装置,涉及一种含水率测量装置。筒体外壳顶部盖装筒盖,底部设置底板,内壁中间设置定位环,定位环上固定三个压力单元支撑承料碗,压力单元的轴线方向指向承料碗的球心,压力单元包括悬浮的压力传感器及对承料碗进行支撑的万向球,压力传感器测量承料碗的分力,承料碗底部中心设置配重坠,环绕配重坠固定电热组件,底板上表面固定三个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测量压力传感器的轴线与重力g之间的夹角,控制模块安装在筒体外壳外壁上,配置有电池并能够控制是否供电,编写有质量计算公式并能够进行数值显示。能够防风并自适应重力方向,保证野外复杂环境的测量精度,为野外测量作业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0952.4
申请日:2021-12-1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IPC: G01N5/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测量装置,涉及一种含水率测量装置。筒体外壳顶部盖装筒盖,底部设置底板,内壁中间设置定位环,定位环上固定三个压力单元支撑承料碗,压力单元的轴线方向指向承料碗的球心,压力单元包括悬浮的压力传感器及对承料碗进行支撑的万向球,压力传感器测量承料碗的分力,承料碗底部中心设置配重坠,环绕配重坠固定电热组件,底板上表面固定三个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测量压力传感器的轴线与重力g之间的夹角,控制模块安装在筒体外壳外壁上,配置有电池并能够控制是否供电,编写有质量计算公式并能够进行数值显示。能够防风并自适应重力方向,保证野外复杂环境的测量精度,为野外测量作业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1612643.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种分布和生产力耦合的工业用材林生产力预测方法,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工业用材林适宜性进行模拟,并将预测的环境适宜性和工业用材林生产力数值建立耦合关系,得出环境适宜度‑生产力转换方程。然后再进行未来多种不同强度气候变化场景下的适生区模拟,将得到的全球环境适宜度图层通过生产力‑环境适宜度之间的转换方程进行进一步栅格计算。最终得到工业用材林在全球的适生区和生产潜力。本发明物种分布模型结合了发表的地面调查生物量数据对未来森林生产力进行预测,不仅实现了全球尺度的高精度模拟,也能结合未来气候变化的特点进行大尺度上的未来生物量分布模拟,对工业用材林造林区域选择和未来生产力保持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612643.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种分布和生产力耦合的工业用材林生产力预测方法,采用最大熵模型对工业用材林适宜性进行模拟,并将预测的环境适宜性和工业用材林生产力数值建立耦合关系,得出环境适宜度‑生产力转换方程。然后再进行未来多种不同强度气候变化场景下的适生区模拟,将得到的全球环境适宜度图层通过生产力‑环境适宜度之间的转换方程进行进一步栅格计算。最终得到工业用材林在全球的适生区和生产潜力。本发明物种分布模型结合了发表的地面调查生物量数据对未来森林生产力进行预测,不仅实现了全球尺度的高精度模拟,也能结合未来气候变化的特点进行大尺度上的未来生物量分布模拟,对工业用材林造林区域选择和未来生产力保持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12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7024.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 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瑞特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谭宝 , 彭松 , 李崇贵 , 王吉斌 , 张仙爱 , 于宝义 , 李宏韬 , 谭靖 , 陈铮 , 闵志强 , 韩宇 , 南科 , 饶日光 , 阮林佳 , 张凯 , 吴信社 , 刘倩叶 , 马振华 , 王志宏 , 刘友林
IPC: G06Q10/10 , G06Q50/02 , G06K9/00 , G06K9/34 , G06F3/04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资源督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收集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加工后做入库和发布处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填写注册信息,管理人员根据注册信息授权用户获得对应的权限;移动终端对不同权限的用户进行管理并分配任务,用户根据对应的权限访问或下载任务;根据已分配的任务进行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后,将成果按照是否涉密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更新上报,最终在汇总审查后进行移交督办和其它管理服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对于涉及坐标信息保密的前后期判读影像数据,通过批量处理形成标准化数据,再利用缓冲技术、栅格裁切、批量化处理进行脱密,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12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0937024.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 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瑞特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谭宝 , 彭松 , 李崇贵 , 王吉斌 , 张仙爱 , 于宝义 , 李宏韬 , 谭靖 , 陈铮 , 闵志强 , 韩宇 , 南科 , 饶日光 , 阮林佳 , 张凯 , 吴信社 , 刘倩叶 , 马振华 , 王志宏 , 刘友林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资源督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收集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加工后做入库和发布处理;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填写注册信息,管理人员根据注册信息授权用户获得对应的权限;移动终端对不同权限的用户进行管理并分配任务,用户根据对应的权限访问或下载任务;根据已分配的任务进行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后,将成果按照是否涉密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更新上报,最终在汇总审查后进行移交督办和其它管理服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对于涉及坐标信息保密的前后期判读影像数据,通过批量处理形成标准化数据,再利用缓冲技术、栅格裁切、批量化处理进行脱密,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213008733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649434.1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 西安通飞晟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操控的林业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摄像头控制盒,所述摄像头控制盒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控制盒远离安装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所述摄像头控制盒内设有与信号接收器相连接的控制器,电源、存储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摄像头控制盒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由微电机驱动的可转动的摄像头,可转动的摄像头经控制器与存储器相连接,控制器与微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转动,从而增强了林业巡检无人机的适应性和巡检范围,提升了林业巡检无人机的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008796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1649597.X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 西安通飞晟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林业图斑监测的无人机,包括安装板和无人机本体,所述安装板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有传动杆,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传动杆对应的滑口,所述传动杆的下端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一端贯穿滑腔的内底部并向外延伸,所述承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摄像头左右来回移动,以及高度、角度的自由调节,从而实现多范围的图斑监测,提升林业图斑的图像拍摄范围、质量和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3724530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1649605.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 西安通飞晟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林业火灾防控的灭火弹抛投无人机,包括底座、安装座和无人机本体,所述安装座与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与安装座之间通过减震缓冲机构相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灭火弹抛投机构的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减震缓冲机构的设置,使灭火弹抛投无人机的起降更加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减缓了灭火弹抛投时后坐力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提升了无人机灭火弹抛投的准确性和操控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