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3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33118.4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软米水稻新品种选育的分子鉴定方法,涉及农业生物育种技术领域。该加速软米水稻新品种选育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取水稻叶片的基因组DNA;步骤二:设计并合成针对Wx基因区段的特异性的引物;步骤三:利用PCR扩增技术对水稻叶片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步骤四:PCR扩增完成后用ARAYA进行反应体系荧光信号扫描,然后用INTELLICS进行数据分析和基因型分型;步骤五: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直连淀粉含量为9‑13%的水稻种质。本发明提高了软米水稻新品种选育的效率,缩短了育种周期,降低了育种成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在水稻生长的早期阶段就对目标性状进行筛选,从而避免了传统育种方法中需要多代筛选的繁琐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47275.6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G01N33/6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白斑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与玉米白斑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所述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多年多点实验,在玉米2号染色体上共同定位到SNP:2‑212792117及其下游基因Zm00001eb107230,该SNP在多个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被定位到,可解释了20.39%的表型变异,其关联的候选功能基因主要编码Remorin家族蛋白,已被证实与玉米抗性有关,可作为玉米白斑病抗性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47232.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G01N33/6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4号染色体上白斑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及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与玉米白斑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基因为Zm00001eb168510基因和/或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Zm00001eb168510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多年多点实验,在玉米4号染色体上共同定位到白斑病抗性QTL qMWS4‑4区间与抗性SNP:4‑14146725及其关联基因Zm00001eb168510,该SNP位点通过QTL连锁分析、GWAS关联分析均可在不同环境下定位到,可解释15.14%的表型变异;其关联的候选功能基因主要编码半胱氨酸蛋白酶超家族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大家族中含有去泛素化酶,在植物发育和逆境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3935.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8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Zm00001d028188基因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所述Zm00001d028188基因能够应用于调控玉米籽粒百粒重,并且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且Zm00001d028188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且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挖掘与玉米籽粒百粒重关联的功能基因Zm00001d028188,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调控玉米籽粒百粒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3934.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8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Zm00001eb378820基因在调控玉米籽粒百粒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涉及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以骨干玉米自交系Ye107为父本,与3个优良自交系(D39、R‑2‑1‑1和YML1218)杂交,构建了一个百粒重差异显著的多亲本群体,通过测定多个环境下的百粒重表型数据,并结合高密度SNP标记、GWAS分析和QTL定位,定位到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SNP_27712538是显著关联位点,挖掘到与玉米百粒重调控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Zm00001eb378820。本发明为玉米百粒重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为高产量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关键靶点,从而显著提升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1408.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一个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ym112、InDel分子标记及应用。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ym112,其CDS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开发的功能分子标记Yrym112‑InDel,包括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和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根据扩增条带大小可以将含有Yrym112基因的材料区分为抗病基因型和感病基因型。促进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ym112的利用,分子标记用于鉴定或选育小麦抗条锈病种质资源,或小麦基因Yr5分型以及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小麦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1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225205.5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应用。引物为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SSR标记2B‑TPSGMS和6B染色体上SSR标记6B‑TPSGMS,利用本发明中的2个SSR引物,进行小麦雄性核不育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够成倍提高小麦雄性核不育系选育效率;另外,本发明的两个标记经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验证,确实与小麦雄性核不育系的不育基因紧密连锁,有助于育种者理解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不育性的遗传规律,为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8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0049.5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基质配方,按体积百分比计原料包括:甘蔗渣20%,糖泥10%,咖啡渣30%,黄土30%,煤渣10%,还包含有每盘10g尿素成分。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在保证基质养分的同时,利用腐熟的甘蔗渣、咖啡渣、糖泥制作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能够吸收和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减少土壤的蒸发和水分流失,从而保持土壤的湿度和肥力。同时对糖厂、咖啡加工后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环保节能,增加产品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569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67304.3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工厂化育秧出苗整齐度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秧苗培育技术领域,通过传送带传送秧盘,通过第一个落土口进行基层土壤的填充,通过第一个扫平部扫平土壤,给种子提供等高的播种土面,在空管的转动下,能均匀的将种子从漏孔漏出,并播撒在秧盘内,再次经过第二个落土口,进行覆盖土层的填充,通过第二个扫平部扫平土壤,其中两个扫平部中,扫平辊的高度不同,前位的扫平辊底部高度低于后位的扫平辊底部高度,以实现基层土壤的扫平以及覆盖土壤的扫平;通过此装置,能在短距离传送带内实现秧盘的土壤填充和播种,节省工作空间,能得到种子高度统一的秧盘,可以缩短育苗时间、提升水稻种子发芽率与出苗后水稻秧苗长势与齐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25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5847.7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量元素纳米肥料提高小麦耐旱性和产量的方法,使用不同微量元素纳米肥料单独和组合施用,在小麦干旱发生后,作为叶面肥喷施在小麦叶部。通过分析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单独和联合施用硅、铁和锌微量元素纳米肥料对小麦形态与生理、氧化应激指标、抗氧化酶活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独或联合施用硅、铁和锌微量元素纳米肥料后小麦的生长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抗氧化酶活性、产量与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各种组合中,铁和锌微量元素纳米肥料联合施用在减轻小麦干旱胁迫的负面影响方面显示出最佳效果,表明通过微量元素纳米肥料联合施用可以提高小麦耐旱性和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