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场风机安装作业工程船及其作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27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1911009281.6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场风机安装作业工程船及其作业方法,包括双舷侧结构的主船体,其顶部焊装主甲板,主甲板上安装履带吊,履带吊将主甲板划分为部件存放区和叶轮组装区,叶轮组装区安装主吊机,主吊机位于主甲板的右侧侧舷上,位于主吊机前方的该侧舷上还安装有象腿工装;位于主甲板另一侧舷处的主船体内设置有与主吊机相平衡的压载舱;使用时,履带吊与副吊配合将轮毂倒扣至象腿工装上,然后主吊机配合履带吊将三个叶片依次吊装至该轮毂上组装成叶轮,最后主吊机配合履带吊将叶轮整体吊起至海上的叶轮组件处完成安装。本发明的工程船布局合理,承载能力大、作业空间大、能够满足并适用于安全、高效、自由的海上作业。

    复杂载荷作用下超大型浮体结构极限强度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79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716486.1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载荷作用下超大型浮体结构极限强度的分析方法,包括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单元划分,求解一阶模态下各单元节点位移,将最大幅值的节点位移与超大型浮体结构初始变形比较得到系数,系数与各单元节点位移相乘获得新的节点位移作为强度分析的输入;输入还包括预应力、边界条件以及由复杂载荷产生的位移;基于非线性瞬态动力分析方法,获得超大型浮体结构的失效模式、载荷、应力分布情况和结构能量耗散情况,调整由复杂载荷产生的位移获得多个载荷,进而获得极限载荷值。本发明方法方便,分析便利,使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复杂载荷作用下海洋工程结构强度校核中,为初步、详细设计及结构优化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56)对比文件李良碧;张静怡;李嘉宾;顾海英;汤明刚.不同构型的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水动力分析和波浪载荷预报.海洋技术学报.2018,(第03期),全文.顾海英;封加权;汤明刚;李嘉宾;张静怡;罗广恩;董佳欢;李良碧.超大型浮体横撑结构极限强度分析.船舶力学.2018,(第07期),全文.赵南;顾学康;祁恩荣;李生鹏;汤明刚.复杂载荷作用下连接器基座加强区结构极限强度研究.船舶力学.2018,(第07期),全文.赵南;顾学康;李生鹏;李政杰;汤明刚;祁恩荣.联合载荷作用下撑杆结构极限强度研究.船舶力学.2019,(第04期),全文.李良碧;李嘉宾;董佳欢;贾倩倩;顾海英;汤明刚;罗广恩.超大型海上浮式结构物连接器基座强度分析.船舶力学.2019,(第04期),全文.汪雪良;赵南;丁军;胡嘉骏.VLCC在波浪中弹性响应的理论与模型试验研究.船舶力学.2016,(第Z1期),全文.李良碧;曹剑锋;顾海英;杨鹏;罗广恩.基于直接计算方法的海上超大型浮式结构物单模块强度分析.船舶工程.2015,(第11期),全文.李良碧;董佳欢;罗广恩;顾海英;杨鹏.超大型浮体单模块在典型波浪载荷下的强度分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第02期),全文.曹剑锋;李良碧;顾海英;杨鹏;罗广恩.基于Ansys/AQWA的极大型浮式结构总体强度分析.舰船科学技术.2015,(第09期),全文.张婧;施兴华;顾学康.具有初始缺陷的船体加筋板结构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极限强度研究.中国造船.2013,(第01期),全文.赵南;顾学康.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研究综述.舰船科学技术.2015,(第11期),全文.王西召;顾学康;汤明刚;张现峰.超大型浮体目标可靠度及极限强度可靠性研究.舰船科学技术.2018,(第21期),全文.

    一种岩棉四辊离心机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及喷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6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710201904.4

    申请日:2017-03-30

    Inventor: 郑剑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棉四辊离心机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包括中心喷头和主轴,主轴转动连接在主轴支撑部件内,主轴内通过中心胶管分成冷却水通道和胶水通道,冷却通道与固定在主轴外侧的离心辊连通,胶水通道与主轴下方固定的中心喷胶帽连通,中心喷头设置在主轴上方,中心喷头包括尾座,尾座下端从内到外依次固定内管、中套管和外套管,内管下端连接内喷头,中套管和外套管下端连接外喷头,外喷头上开设一圈喷水孔,所述尾座上开设胶水进口和压缩空气进口,外套管外侧连接冷却水进口,岩棉四辊离心机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及喷胶方法减少胶水的颗粒度,胶水雾化更充分,提高了岩棉制品的合格率,减少了胶水的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基于复数空间虚拟阻抗封闭曲面的声弹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007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707480.8

    申请日:2019-08-01

    Inventor: 邹明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数空间虚拟阻抗封闭曲面的声弹性计算方法,涉及船舶三维声弹性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处于海洋水声信道环境中的浮体内部的虚拟流场中引入虚拟阻抗封闭曲面并构建声场的边界积分方程组,对外声场的边界积分方程引入变形因子和虚数因子得到新的方程,本申请实际是在复数空间内构建虚拟阻抗封闭曲面,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加虚拟内流场的阻尼损耗,实现理想的不规则频率消除效果,从而消除海洋水声信道环境中声弹性计算遇到的不规则频率问题,同时又使得在计算外声场的边界积分方程中不含有Green函数的偏导数项,能够保留简单源方法实现海洋水声信道环境中三维弹性浮体流固耦合振动、声辐射与声传播集成计算的天然优势。

    一种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多耦合式水下能源补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7782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540402.3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多耦合式水下能源补给系统,包括设置于海底且利用海底洋流能产出电能的海底洋流能发电模块、用于储存电能的水下蓄电模块、用于制造氢气、氧气的水下制氢/制氧模块、用于氢气补给的水下氢气储存加注模块、用于氧气补给的水下氧气储存加注模块、及用于实现多种充电方式的水下有线/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海底洋流能发电模块通过光电复合海缆连接水下蓄电模块。本发明为使用氢燃料电池或蓄电池为动力的移动式水下运载器提供了就近在水下完成氢气、氧气的能源补给,解决了水下运载器在能源耗尽时,需要长途行驶至固定港口区域浮出海面返回岸基等水上保障平台补充能源的问题。

    三维声弹性广义水动力系数的高效并行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635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1088452.9

    申请日:2019-11-08

    Inventor: 邹明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声弹性广义水动力系数的高效并行算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有限元软件得到船舶干模态的振型位移矩阵;将频率总数和总进程数分别分至各个频率分组中;对各频率分组内的各个频率得到Green函数矩阵及其偏导数矩阵;针对单个频率构建湿面元源强矩阵方程,对该方程中Green函数偏导数矩阵和振型位移法向分量矩阵进行二维并行划分,计算得湿面元源强矩阵;计算广义水动力系数中干模态附连水质量和附连水阻尼。本发明针对船舶三维声弹性分析方法,将频率总数分至各频率分组中并行计算,并对Green函数偏导数矩阵和振型位移法向分量矩阵进行二维并行划分,有效解决了计算量大的瓶颈问题,大大提升了船舶三维声弹性分析方法的大规模工程计算适用性。

    典型浅海水声环境中的船舶三维声弹性模型的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07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471034.7

    申请日:2018-05-17

    Inventor: 邹明松 刘树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浅海水声环境中的船舶三维声弹性模型的验证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船舶三维声弹性计算方法设计典型水下航行器结构模型;制作典型水下航行器结构模型对应的实物,对实物进行干模态测试,得到实物的干模态测试结果;选取试验海域和试验时间;在试验海域和试验时间,对典型水下航行器结构模型对应的实物进行激振试验,获取实物在振动时与实物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处的声压信号;解决了船舶三维声弹性计算方法构建出的数值模型,缺乏相对应的试验验证方法的问题;达到了为采用船舶三维声弹性计算方法构建出的数值模型提供整体性的试验方案,有效地验证船舶三维声弹性计算方法计算出的模型的效果。

    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361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520386.1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载人潜器外场试验用保障箱及其试验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成长方体结构,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部分成左侧设备区和右侧人员区,在左侧设备区的箱体侧壁上安装有对开门,在左侧设备区内部布置有充电机、空压机、液压加油机、多个氧气瓶和倒氧泵,在左侧设备区内布置的设备均采用机械紧固方式与箱体的底板或者内壁连接,左侧设备区处的箱体外壁安装空调外机;右侧人员区内部布置有多个凳子、单人床和一个工作台,右侧人员区处的箱体的前端内壁面上安装空调内机,空调内机一旁的壁面上安装有窗户,右侧人员区处的箱体的前端壁面上还安装有单开门。较好地实现了保障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具有较高的工程化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