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438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458598.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市道路深层地下空洞成像及塌陷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感应光纤一、二,DAS主机、DSS主机、分析监控台和显示终端;方法:DAS主机接收感应光纤一回传的后向瑞利散射光信号,采集沿光纤线路的振动信号,进行道路下方地质的横波速度结构反演成像,判断地下空洞、空穴地质情况,当检测到的空洞尺寸高于阈值时,发送报警信号;同时建立横波速度与地应力之间的关系,利用波速场反演深层地下应力场。DSS主机接收感应光纤二回传的后向布里渊散射光信号,获取光纤沿线应变量,推算出路面面层土体的实际位移量,评估道路健康状态。本发明结合对地下异常空洞的探测、地下深层应力以及地表位移的监测,保障了城市道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142624.X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成都畅达通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先建立掌子面坐标、锤击点坐标和传感器坐标体系,用于后期建立隧道模型以及波速的计算,然后将测量的波形文件导入分析软件,按照波形文件顺序调出波形文件,在波形上初至拾取,并在每一个波形上第一个起跳波的波峰或波谷画上竖线,完成初始波设置后生成波速分布图,进行波场分离和滤波,剔除设定频率以外的频率,通过算法计算隧道前方介质异常的区域,用二维图形模式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8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95152.1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浅层地震勘探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浅层地震勘探设备,包括:底座与设于底座顶部的顶板,底座与顶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底座上开设有勘探口;牵引部件收卷第一牵引绳以向上运动勘探架至预设位置时,牵引部件能够释放第一牵引绳,勘探架失力,配合勘探架上配重块的重量,勘探架与配重块能够快速的朝地面行进,以对地面产生较大的力,对地表进行锤击,实现勘探的效果,同时,设置的第一牵引绳长度固定,牵引部件收卷第一牵引绳的长度固定,以保证勘探架每次向上运动的距离固定,可以保证勘探架锤击地表的力一致与每次锤击的频率也相同,可对地表提供稳定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77676.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四川金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多波多分量的公路隧道仰拱检测方法,方法包括:设置锤击点、观测线和检波点,激发震源,采集三分量地震波信号;对波形数据进行质量控制;计算直达波速度;通过带通滤波滤除面波和高频噪声;对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进行补偿;通过FK滤波在频率‑波数域中滤除沿隧道走向方向的反射波场;通过极化滤波将X、Y、Z三分量数据转换为P波、Sv波和Sh波的纵横波数据;通过共中心点叠加将不同偏移距采集的共中心点地震数据依次组合变为共接收点数据;分别对P波、Sv波和Sh波进行柯希霍夫偏移成像,分别得到三个偏移剖面图像。本发明将二维多波多分量地震方法应用到隧道仰拱检测,可对隧道仰拱进行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3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58598.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市道路深层地下空洞成像及塌陷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感应光纤一、二,DAS主机、DSS主机、分析监控台和显示终端;方法:DAS主机接收感应光纤一回传的后向瑞利散射光信号,采集沿光纤线路的振动信号,进行道路下方地质的横波速度结构反演成像,判断地下空洞、空穴地质情况,当检测到的空洞尺寸高于阈值时,发送报警信号;同时建立横波速度与地应力之间的关系,利用波速场反演深层地下应力场。DSS主机接收感应光纤二回传的后向布里渊散射光信号,获取光纤沿线应变量,推算出路面面层土体的实际位移量,评估道路健康状态。本发明结合对地下异常空洞的探测、地下深层应力以及地表位移的监测,保障了城市道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426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2784.X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地球物理勘探用人工震源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部的配重块,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配重调节组件,所述配重调节组件包括更换板、支撑条、齿条、固定板、转动杆、同步轮一、同步带一、齿轮一,收放杆、绳索和连接板,从而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将配重块进行更换,使得能够针对不同的岩层进行调节重力块,使得在不同岩层区域能够进行适配调节,大大地增加了装置的适配性,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根据不同岩层对重力块进行的调节,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更换,使此装置更加便捷,更好地提高装置的使用需求,为安装提供便捷性,提高更换的工作效率,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6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91507.5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勘探装置及其勘探方法,包括:车体,车体的货厢尾端铰接有电磁加速式落锤振动组件一侧的底端,电磁加速式落锤振动组件侧壁连接有液压翻倒部的一端,液压翻倒部的另一端安装在车体的货厢内,液压翻倒部用于将电磁加速式落锤振动组件倒放至车体的货厢内;车体中部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液压撑脚。本装置使用液压翻倒部将电磁加速式落锤振动组件横放至车体的货厢内,通过将电磁加速式落锤振动组件倒放至车体的货厢内,既可以满足电磁加速式落锤振动组件的高度,也可以方便通过具有限高的道路,同时车体可以基于普通货车直接改造,方便城区内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66996.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地震仪的震源驾驶导航装置及其导航方法,属于地震勘探设备领域,包括重锤车、重锤机构以及节点地震仪,重锤车上还设置有导航机构;导航机构包括:双目视觉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双目相机采集相邻两幅节点地震仪图像;GPS定位模块,用于同步双目视觉采集模块和重锤车的初始时间;电源管理模块;微控制器,用于基于视差原理推算节点地震仪的距离。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节点地震仪的震源驾驶导航装置及其导航方法,利用双目视觉采集模块采集测线上相邻两个节点地震仪的距离信息,调整导航方向,使得重锤机构驱动的激发点到测线距离始终保持相等,提高了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6996.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地震仪的震源驾驶导航装置及其导航方法,属于地震勘探设备领域,包括重锤车、重锤机构以及节点地震仪,重锤车上还设置有导航机构;导航机构包括:双目视觉采集模块,用于利用双目相机采集相邻两幅节点地震仪图像;GPS定位模块,用于同步双目视觉采集模块和重锤车的初始时间;电源管理模块;微控制器,用于基于视差原理推算节点地震仪的距离。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节点地震仪的震源驾驶导航装置及其导航方法,利用双目视觉采集模块采集测线上相邻两个节点地震仪的距离信息,调整导航方向,使得重锤机构驱动的激发点到测线距离始终保持相等,提高了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0323316.4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道多模式瑞利波地下探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人工锤击震源、多分量检波器、采集站主机、电脑以及若干数据传输线;方法为基于该系统采集分析和处理多模式瑞利波信号进行地下结构探测:首先利用垂向和水平向信号分析瑞利波不同模式的质点振动轨迹特征及其相位角曲线斜率差异,并据此对基阶模式和第一高阶模式瑞利波信号进行分离,进而在两个模式互不干扰的情况下提取基阶和第一高阶频散曲线,最后联合反演多模式频散曲线获得地层结构,实现对地下介质的探测。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方法利用两道多分量检波器采集瑞利波信号并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减少了采集设备,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提高了瑞利波探测的精度和准确性。(56)对比文件罗银河;夏江海;刘江平;刘庆生《.基阶与高阶瑞利波联合反演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08,第51卷(第01期),第242-249页.刘庆华;鲁来玉;王凯明《.主动源和被动源面波浅勘方法综述》《.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第30卷(第06期),第2906-2922页.李欣欣等《.利用改进的F-K变换法提取瑞雷波的频散曲线》《.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第32卷(第01期),第191-197页.Hu Ze’an等《.Dispersion features oftransmitted channel waves and inversionof coal seam thickness》《.ActaGeophysica》.2018,第6卷(第5期),第1001-1009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