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型磁共振仪的匀场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778119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0938872.7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小型磁共振仪的匀场电源系统,包括:上位机、MCU控制平台、多通道DAC电压驱动器、多通道匀场电流驱动器、线性稳压电源、匀场线圈、电流检测模块;MCU控制平台、电流检测模块与上位机连接,MCU控制平台与多通道DAC电压驱动器连接,多通道DAC电压驱动器与多通道匀场电流驱动器连接,多通道匀场电流驱动器与匀场线圈连接,匀场线圈与电流检测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数字可控的方式驱动匀场线圈产生电磁场进行不均匀磁场的抵消和补偿;多通道可拓展、小型化设计使该电源系统更便于嵌入到磁共振系统中;适用于各种小型磁共振仪器匀场应用,保障匀场电流的高精度、高稳定输出,实现对磁场强度精细化调控。

    一种电磁脉冲波产生装置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5678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329197.3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徐瑞宏

    Inventor: 徐瑞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脉冲波产生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电筒及第二导电筒,所述第一导电筒及第二导电筒均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导电筒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导电筒的直径,所述第一导电筒重叠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筒内,所述第一导电筒与所述第二导电筒之间设有中间体,所述第一导电筒与所述第二导电筒缺口底部的斜对角分别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及第二导电电极,通过在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之间使其间隙放电,进而产生电磁脉冲波。上述的一种电磁脉冲波产生装置,通过重叠设置的第一导电筒及第二导电筒以实现单一元件产生LC共振,并且通过调节第一导电筒及第二导电筒之间的重叠间距以改变其共振频率,提高了便利性及实用性。

    磁共振装置中对高频干扰信号的抑制

    公开(公告)号:CN214473888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019491.8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共振装置(1),其具有用于产生B0极化场的磁体单元(2)。磁体单元(2)包围至少一个电气部件(22‑26)并且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包围检查对象(4)。此外,磁共振装置(1)还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电气部件(22‑26)的控制设备(6)、将控制设备(6)与至少一个电气部件(22‑26)耦合的至少一个馈送线(9)和至少一个外罩波陷波器设备(41‑62),其安装在磁体单元(2)外部的至少一个馈送线(9)上。

    一种新型磁共振静态磁场匀场阵列线圈

    公开(公告)号:CN214473885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341472.9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磁共振静态磁场匀场阵列线圈,涉及磁共振的领域,其包括线圈本体,线圈本体上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扼流电感,线圈本体的两端设置有输出线,输出线远离线圈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远离输出线的一端还连接有与电源连接的输入线。本申请具有提高阵列规模和空间分布密度,来提升匀场可实现的最大空间阶数。射频电磁波无法在匀场线圈导线环路中产生有效的感应电流,因而与磁共振成像用射频线圈良好隔离,彼此最小化干扰的效果。

    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低温容器及磁共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280906U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821975558.1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低温容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筒体与封头的部件薄,加工比较困难,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低温容器,包括内筒;外筒,外筒套设在内筒外;封头,封头设置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封头连接内筒和外筒,内筒与封头两者之间,一者轴向的端面与另一者径向侧壁相贴靠;外筒与封头两者之间,一者轴向的端面与另一者径向侧壁相贴靠;相互连接的两者之间,至少一者在连接部位处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填充材料连接上述两者,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这种焊接接头结构简单,施焊容易,容易加工,加工成本低,封头和筒体边沿形成紧密连接,同时保证其结构强度和传热性能。

    极低温容器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49183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067743.7

    申请日:2012-02-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超导磁铁的保冷性能良好的容器支承构造的极低温容器。是具备真空容器(2)、辐射屏蔽部(3)、氦容器(4)、及将这些容器连结支承的支承体(6)的极低温容器(1)。辐射屏蔽部(3)的端板(14)中的与第1连结件(18)对置的部分被切口,在该部分上形成矩形的切口开口部(14a)(切口窗)。并且,在该切口开口部(14a)的端部上固定着矩形的热屏蔽板(24、25),以使其从辐射屏蔽部(3)内将第1连结件(18)隔离。此外,在第1连结件(18)的内侧(容器内方侧)配置有矩形的热屏蔽板(26)。由热屏蔽板(24、25、及26)形成截面“コ”字形状的槽形的热屏蔽板。

    圆筒形常导动物磁体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6001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480348.6

    申请日:2020-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形常导动物磁体,属于磁共振领域。为解决现有针对动物的磁体不多且大多价格昂贵,耗电量大,不适用于大部分宠物医院的问题,设计本实用新型包括磁体框架和电磁线圈结构,所述电磁线圈结构包括嵌于磁体框架内中部的主电磁线圈、嵌于磁体框架内左侧的辅助电磁线圈B和嵌于磁体框架内右侧的辅助电磁线圈A,磁体框架、主电磁线圈、辅助电磁线圈A和辅助电磁线圈B均为圆筒状。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圆筒形常导动物磁体结构耗电量小、成本低且磁场强度和成像区域磁能积高,能有效对动物进行磁共振检查。

    减小涡流对梯度线圈影响的磁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077715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206623.8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涡流对梯度线圈影响的磁体结构,包括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向缝隙和轴向缝隙中的至少一种。较佳地,环向缝隙为环向切缝。距离侧壁的顶部或底部0.5m。长度为圆柱形筒体的横截面的外周长度的八分之一。数目为多条,沿圆柱形筒体的其中一个横截面的外周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轴向缝隙为轴向切缝。距离侧壁的顶部或底部0.5m。长度为300mm~500mm。数目为多条,沿圆柱形筒体的其中一个横截面的外周方向等距离间隔设置。圆柱形筒体是50K圆柱形筒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涡流对梯度线圈的影响,从而提高图像质量,为准确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设备的磁体

    公开(公告)号:CN208061757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721930502.X

    申请日:2017-12-31

    Inventor: 李鹏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核磁共振设备的磁体,包括筒体和磁钢圈,筒体的内周沿筒体延伸方向依次固定设有多圈磁钢圈,每圈磁钢圈是由一个磁路方向为顺时针的半环形磁钢组和一个逆时针的半环形磁钢组对称拼接成的环形磁钢,并且中部形成中部通孔,且半环形磁钢组包括多个形状相同的扇形磁块,相邻扇形磁块的磁路方向呈间隔一定角度偏转,每圈磁钢圈的磁场强度均能通过外接充磁机调整相应圈上的磁钢强度。该核磁共振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设定特定的磁场强度,实现对身体局部的检查操作,且用事前调整好磁钢的磁场强度代替持续对电磁线圈充电,保持了装置磁场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查精度,同时节省了用电强度,同时节省了核磁检查的时间。

    常导型磁共振磁体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00085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20036067.X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导型磁共振磁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内侧设置有磁体线圈装置,所述立柱、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围成C型结构;所述磁体线圈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和梯度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套设在收集传导磁场的极芯上,所述极芯包括上极芯和下极芯,所述上极芯和所述下极芯上对称设置有极头,所述极头与所述梯度线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常导型磁共振磁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磁体体积大、重量重的缺陷或不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