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574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9147.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G21B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8 , G21B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液态金属自由表面稳定流动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平板基底,在所述平板基底上列阵布置槽道装置,所述槽道装置包括供上部液态金属流动的若干毛细槽道,所述槽道装置的固壁厚度适应于聚变堆中面向等离子体部件的任意位置。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增大液态金属与壁面的接触面积,使黏附力增大,而且毛细槽道结构会产生额外的表面张力,这就大大削减了润湿阻力和电磁力的作用,使液态金属自由表面流动更加稳定;且该结构既可实现面向等离子体部件液态金属的静止状态,也可实现液态金属的流动状态,处于静止状态可达到防止MHD效应影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97687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09591.5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G21B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8 , G21B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未来聚变堆的靴形偏滤器,包括有内靶板、DOME靶板、外靶板、高场侧挡板和低场侧挡板,靴形偏滤器基于一种双X位形条件,外靶板包括有左靶板、右靶板和底部靶板,构成一个底部完全封闭的气体室,右靶板设置有杂质气体注入口,左靶板和右靶板的上部各设置有一个抽气口,内靶板为倾斜放置,并与所述DOME靶板之间设置有一个抽气口,高场侧挡板和低场侧挡板皆与双X位形的最外闭合磁面保持一定距离。本发明结构紧凑,能有效降低靶板热负荷,具有较强的粒子排除与杂质屏蔽能力,不需要在纵场线圈里面布置极向场线圈,拥有很好的综合性能,有较好的聚变堆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47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409001.1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聚变产物综合防护装置,属于核反应堆装置领域,该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设有聚变靶心及其外围的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聚变靶心向外至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之间,依次设置的内气体氛围层、金属保护罩、外气体氛围层和第一壁防护层,所述内气体氛围层由填充于聚变靶心和所述金属防护罩之间的内层保护气体构成,所述外气体氛围层由填充于所述金属防护罩和第一壁防护层之间的外层保护气体构成,所述第一壁防护层设于所述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内壁表面。本发明是一种用于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既能吸收并防护聚变X射线、离子与碎片,又不影响聚变中子传输,同时有利于聚变反应剩余氘氚燃料回收的防护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63759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50310.2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托卡马克能量有限公司
IPC: G21B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B1/057 , G21B1/05 , H05H1/12 , Y02E30/122 , Y02E30/126 , Y02E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向场线圈,其用于在核聚变反应堆中产生环向磁场,核聚变反应堆包括环向等离子体腔室,环向等离子体腔室具有中心柱,环向场线圈包括穿过中心柱并且绕等离子体腔室外侧的多个绕组。每个绕组包括电缆,电缆包括多个堆叠的HTS带材,每个HTS带材包括一层或多层高温超导体材料。HTS带材被布置成使得当电缆穿过中心柱时,每个HTS带材的面平行于环向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1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89127.6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21B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8 , G21B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磁约束聚变反应堆的双层流液态第一壁包层,其结构包括真空室,真空室顶部液态金属喷入管,带有螺旋绝缘流道结构的外包层背壁,内包层背壁,底部液态金属排出结构。本发明针对液态第一壁在聚变堆中应用所面临的MHD效应、薄化效应等问题,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对于内包层,入口喷管从真空室顶部沿内包层背壁向下喷入液态金属。对于外包层,将液态金属沿真空室环向喷入,液态金属依靠自身惯性产生的离心力紧贴外包层背壁向下流动,并淹没设置在在外包层背壁上的绝缘螺旋流道,从而形成绝缘流道内的环向流动与流道外部的自由表面流。液态金属最终流入底部液态金属排出结构,用于热量传递、氚提取、再循环,可有效减小MHD效应、薄化效应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5731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08853.9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薄壁聚变靶室,属于核反应堆装置领域,包括由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围成的靶室,所述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内壁表面设有耐热烧蚀防护层,所述靶室为球形壳体结构,其上端设有换料(靶)通道开口,下端设有废物移出通道开口;将该球形壳体结构以过换料通道开口中心、球形壳体结构球心和废物移出通道开口中心三点的若干面进行分割形成若干结构单元,所述靶室的球形壳体结构由该若干结构单元拼接构成,所述结构单元横截面呈弧形,且朝靶室内部凸起。本发明的靶室设计能够同时应对聚变反应产生的热力学冲击和力学冲击,并满足Z-FFR中子物理学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47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409001.1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聚变产物综合防护装置,属于核反应堆装置领域,该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设有聚变靶心及其外围的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聚变靶心向外至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之间,依次设置的内气体氛围层、金属保护罩、外气体氛围层和第一壁防护层,所述内气体氛围层由填充于聚变靶心和所述金属防护罩之间的内层保护气体构成,所述外气体氛围层由填充于所述金属防护罩和第一壁防护层之间的外层保护气体构成,所述第一壁防护层设于所述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内壁表面。本发明是一种用于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既能吸收并防护聚变X射线、离子与碎片,又不影响聚变中子传输,同时有利于聚变反应剩余氘氚燃料回收的防护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87106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46546.6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包层模块(TBM)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降低实验包层模块中的铁磁性材料引起的环向磁场波纹度的低环场波纹度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实验包层模块。实验包层模块的前端结构包括第一壁、氚增殖区、上下盖板和隔架的材料都采用RAFM钢(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作为结构材料;实验包层模块后板采用非铁磁性材料316LN材料作为主体结构材料;前端结构与后板之间的界面连接采用中间过渡层结构,该中间过渡层在工况温度为300~400℃时为镍合金,工况温度为400~500℃时为镍合金和316LN材料的复合材料层。本发明大幅降低了TBM模块对ITER环向场波纹度的影响;中间过渡层构件设计中采用镍合金作为中间过渡层解决了RAFM钢与316LN钢的异材连接问题,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983459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610168415.5
申请日:2006-12-04
Applicant: 普兰西欧洲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B1/13 , Y02E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核反应堆的第一壁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石墨材料的挡热板和铜或铜合金的冷却管。所述挡热板和冷却管之间设置有一管段,所述管段的至少某些区域通过含铜层与挡热板和冷却管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856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111534.2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22 , Y02E3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属锂涂层作为改善全超导托卡马克第一壁燃料再循环的方法,包括有锂化坩埚系统、波纹管传送系统,锂化坩埚系统包括有锂化坩埚、加热系统、测温系统,加热系统的加热装置为加热丝,通过射频放电辅助沉积或化学气象沉积的方法对磁约束装置真空室内第一壁表面涂覆10-20纳米金属锂涂层,以实现对第一壁材料的改性,满足聚变等离子体对第一壁低杂质污染、低再循环的苛刻要求。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壁表面实施锂涂层,可以快速、经济、有效的实现对等离子体性能的改善,以便满足不同等离子体物理试验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