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877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62615.6
申请日:2012-12-17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平冈牧 , 保罗·费奥里尼 , 本乔恩·范德卡斯蒂尔
IPC分类号: F03G7/00
CPC分类号: H01L41/193 , F03G7/005 , F16K31/005 , H01L41/042 , H01L41/09 , Y10T137/0318
摘要: 为了解决在层之间产生空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动器,包括:导电聚合物层31;环境温度熔盐层35;以及相对电极层34;其中,环境温度熔盐层35被插入在导电聚合物层31与相对电极层34之间,环境温度熔盐层35包括在其内侧的粘合层33;粘合层33的一个表面粘合到导电聚合物层31;并且粘合层33的另一表面粘合到相对电极层34。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08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33393.5
申请日:2012-05-04
申请人: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 波茨坦大学
IPC分类号: H01L41/083 , H01L41/193 , H01L41/45 , H01L41/09
CPC分类号: H01L41/083 , H01L41/0986 , H01L41/193 , H01L41/257 , H01L41/45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电转换器设备(2,2.1,2.2,2.3,2.4),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第一电极(6)与至少一个第二电极(8)之间的层复合体(4,4.1),其中层复合体(4,4.1)具有第一电活性层(10)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活性层(12),在第一电活性层(10)与第二电活性层(12)之间至少分段地存在驻极体材料(14,14.1),并且其中驻极体材料(14)具有可预先给定的电荷。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272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011220.X
申请日:2013-01-11
申请人: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CPC分类号: H01L27/20 , G01L1/16 , G01L9/08 , H01L29/78 , H01L41/0477 , H01L41/0533 , H01L41/1132 , H01L41/187 , H01L41/1876 , H01L41/193 , H01L41/22 , H01L41/29 , H01L41/31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管阵列,包括基底以及共用该基底的若干个晶体管单元,所述晶体管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的底电极和底电极连出线;所述底电极上的压电体,所述压电体为压电材料;所述压电体上的顶电极。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晶体管阵列的制备方法。所述晶体管阵列的晶体管单元是两端器件,晶体管单元的顶电极和底电极之间采用具有压电性质的压电体,通过加在晶体管单元上的应力应变对晶体管阵列器件中晶体管单元的载流子输运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或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03771336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27619.1
申请日:2014-01-21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B81C1/00
CPC分类号: H02N2/22 , H01L41/193 , H01L41/45 , H02N2/18 , H02N2/181 , H02N2/186 , Y10T29/42 , Y10T29/49124 , Y10T29/49153
摘要: 一种基于压电聚合物微结构阵列的俘能器制造方法,先在导电基材上制备压电聚合物微柱阵列,然后使用另一块平板电极作为上电极,与基材形成一对平行平板电极,并在电极间施加直流电压,当加热基材至压电聚合物的玻璃态转换温度以上时,受电场力诱导作用,微柱阵列重新流变直至接触上电极形成具有蘑菇状顶部的大深宽比微柱阵列,在电场诱导流变的过程中,压电聚合物微结构化的同时其内部分子沿电场方向取向,获得具有强压电效应的微型俘能器,本发明得到的压电聚合物微结构阵列连接上下电极直接形成最终需要的器件,不需要复杂的工艺控制,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07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7196.0
申请日:2012-08-02
申请人: 索尼公司
CPC分类号: H01L41/193 , G02B7/04 , G02B7/102 , G03B3/10 , G03B5/00 , G03B2205/0046 , G03B2205/0084 , H01L41/09
摘要: 本发明涉及能够抑制随周围环境的特性降低的驱动设备等。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聚合物致动器设备,所述聚合物致动器设备均是通过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构成的,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包含具有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的活化能的操作离子。即使在具有低湿度、高温度等的环境下仍能够抑制离子交换树脂中的离子导电性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0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18292.1
申请日:2013-06-04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H01L41/193 , H01L41/09
CPC分类号: H01L41/193 , B82Y30/00 , F03G7/005 , Y10S977/832
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低电压产生大的变位的变形材料、以及使用其的驱动器。本发明的变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的刺激响应性化合物和电子导电性物质,所述刺激响应性化合物为通过聚合性官能团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所述电子导电性物质在变形材料中优选为粒子状。另外,所述电子导电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nm以上10μm以下。另外,作为所述电子导电性物质优选包含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8241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80034388.1
申请日:2011-07-11
申请人: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CPC分类号: H01L41/193 , C08K9/04 , C08L6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聚合物和分散于该聚合物中的有机改性的层状硅酸盐的聚合物材料。在该聚合物材料中碱金属阳离子和/或碱土金属阳离子的总含量为≤1ppm。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所述聚合物材料作为驻极体材料的用途和涉及包含该聚合物材料的机电转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20186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80052070.6
申请日:2011-10-25
申请人: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H01L41/193 , H01L41/45
CPC分类号: H02N1/10 , H01L41/193 , H01L41/45 , Y10T156/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至少包含具有在其中形成中空空间(5)的聚合物层复合材料的机电转换器,其中所述聚合物层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个聚合物层基底元件(1),其包含具有软化温度TgA的载体层(1a)和与其大范围粘合的具有软化温度TgE的驻极体层(1b),其中TgA>TgE,和第二聚合物层元件(2),其中聚合物层基底元件(1)以其驻极体层(1b)至少部分与第二聚合物层元件(2)粘合,形成中空空间(5)。本发明还涉及机电转换器,例如压电转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312003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80002940.3
申请日:2012-02-09
申请人: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CPC分类号: H05K1/092 , H01B1/22 , H01L41/0477 , H01L41/0986 , H01L41/113 , H01L41/193 , H05K1/0393
摘要: 本发明的柔性导电材料具有弹性体和至少表面具有银的导电材。导电材通过与弹性体直接地或间接地化学结合而嵌入到弹性体的网眼结构。柔性导电材料在单轴方向上伸长10%时的体积电阻率为1×10-2Ω·cm以下。本发明的柔性导电材料柔软且可伸缩,并且即使反复进行伸缩电阻也不易增加。另外,本发明的柔性导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橡胶组合物制备工序,制备包含弹性体成分的橡胶聚合物、导电材、和能够与弹性体及导电材两者化学结合的根据需要配混的反应性化合物的橡胶组合物;和交联工序,对所制备的该橡胶组合物进行交联。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4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80043479.1
申请日:2011-09-02
申请人: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D.布罗克肯 , F.M.H.克罗姆沃伊特斯 , H.德康宁 , W.M.马塔姆 , F.J.沃斯森 , C.T.H.F.里伊登鲍姆
CPC分类号: G02B26/08 , G02B3/08 , G02B26/0825 , G02B26/0875 , G02B27/58 , H01L41/0478 , H01L41/0986 , H01L41/193
摘要: 一种致动器,其包括电活性聚合物层(402)和在电活性聚合物层(402)的每侧上设置的可伸展电极结构(410,411)。更软的钝性层(401)固着到可伸展电极结构(410,411)之一。当被可伸展电极结构(410,411)横向压缩时,电活性聚合物层(402)将切向地扩展,并且致动器将松弛成如下形状,其中电极区域的内部与器件的平面基本上平行,而区域增加的大部分被在电极边界处出现的平面外弯曲所吸收(翘曲模式)。可以将本发明实现为具有可变几何形状的光学反射或者折射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