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76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98730.1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水盾构机环流系统试验装置及配套试验方法。旨在克服现阶段实验装置泥水环流系统试验能力有限、难以模拟复杂地质条件的缺陷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带有搅拌室的刀盘系统、向搅拌室内输送物料的土体配送系统、向搅拌室内输送液体物料的泥水环流系统;刀盘系统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旋转刀盘,泥水环流系统包括液料储料池和与所述储料池连接的进泥管、排泥管,进泥管、排泥管上设有阀门以控制管路内的流量和流向。优点在于:通过搭建泥水盾构环流系统结构,可以对掘进过程中影响环流系统的泥水携渣性能、排渣性能、系统压力稳定性能等进行试验,实现了模拟包括软硬不均地层在内的多种地层掘进过程中环流系统的工作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6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18687.4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 G01L5/0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不同地质工况盾构刀盘激振力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相似材料配置;b)相似地层制作;c)刀盘振动监测系统设计;d)模拟掘进控制;e)各种数据采集与分析;f)指导刀盘地质适应性设计。本发明通过采用此实验方法获取不同工况下盾构刀盘激振力,为刀盘地质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其不同工况下的刀盘激振力的基础数据对以后的刀盘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9975.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永胜 , 杨延栋 , 徐鹏祖 , 卢高明 , 徐海峰 , 鲁义强 , 张洋凯 , 耿超 , 颜仁富 , 吕乾乾 , 赵云 , 王凯 , 李帅远 , 刘超尹 , 许自文 , 孔德卿 , 卢智勇 , 范文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碎坍塌与挤压变形地层护盾式TBM的支护系统及方法,涉及岩石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前盾位置的管棚支护、中盾位置的管棚支护、盾尾位置的管片支护、出护盾位置的锚索支护;前盾位置的管棚支护为通过前盾预留管棚孔,利用手持式钻机安装管棚加固围岩;中盾位置的管棚支护为通过中盾预留管棚孔,利用机载式钻机安装管棚加固围岩;盾尾位置的管片支护为利用管片拼装机安装管片,并在管片壁后充填速凝水泥砂浆和豆粒石;出护盾位置的锚索支护为利用锚索钻机安装预应力锚索;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有效保障破碎坍塌与挤压变形地层下护盾式TBM设备与隧道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8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38683.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底部清渣设备及使用方法,涉及隧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隧道土层内部的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转动设置有刀盘,所述刀盘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刀头,所述刀盘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排土孔,所述刀盘的一侧设置有排渣机构,所述刀盘内部设置有扩挖机构。本发明中设置排渣机构,设置与隧道土层底部弧度一致的抱箍,使得抱箍能贴合在隧道土层底部,在驱动组件和抬升组件的配合下,便于多次将渣土输送至机体自带的输送系统内部,使得残余渣土能够顺利被输送至隧道外侧,避免堆积在隧道底部,进而影响后续仰拱块的衬砌铺设操作,且能降低使用者的劳作程度,提高清渣效率与质量,便于机械化的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551787.7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应多种大型力学场合的盾构掘进试验平台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应多种大型力学场合的盾构掘进试验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盾构掘进模拟测量设备难以大型力学场合和难以应对复杂地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安装在阶梯型的试验空间内,包括盾构掘进模拟试验平台,适配模拟盾构设备岩层受压情况的工程结构加载平台和观测所述加载平台的实时观测设备;其中模拟盾构设备包括盾构模拟机构和泥水环流模块;所述工程结构加载平台呈顶部带有翻盖的箱体状,其内部填装试验用土。优点在于:可以准确模拟河床下方,岩层下方等多样的地理条件下盾构掘进平台的受理情况和对河床岩层的影响,结合砂浆系统可以实现最大程度模拟施工现场。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2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70697.X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G06Q10/0635 , E21F17/18 , G08B21/10 , G08B3/10 , G08B5/38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N20/1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大TBM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长大TBM隧道施工破碎围岩塌方预警方法及预警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长大TBM隧道施工存在施工风险评估精度差、预警方式不完善等问题,不能准确的为施工提供前方地质风险,极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建立历史数据库,建立预测模型,搭建隧道内网络,探测地质情况,超前风险初步判识,现场实时监测,临近风险实时预警,结果推送。本发明为长大TBM隧道施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破碎围岩塌方预警方法,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114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74190.9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海雷 , 孙振川 , 杨振兴 , 李凤远 , 王利明 , 李增 , 马利 , 王振飞 , 曹耀祖 , 岑道勇 , 张照华 , 杨新举 , 谢希杰 , 何政 , 翟乾智 , 王发民 , 吕乾乾 , 张继超 , 刘伟 , 任亚坤 , 白彦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皮带机的损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皮带机的托辊轴承的损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皮带机运行时下面的托辊轴承容易损坏,导致托辊温度升高,易造成皮带机的皮带损坏,且人工检查精度不高,故障定位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多个呈线性排列的皮带机、和安装在隧道内运输车的外侧的红外检测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与所述皮带机的托辊轴承并行设置,所述托辊轴承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张紧滚筒。本发明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简化了操作流程,并确保了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有效运行,从而提高了皮带机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82158.2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J15/3204 , F16J15/3224 , F16J15/32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明可补偿及测量磨损的唇形密封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发明可补偿及测量磨损的唇形密封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唇形密封件的误差测量困难及工作过程中难以及时补偿误差,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安装在盾构主驱动机构的主轴承内,包括唇形密封圈和调节气囊,所述调节气囊处于所述唇形密封圈和轴承内圈内壁之间,所述唇形密封圈内部埋设或表面粘贴检测密封圈位置角度偏移的位置类传感器,还设有测量密封圈变形程度的形变类传感器。优点在于:跟随性好,检测结果精确,具备一定的可以实时补偿的能力,从整体上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701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711140390.2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BM连接桥多功能行走装置,包括与TBM主机连接的连接桥;连接桥的底部横梁的前后左右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沿管片行走的管片行走装置,底部横梁的正下方设置有沿轨道行走的轨道行走装置;轨道行走装置具有顶起功能。本发明使连接桥既能沿管片行走,又能沿轨道行走,克服了现有连接桥行走装置在TBM始发阶段由于未安装管片而无法顺利运行的缺点,提高了BM连接桥的环境适应性;轨道行走装置的连接桥提升功能,当管片行走装置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能将连接桥提升一定高度,使管片行走装置与管片脱离接触,为维修人员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便于管片行走装置的维修和更换;控制系统,根据施工情况,实现连接桥行走装置管片行走模式、轨道行走模式、连接桥提升模式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以及控制连接桥通过隧道转弯。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5681.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渣‑赤泥‑水泥基复合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赤泥以及钢渣的填埋和堆存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解决了在凝胶材料领域,钢渣的单掺会显著降低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硅酸盐水泥16.25%~20%、赤泥2.50%~4.38%、细钢渣2.50%~4.37%,其余为骨料75%;钢渣‑赤泥‑水泥基复合砂浆的水胶比为0.5。本发明将工业固废钢渣替代砂浆中的水泥及标准砂,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砂浆的生产成本,同时缓解天然砂资源逐渐短缺的局面,改善砂浆的颗粒级配,通过添加赤泥,激发钢渣的潜在水化活性,进一步改善砂浆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