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酶解和美拉德反应的蛤类香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952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682911.2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蛤类食用香料的提取方法,属于海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以蛤肉为原料,通过预处理、蛋白酶水解、核酸酶解、美拉德反应、喷雾制粉等步骤,制备成为蛤类微胶囊食用香料粉或浓缩浸膏,进而可开发成为液体或固体蛤味调味料,还可以在现代食品,如方便面、火腿肠、糕点、罐头、火锅底料中加入,其香味自然,肉味醇厚。本发明尤其适合我国东部沿海滩涂的低质蛤类资源的深加工。

    一种蛤味拌饭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6415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12067.8

    申请日:2014-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7/22 A23L27/00 A23L27/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蛤味营养调味拌饭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是为了增加调味品的营养成分及特色口味,让调味品成为食品中的一个营养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做法是:选用新鲜的文蛤、花蛤、四角蛤蜊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新鲜的蛤蜊做吐沙、清理等前处理,开壳扒肉,煮熟,取少量文蛤肉冻干,然后将剩余部分打成蛤蜊浆。取少量浆液冷冻干燥,再将剩余蛤蜊浆进行生物酶解,静置沉淀固液分离,酶解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沉淀部分进行美拉德反应,离心得上清,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两者成为制作蛤蜊调味拌饭料的主要基底料。由于采用生物酶解和美拉德结合的方法,既能使蛤蜊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被保留下来,又能提升产品的风味。要制备成蛤味拌饭料,还要加入一定量的谷氨酸钠、食盐、干贝素、I+G、蛤蜊肉末、蛤蜊肉块,混合成蛤味拌饭料。

    一种腈水解酶及其基因序列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6590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33096.1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腈水解酶及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XY4(编号CGMCC No.3830)的总DNA获得腈水解酶基因SEQ ID NO:1,该基因全长1113个核苷酸,编码370个氨基酸SEQ ID NO:2。本发明还公开了重组腈水解酶的构建、高效表达和纯化的方法,以及纯化重组腈水解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以质粒pET28a(+)为表达载体,以E.coliRosetta-gami(DE3)为表达宿主,实现腈水解酶基因的高效表达。重组腈水解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为7.5,能高效转化3-氰基吡啶为烟酸,具有较大的工业化生产潜力和经济价值。

    一种龙虾头中虾青素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6206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69269.0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虾头中虾青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分离虾黄:将龙虾头中的虾黄挤出,捣烂备用;b、酶解:用生物酶对步骤a中得到的虾黄进行酶解,收集析出的油层;c、萃取:将步骤b得到的油层用有机溶剂萃取,将萃取液低温离心浓缩;d、冷冻除杂:将步骤c中低温离心浓缩后得到的样品冰冻,趁冷抽滤;e、皂化保护纯化:将步骤d得到的样品用碱的醇溶液进行皂化;f、柱层析纯化:将步骤e得到的样品低温离心浓缩,用聚酰胺进行纯化,得到虾青素。本发明的龙虾头中虾青素的提取方法生产成本较低并可以达到较高的提纯率。

    一种天然安全的增长型饲料添加剂

    公开(公告)号:CN10202810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77714.0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长型饲料添加剂,所含成分为为L-精氨酸-α-酮戊二酸盐,其中L-精氨酸与α-酮戊二酸以摩尔比1∶2~5∶1的配比成盐,加入到饲料中的L-精氨酸-α-酮戊二酸盐量与动物日粮的重量比为1∶50~200,其中用于家畜类动物,该添加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1∶50~100,用于家禽类动物,该添加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1∶100~200,用于水产类动物,添加剂与饲料的重量比为1∶50~10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