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胶粉制备磁性橡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5868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010229337.1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702

    Abstract: 一种回收胶粉制备磁性橡胶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以钡和铁的可溶性盐为原料,以氨水和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六角铁酸钡纳米颗粒;通过机械混合,将六角铁酸钡纳米粉体与废胶粉混合;将混合后的粉料在微波场下辐照,实现废胶粉半脱硫和断键活化;通过平板硫化,得到硫化橡胶,再经外加脉冲强磁场充磁,制成磁性橡胶。本发明所制备的磁性橡胶具有良好的无机磁性颗粒与橡胶相容性,较好的力学性能与磁性能等特点,解决了废胶粉再生利用中脱硫活化与无机-有机材料复合过程的界面相容性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利用废弃橡胶制备电磁功能材料的目的。

    一种生物可降解复合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907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88044.0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可降解复合纤维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复合纤维生产技术领域,以三氯甲烷和二甲亚砜作为复配溶剂,将聚己内酯和聚乳酸溶于所述复配溶剂中,经超声分散后制成透明均一的纺丝液,再将所述纺丝液引入静电纺丝装置中,经喷射制成直径为200~1100nm的微/纳米纤维。本发明利用一种简便、直接、成本低廉,制备的聚己内酯/聚乳酸微/纳米纤维在力学性能、降解速率等方面存在良好的互补性,将它们复合是获得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生物材料的有效方法。

    合成单分散性钐掺杂稀土氧化铈纳米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123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9340.3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合成单分散性钐掺杂稀土氧化铈纳米晶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先采用可溶性硝酸铈和硝酸钐为原料,以尿素作为沉淀剂,配制成水相溶液;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正辛烷为油相,加入所述水相溶液,形成反相微乳液;将所述反相微乳液充填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将所得反应生成物经离心分离去除正辛烷,洗涤去除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正丁醇,得到前驱体产物;将所述前驱体产物经过光辐照,制得颗粒尺寸均一,形貌控制的晶化合成单分散性钐掺杂稀土氧化铈纳米晶。

    聚芳醚/纳米膨胀石墨/碳纤维高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5774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64351.2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张明 曹振东 李满

    Abstract: 聚芳醚/纳米膨胀石墨/碳纤维高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主基体聚芳醚、增强体碳纤维和膨胀倍数100倍以上的膨胀石墨组成,各组分的质量份为:主基体聚芳醚100份、增强体碳纤维1~30份、膨胀石墨1~8份。在聚芳醚/纳米膨胀石墨复合体系中通过添加增强体碳纤维制备了高强度、高导电性的复合材料。在碳纤维和膨胀石墨含量较少的情况下,体系的体积电导率可达10-1S/m,体系的力学性能优异,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01.6MPa,弯曲强度达到232.3MPa,冲击强度为25.64kJ/m2。本发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广泛应用。

    一种生物相容的纳米导电纤维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593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30140.2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吴德峰 杨涛 张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相容的纳米导电纤维及制备方法,含有聚乳酸、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三种组分,其质量配比为:聚乳酸100份、碳纳米管5-1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份,将三种组分利用复配溶剂三氯甲烷和二甲基亚砜制备成纺丝液后,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喷射制得生物相容的纳米导电纤维,纤维直径为200-500nm,碳纳米管被聚乳酸均匀包裹并在纤维内有序排列,所述的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羟基质量分数为3.06wt%,直径为10-20nm,长度为30μm,纯度大于95wt%,比表面积大于200m2/g。本发明工艺先进简单,配方合理,制得的纳米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前景广泛。

    场致流变体粘度和刚度的一种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73970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040468.9

    申请日:2006-05-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致流变体粘度和刚度的测试装置。测试杆竖向布置在架体上,测试杆上端通过弹性元件与架体连接,测试杆下端连接测试头,激振器固接在架体上,激振器横向施力于测试杆;在弹性元件上粘贴应变片并构成电桥电路,电桥电路的信号输出线与动态应变仪连接,动态应变仪的输出端连接在数据采集系统上;激振器连接在音频扫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该音频扫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还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本发明受场的影响较小,所需测试空间小,易于匀强电(磁)场的实现,且被测液体较少,无需大规模液体的流动,测试过程简单,受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0162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41005.4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工艺,由主基体聚酰胺、辅基体和石墨组成,各组分的质量份为:主基体聚酰胺100份、辅基体5~60份、石墨2~40份。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渗滤阈值(3-4%)和较高的电导率。由于导电填料填充量较低,本发明基本保持了尼龙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前景,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功能性填充材料微细碳酸钙粉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43928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40015.6

    申请日:2006-04-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填充材料微细碳酸钙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如下:分别取0.001-0.007mol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或醋酸钙和碳酸氢钠粉末,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将其放入微波反应器中,在功率为100~200W的微波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将固体产物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功能性填充材料微细碳酸钙粉末。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所用的原材料便宜、易得,生产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省时,能耗和成本低,并且产品是具有纯三菱相、粒径分布范围窄、比表面积大、白度高等性质的微细碳酸钙粉末。

    高品质半导体发光材料ZnO纳米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8013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37630.1

    申请日:2006-01-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品质半导体发光材料ZnO纳米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取醋酸锌粉末到双氧水中搅拌溶解,调节其pH值约为8~11,放入密闭高压反应釜中,在190~200℃及自身压力下水热反应12~18小时,晶化产物经抽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所需产物。解决了模板法工艺复杂、条件苛刻、成本高、提纯难且大小受限于模板尺寸等和化学气相沉积法需贵金属催化剂,设备昂贵、能耗较高,难以控制,重复性不好,产率低、颗粒大,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陷。本发明原料便宜、无毒、无污染,无须模板和催化剂,工艺简化,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产品纯六方相、粒径分布范围窄、具有优良光致发光性能的ZnO纳米囊,无其它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污染。

    一种无卤环保型阻燃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5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405415.1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环保型阻燃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橡胶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天然橡胶90‑110份、固体助剂4.5‑14份、炭黑20‑60份、硫磺1‑3份、促进剂1.5‑3.5份、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3‑12份、有机倍半硅氧烷阻燃剂2‑10份。本发明通过将天然橡胶、固体助剂、炭黑、硫磺、促进剂、阻燃剂等结合形成具有阻燃性的阻燃橡胶,加入的阻燃剂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和有机倍半硅氧烷,两种形成了阻燃磷‑硅协同效应,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橡胶的阻燃性的同时,而且低烟、无毒,降低了燃烧物或气体对人体和其他物体的进一步损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