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758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21920.0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2D5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棘轮式可伸缩的越障支臂及越障机器人,其中双棘轮式可伸缩的越障支臂包括间隙配合的伸缩支臂与支臂体;支臂体上固定有后行走轮,后行走轮的轴向串联有动力输出轴;伸缩支臂上固定前行走轮,前行走轮的轴向串联有传动轴;越障履带套合在后行走轮和前行走轮上;支臂体上固定有涨紧轮机构;支臂体上靠近伸缩支臂一端固定有双棘轮机构;双棘轮机构在电机编码器的控制下,带动齿条左右运动;齿条一端与伸缩支臂相连,另一端与凸轮相连;凸轮与涨紧轮机构相切配合;齿条左右运动带动凸轮左右运动和伸缩支臂伸缩滑动;凸轮运动使得涨紧轮机构沿着凸轮上下滑动,最终达到越障履带松弛和收紧来配合伸缩支臂伸缩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87579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21667.9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2D5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直线电机控制的可伸缩的越障支臂,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行走轮安装在伸缩支臂上,后行走轮安装在支臂体上;后行走轮内设有动力输出轴,带动后行走轮转动,后行走轮通过越障履带带动前行走轮转动;伸缩支臂在直线电机凸轮组合的带动下能相对于支臂体做伸缩运动;固定在支臂体上的涨紧轮机构与直线电机凸轮组合的凸轮相配合以涨紧越障履带。本发明所采用的直线电机尺寸小,重量轻,推力大,传动精度高;采用的凸轮机构与涨紧轮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全可靠;设计的支臂可伸缩变换长度,对复杂环境适应力强。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伸缩支臂及不同大小的涨紧轮,可以容易达到调整支臂总长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57422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50882.7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数据的方法,包括:获得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当前季节的日照时间;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工作时间;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产生的时间序列数据及类型;存储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时间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光伏电站夜间不工作的特点,在对光伏电站数据进行存储时,忽略夜间光伏电站的不工作时段,从而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对存储数据的查找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6779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85727.0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IPC: H03K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驱动电路,具体为用于弱电流控制信号的驱动电路。解决现有驱动电路存在的测量过程影响了待测电流信号的大小,驱动过程影响了测量值的线性度的问题。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OP1,第二运算放大器OP2和第三运算放大器OP3,两个第一电阻R1,两个第二电阻R2,两个第三电阻R3,两个第四电阻R4,和负载电阻RL;第一运算放大器OP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反相输入端相连,弱电流控制信号形成的电流源串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OP1和第二运算放大器OP2的同相输入端之间的连接导线上;流经负载电阻RL的电流作为本驱动电路的输出。本发明能够精确测量弱电流控制信号并对其进行驱动,克服了对待测弱电流信号的干扰和非线性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4811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201496.4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电源系统及其充电方法,所述单片机通过通讯模块与上位工控机通讯,单片机接收上位工控机控制指令、向工控机反馈电源系统的实时状态和信息;单片机同时与直流电源的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池的电压电流容量采样模块连接,单片机获取直流电源和电池实时信息;单片机通过电源切换模块控制整流模块、电池和电源输出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单片机决策是否对电池充电、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是由电池还是由直流电源供电,保护电路用来保护电池。本发明能够保证向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不间断供电,监控电池充电过程,满足不同设备对电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80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45986.0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弯曲点测量,具体为钢梁弯曲点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测量弯曲位置,以及精度低、可靠性差、实时性差的问题,通过以下方案实现:钢梁弯曲点测量装置包括继电器组、曲度传感器组、电流传感器组、信号采集部、主控CPU、Zigbee;信号采集部按二分法与曲度传感器连接。钢梁弯曲点测量方法:1.固定曲度传感器在钢梁表面;2.继电器组全通,电流传感器测量电流大小;3.比较电流大小或变化,判断那条曲度传感器发生形变;4.用二分法采集曲度传感器各点电压值;5.比较电压值,判断发生形变的具体位置;6.将结果传输给主机。其优点是:1)、可测量发生弯曲形变的位置;2)、数据精度高、可靠性强;3)、实时监测钢梁弯曲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18280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2754.6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比例限电的新能源场站发电计划制定方法。当电力系统由于调峰约束、主变约束、潮流约束等无法全额消纳新能源时,以每个新能源场站的限电值占其装机容量比例平方和最小为目标进行新能源优化调度建模,对新能源场站发电计划进行制定,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采用该方法所得结果,不仅可以保证系统内限电总量最小,同时也可使得受相同条件受限的新能源场站所分配的限电结果占其装机容量比例完全相同,从而达到限电公平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76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20996.1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风电场涉网考核结果的风电场发电计划制定方法。该方法根据风电场涉网性能考核结果,计算了每个风电场的虚拟装机容量,并当电力系统无法全额消纳风电时,采用以每个风电场的限电值占其虚拟装机相同比例为原则对风电场计划进行制定。该方法可使涉网性能考核分数较高的风电场可以获得较大的发电空间,从而实现根据涉网性能分数的高低对风电场进行限电量的分配,充分体现了调度的公平公正性,达到了依据涉网考核结果进行优先调度的目的。此外,在计算过程中,以从内到外的原则,顺序考虑了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约束、潮流断面约束以及电力系统调峰约束等全部约束,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的同时,实现了风电的最大消纳。该方法简单易行,计算速度快,有利于工程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5661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21219.9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德伟 , 黄越辉 , 王跃峰 , 刘纯 , 张楠 , 高云峰 , 许晓艳 , 马烁 , 李鹏 , 礼晓飞 , 李丽 , 柳阳 , 戴松霖 , 刘延国 , 马锁明 , 崔正湃 , 孙荣富 , 王若阳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静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从风电出力场景中挑选含风电场出力极值的极值场景,并用极值场景对电力系统进行风险预评估。若预评估中没有发现运行风险,则可以认为系统是安全的,不需再用其他场景进行评估;当发现存在危险场景时,对其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未评估场景进行风险评估,以遍历所有危险场景,得到准确的评估结果。该方法在保证风险评估精度的同时,省去了大量安全场景的冗余计算,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速度,为及时发现系统运行的潜在风险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292928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02421.0
申请日:2012-08-23
Applicant: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伺服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云台控制方法,步骤为:步骤1利用成像设备,获取视频信息;步骤2将该帧实时图像与模板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像素偏差和确定图像中心的偏差P;步骤3判断P是否大于偏差门限;若否则表示正常,本次检测结束;若是,则转入下一步;步骤4通过P决定转动方向,然后将云台转动最小单位d;步骤5再次获取当前位置的设备图像;步骤6利用跟踪算法企图目标新位置;求取该新位置与模板图像的偏差P1;步骤7根据云台转动与图像中像素偏移之间的线性关系,判断P是否大于门限,如否,本次检测结束;若是,然后返回步骤5。它有效解决无人机巡检过程中对目标的定位拍摄,提高了巡检的效率与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