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空心阴极节流孔区等离子体密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8696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981045.6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一种测量空心阴极节流孔区等离子体密度的方法,涉及空心阴极领域。解决了传统空心阴极孔区等离子测量方法受空心阴极孔区尺寸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测量空心阴极节流孔区等离子体密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流体理论获得等离子体密度与阴极气压之间的关系;步骤二、让阴极正常工作,测量空心阴极工作参数,根据步骤一获得的等离子体密度与阴极气压之间的关系获得孔区等离子体密度。该方法计算过程非常简单,不受空心阴极孔区尺寸影响,利用间接手段测量了不能直接得到的参数,同时还保证了非常高的测量精度。

    模拟阴极与电推力器耦合放电电流振荡的阴极独立寿命测试外回路

    公开(公告)号:CN105425086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027875.X

    申请日:2016-01-16

    Abstract: 模拟阴极与电推力器耦合放电电流振荡的阴极独立寿命测试外回路,属于电推力器中的空心阴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在阴极进行单独寿命测试时模拟电流振荡环境实际工作时不相符,阴极寿命测试的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空心阴极的阳极同时连接电容的一端和一号电感的一端,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电阻的一端,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二号电感的一端,二号电感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一个电源信号输出端,交流电源的另一个电源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一号电感的另一端和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空心阴极的负极。本发明适用于测试模拟阴极与电推力器耦合放电电流振荡的阴极的独立寿命。

    基于系数矩阵的燃气轮机燃烧系统在线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1004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854332.0

    申请日:2015-11-27

    Abstract: 基于系数矩阵的燃气轮机燃烧系统在线监测方法,属于燃气轮机燃烧系统监测领域。现有的燃气轮机检测方法无法全面的描述燃机燃烧室工作的情况,导致无法在故障发生早期检测出系统异常。一种基于系数矩阵的燃气轮机燃烧系统在线监测方法,在燃气轮机的排气端周向均匀地布置n个热电偶作为温度测点,获得各温度测点的温度,建立任意两个温度测点的温度之间的关系;分别得到机组正常运行时的系数矩阵和一段时间内机组运行状况的系数矩阵,计算两矩阵的欧氏距离,并通过判断欧氏距离的变化,判断机组运行状况。本发明能够快速灵敏的检测出燃气轮机燃烧系统异常状况。

    霍尔推力器低频振荡时间尺度内羽流发散角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6761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578264.5

    申请日:2014-10-25

    Abstract: 霍尔推力器低频振荡时间尺度内羽流发散角测量方法,涉及等离子体推进领域。它是为了获取霍尔推力器低频振荡时间尺度内羽流发散角的动态特性。它通过探针测量每个测量点的低频振荡电流波形图和离子电流波形,选取一个时刻的低频振荡电流值并从离子电流曲线上找到与之对应的点,将采集的点进行拟合后得到沿径向的离子分布曲线,并计算得到该时刻的羽流发散角,以此类推,可以得到羽流发散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本发明实现了测量羽流发散角的动态特性,获得羽流发散角在低频振荡时间尺度内的变化曲线,为研究霍尔推力器羽流发散角变化提供有效技术途径。本发明适用于霍尔推力器低频振荡时间尺度内羽流发散角测量。

    一种霍尔推力器离子能量分布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96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9259.4

    申请日:2016-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5/00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霍尔推力器离子能量分布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测量多栅探针不同制止电压下的离子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获取同一时刻不同制止电压对应的电流值,得到该时刻电流与电压函数关系,然后求得该时刻的离子平均速度,求得该时刻离子能量;以设定时间间隔获取振荡周期内其它时刻的离子能量,将不同时刻的离子能量按照时间顺序拟合,得到低频振荡周期内离子能量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本发明实现了测量羽流区离子能量分布的动态特性,获得羽流区离子能量分布在低频振荡周期内的变化曲线,解决了现有的测量方法无法获得几十微秒量级羽流区离子能量分布随时间动态变化的难题,为研究霍尔推力器羽流区离子能量分布变化提供有效技术途径。

    等离子体霍尔推力器点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23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257756.4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等离子体霍尔推力器点火方法,属于霍尔推力器控制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霍尔推力器需要额外的点火电源实现点火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在低频振荡抑制外回路中加入点火回路替换点火电源U3;所述点火回路包括可控开关S1和二极管单元D1,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热电源U2将阴极K加热到达到点火温度;步骤二、控制闭合可控开关S1,并保持时间T1;步骤三、控制断开可控开关S1,霍尔推力器的阳极A和阴极K被加载点火电压U(t)=U1+UL(t);当点火电压U(t)在阴极出口区引出的电子满足放电电压时,完成霍尔推力器的点火。

    会切场-霍尔组合型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8219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103276.8

    申请日:2016-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H1/0075

    Abstract: 会切场-霍尔组合型推力器,属于航天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会切场推力器难以满足技术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在屏蔽罩中同时设置会切场推力单元和霍尔推力单元,屏蔽罩为向上开口的桶状结构,在屏蔽罩的中心位置设置会切场推力单元,霍尔推力单元设置在会切场推力单元的外部;会切场推力单元包括一号会切场永磁铁、二号会切场永磁铁、会切场陶瓷通道、导磁环和三号会切场永磁铁;本发明充分利用会切场的强磁场、霍尔推力器圆环形结构内部空间以及提高会切场推力器的效率。

    霍尔推力器散热支架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5059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99707.8

    申请日:2016-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H1/0031

    Abstract: 霍尔推力器散热支架,属于霍尔推力器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大功率下霍尔推力器整体或者局部过热问题。本发明包括散热环、径向散热底沿、m个导热支撑肋板、放电通道安装环面和n个隔热块;散热环为中心线轴向延伸的圆环结构,散热环的底端设置有向外折痕的径向散热底沿,径向散热底沿的下表面沿周向均匀设置有n个隔热块,且每个隔热块均设置有穿透径向散热底沿的底板安装孔;放电通道安装环面与散热环同轴设置,放电通道安装环面通过沿周向均布的m个导热支撑肋板与散热环的内侧壁连接;相邻两个导热支撑肋板之间的径向孔洞为安装外励磁线圈和外磁屏提供空间;导热支撑肋板与散热环顶端的轴向距离为散热环轴向高度的1/7~1/5。

    一种基于蓄水池储冷的间接空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28283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65051.6

    申请日:2016-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02 F25D17/02

    Abstract: 一种基于蓄水池储冷的间接空冷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蓄水池储冷的间冷机组空冷系统,以解决夏季白天与夜晚空气存在较大温差,白天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空冷机组背压易超限,空冷机组安全性降低,且晚间空气温度较低、机组负荷率较低导致空冷塔冷却能力未利用的问题,它包括凝汽器、循环水泵、空冷塔、蓄水池、散热器和凝结水泵;通过在白天温度相对较高时利用通过蓄水池存储的晚间低温循环水,实现了晚间的冷能在白天的利用。本发明用于间接空冷机组。

    基于有效湍流强度瞬时模型的风速波动不确定性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89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749932.1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基于有效湍流强度瞬时模型的风速波动不确定性估计方法。涉及基于有效湍流强度瞬时模型的风速波动不确定性估计方法。为解决以现有理论模型为基础的风速波动的不确定性估计方法,在风速小的区域和风速大的区域均给出相同宽的误差带,存在过大的预报误差,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能用于帮助电网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的问题,本发明通过Mallat小波分解和重构算法得到湍动残差的瞬时标准差,并根据平均风速,利用有效湍流强度模型拟合,实现了对风速波动的不确定性估计。本发明用于风电场功率预测,从而帮助电网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确定旋转备用,安全经济地保证电网的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