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透明介质与超薄掺杂金属的透明完美微波吸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3056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061244.0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一种基于石墨烯/透明介质与超薄掺杂金属的透明完美微波吸收器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领域。该器件利用共掺杂沉积方法在超薄厚度条件下得到表面连续、粗糙度极低的高质量掺杂金属膜。将石墨烯与透明介质组成石墨烯/透明介质单元,进而与超薄掺杂金属构成微波谐振腔。由于超薄掺杂金属薄膜厚度在几十纳米以下,远远小于微波段电磁波波长,可以提供稳定的宽频段强电磁反射,解决了传统微波谐振腔中反射层电磁反射率存在频率依赖性的问题,为微波吸收器提供了新型的电磁反射结构。进一步,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得到相应透明介质层厚度可以实现对设计频点微波的完美吸收,并可以使用多层石墨烯/透明介质单元与超薄掺杂金属组成多频点谐振腔,引入多个频点的吸收谐振,极大地拓展了微波吸收器的吸收带宽,实现高性能的宽频带微波吸收。

    一种反射频带可电控调节的高透光微波吸收光窗

    公开(公告)号:CN112332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36561.6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一种反射频带可电控调节的高透光微波吸收光窗属于光学透明电磁屏蔽及微波通信领域。该光窗由依次重叠且平行配置的石墨烯层、透明介质层A、集成相变材料的电控可调频率选择表面层、透明介质层B和金属网栅层装配构成。其中,集成相变材料的电控可调频率选择表面层由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金属电极和引线构成。所述的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是由栅网化孔径型频率选择表面、栅网化贴片型频率选择表面和微小相变材料贴片组成的集成相变材料的频率选择表面阵列单元周期性密接排布构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微波反射器难以同时实现高光学透明性、反射频带可调和反射频带带外抑制以吸收为主的问题。

    基于石墨烯与双层金属网栅层叠结构的强电磁屏蔽光窗

    公开(公告)号:CN10641336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510449164.7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双层金属网栅层叠结构的强电磁屏蔽光窗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光窗的核心器件是石墨烯薄膜和金属网栅A、B,用相互平行配置的金属网栅A、B作为透明反射层,用1‑6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薄膜作为透明吸收层,构成多层结构:该结构可使射频辐射多次穿过透明吸收层被强吸收,实现强微波吸收特性,而可见光仅透过该多层结构一次而具有高透光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透明电磁屏蔽方法高透光、强电磁屏蔽和低电磁反射不能兼顾的问题,具有高透光、强电磁屏蔽、低电磁反射的特点。

    具有石墨烯网栅夹层的双层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窗

    公开(公告)号:CN10641336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510448955.8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具有石墨烯网栅夹层的双层金属网栅电磁屏蔽光窗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光窗利用石墨烯网栅薄膜具有不同的网孔单元开孔面积比时表现出的不同透光和微波屏蔽特性,将石墨烯网栅薄膜的低反射和部分吸收微波特性与高透光导电薄膜的强电磁反射特性有机结合,构成多层结构:由依次重叠且平行配置的第一透明吸收层、透明介质A、金属网栅A、透明介质B、第二透明吸收层、透明介质C和金属网栅B装配构成,所述的第一透明吸收层由N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网栅薄膜构成,第二透明吸收层由1‑6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网栅薄膜构成,金属网栅A与B构成透明反射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透明电磁屏蔽技术的强电磁屏蔽、低电磁反射和高透光不能兼顾的问题,具有强电磁屏蔽、低电磁反射、高透光性能的特点。

    石墨烯网栅与双层金属网栅透明电磁屏蔽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66590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510449179.3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具有双向吸波作用的石墨烯网栅/双层金属网栅透明电磁屏蔽器件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器件利用石墨烯网栅薄膜具有不同的网孔单元开孔面积比时表现出的不同透光和微波屏蔽特性,将石墨烯网栅薄膜的低反射和部分吸收微波特性与高透光双层金属网栅的强电磁反射特性有机结合,将多层石墨烯网栅薄膜置于双层金属网栅两侧构成多层层叠结构:用双层金属网栅作为透明反射层,用N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网栅薄膜作为透明吸收层;该结构可同时使器件两侧的射频辐射多次穿过吸收层被强吸收,实现双向的强屏蔽和低反射特性,可见光仅透过层叠结构一次而具有高透光率;该电磁屏蔽器件解决了现有透明电磁屏蔽方法双向低电磁反射、强电磁屏蔽和高透光不能兼顾的问题。

    一种结构紧凑的衍射光栅三维位移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85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92878.1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一种结构紧凑的衍射光栅三维位移测量装置,属于微位移测量技术,由标尺光栅、光源、复合型扫描光栅、X向探测部件、Y向探测部件、Z向探测部件构成;光源为激光器;标尺光栅和复合型扫描光栅平行放置,通过光栅周期和栅线方向的合理布置,该装置能够同时测量X向、Y向和Z向位移的三维位移,且结构紧凑,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实现X向和Y向光学4倍细分,Z向光源波长2细分,配合合适电学细分卡,可实现纳米甚至更高分辨率及精度,可应用于小体积多维度的高精度位移测量实践中。

    具有两组外切圆环和子圆环的正交圆环阵列电磁屏蔽光窗

    公开(公告)号:CN10376389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10051499.9

    申请日:2014-02-14

    Inventor: 谭久彬 陆振刚

    Abstract: 具有两组外切圆环和子圆环的正交圆环阵列电磁屏蔽光窗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不同直径的基本圆环、连接圆环和填充圆环密接排列构成金属网栅并加载于光窗透明基片表面;基本圆环按二维正交排列并在排列方向上等间隔相离,连接单元由两连接圆环外切连通构成并按垂直交替二维正交排列,相邻基本圆环由连接单元连接,基本圆环与连接单元的空隙具有填充圆环;基本圆环、连接圆环和填充圆环通过外切连通组成金属网栅的基本结构;基本圆环内设有与其内切连通子圆环;在圆环相切连通的连接处,通过线条交叠或设置保证金属环切点间可靠电联接的金属,确保所有圆环相互导电。本发明的金属网栅可显著降低网栅高级次衍射造成的杂散光分布的不均匀性。

    具有双石墨烯吸收层和双层金属网栅结构的电磁屏蔽光窗

    公开(公告)号:CN1064133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448962.8

    申请日:2015-07-28

    Abstract: 具有双石墨烯吸收层和双层金属网栅结构的电磁屏蔽光窗属于光学透明件电磁屏蔽技术领域,该电磁屏蔽光窗由依次重叠且平行配置的第一透明吸收层、透明介质A、金属网栅A、透明介质B、第二透明吸收层、透明介质C和金属网栅B装配构成,所述的第一透明吸收层由1-6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薄膜构成,第二透明吸收层由1-3层被透明介质分隔的石墨烯薄膜构成,金属网栅A与B构成透明反射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透明电磁屏蔽技术的强电磁屏蔽、低电磁反射和高透光不能兼顾的问题,具有强电磁屏蔽、低电磁反射、高透光性能的特点。

    一种双轴干涉镜组分光特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346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97099.8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双轴干涉镜组分光特性检测方法属于激光应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双频激光依次通过偏振器和待测双轴干涉镜组,使用光电探测器同时接收待测双轴干涉镜组两路输出的光强;通过旋转偏振器,使双路测量光强发生变化,根据测量得到的两路光强变化曲线求解双轴干涉镜组的等效能量透射率和等效能量反射率、放置旋转角度误差、激光光源的非正交角。本发明将双轴干涉镜组分光特性用等效能量透射率和能量反射率表示;采用双路同步测量方式,有效避免了测量中光源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技术方面,方位角求解利用了两路光强比值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等效参数求解考虑了采集波动误差,利用最小二乘法精确拟合求解,有效提高了参数求解的稳定性和精度。

    基于三角及正交混合分布圆环及子圆环阵列的电磁屏蔽光窗

    公开(公告)号:CN103826428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51544.0

    申请日:2014-02-14

    Inventor: 陆振刚 谭久彬

    Abstract: 基于三角及正交混合分布圆环及子圆环阵列的电磁屏蔽光窗属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由相同直径的金属圆环作为基本圆环按等边三角和二维正交混合排列密接排布构成并加载于光窗透明基片表面;相邻基本圆环外切连通,相邻基本圆环的圆心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每个基本圆环内设有与其内切连通、金属的子圆环,两者共同构成二维网栅阵列结构的基本单元;在圆环相切连通的连接处,通过线条交叠或设置保证金属环切点间可靠电联接的金属,确保所有圆环相互导电。本发明的金属网栅结构可显著的降低网栅高级次衍射光强分布的不均匀性,使衍射造成的杂散光分布更加均匀,对成像影响更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