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1899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609524.5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致发热自修复热塑型纳米复合材料。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热塑性聚合物制品,该聚合物制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热塑性聚合物形成;以及γ-Fe2O3纳米颗粒,所述γ-Fe2O3纳米颗粒分散在所述本体中。由此,通过γ-Fe2O3纳米颗粒诱导热塑性聚合物本体完成自修复功能,并由热塑性聚合物本体为该聚合物制品提供较为优良的化学、力学性能,进而可以改进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聚合物制品的性能,从而提高该聚合物制品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700148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52560.2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模块,该净化模块包括锥形电晕极和圆孔板电极;所述的锥形电晕极呈矩形阵列分布在金属网上、下两侧,金属网两侧的锥形电晕极间隔设置;所述的金属网上负载有光催化剂;两个所述的圆孔板电极上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圆孔,金属网位于两个圆孔板电极之间;金属网两侧所述的锥形电晕极与该侧圆孔板电极的圆孔同轴。本实用新型两电极采用同轴的结构,锥形电晕极更牢固,后期清洗时不会变形;采用锥形对圆孔的放电方式,放电区域呈伞状,增加每个小的放电单元的放电区域,提高净化单元的净化效率;采用等离子体对其进行处理,提高催化剂与金属网的结合力,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222504147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111050.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海尔集团公司 , 清华大学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换热模组,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并通过冷媒管路连接构造为一冷媒循环回路;辐射模组,与辐射工质换热管段连接并构造为室内辐射工质流路,其被配置为可利用流经其的辐射工质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外接热源组件,设置于室内辐射工质流路上,其被配置为可受控的将外部输入的冷量/热量向室内换热器、辐射模组中的至少一个输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外接热源组件可以将空调系统接入如市政供暖管路等外部热源,降低了空调系统的使用成本,提升了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2870624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1547906.0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B1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穿刺测温针,包括穿刺针头及测温件。所述穿刺针头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测温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测温件能够在测温位和收纳位之间转换。在所述测温位的状态下,所述测温件能够穿过所述穿刺针头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穿刺针头的外侧;在所述收纳位的状态下,所述测温件能够收纳至所述容纳腔内。在使用过程中,将穿刺针头穿刺到组织内并移动测温件,使得测温件转换至测温位,以检测当前位置的温度。随后,可将测温件转换至收纳位,并将穿刺针头转动一定角度后,再将测温件转换至测温位,以检测现当前位置的温度。依照上述操作,无需多次穿刺组织便能实现多位置测温操作,减少了组织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209765073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013444.7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同方威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品检测装置,包括:门式框架,包括位于顶部的横臂,和位于所述横臂两侧并与所述横臂连接的两个竖臂,所述门式框架通过所述横臂和所述两个竖臂所围成的区域构成检测通道;以及基于辐射成像的物品检测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门式框架,用于对通过所述门式框架的物品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横臂包括伸缩装置,能够通过自身的伸缩运动改变所述横臂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运动改变所述横臂的长度,从而提升对不同待检测物品的检测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309302083S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30334953.6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移动安检车的车载检查设备。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产品整体用作安检车,局部设计用作安装在安检车上的安全检查设备。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设计1在于产品的形状,设计2在于产品的形状、图案和色彩的结合。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
5.设计1和2的底面为非常见面,省略设计1和2仰视图。
6.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
7.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形其他说明:设计1视图中用半透明灰色覆盖的部分不属于所要求保护的内容,设计2视图中用半透明浅咖色覆盖的部分不属于所要求保护的内容,设计2请求保护半透明浅咖色之外的色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