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纳米氟化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95495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10136831.7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纯纳米氟化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工业氢氧化锂和氟化铵为原料,先将氢氧锂水溶解、萃淋树脂色层法纯化、浓缩、喷雾干燥得到高纯单水氢氧化锂;常温下混合氢氧化锂与氟化铵,反应形成纳米氟化锂;经热处理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氟化锂产品。本发明常温化学反应生成氟化锂及易于分离去除的共生产物;产品制备流程短、工序少,便于产业化;产品为纳米级,反应活性高,形貌好,能满足作为高技术新材料生产原材料的要求。

    无汞碱性扣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5675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610031669.2

    申请日:2006-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汞碱性扣式电池,包括负极盖、负极锌膏、隔膜、正极片、正极壳,负极盖内表面镀上一层锡铟、锡铋或锡铟铋合金负极盖合金镀层,合金镀层含锡80%-98%,含铟0%-20%,含铋0-20%,在冲压成片的负极盖半成品凹坑的一面电镀一层合金镀层,或先电镀合金镀层,再冲压制成负极盖,再进行热处理。正极片为二氧化锰片、氧化银片、氧化银锰混合片或氢氧化亚镍与二氧化锰混合片。本发明能有效地抑制无汞扣式碱性电池析气臌胀,解决了及滥用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实现了碱性扣式电池的无汞化生产。

    一种超级电容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1852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35056.0

    申请日:2007-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电池的石墨-活性炭复合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先配制含水与乙醇的正硅酸乙酯的溶液,通过调节pH值,得到二氧化硅模板前驱体溶液;将间苯二酚和甲醛按一定比例溶于蒸馏水,再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二氧化硅模板前驱体溶液加入其中。控制体系的pH,反应数天,将得到的产物在空气中干燥,再在N2或Ar气氛中热解,最后用氢氟酸溶解硅除去模板,经充分水洗、干燥,得到超级电容电池用的石墨-活性炭复合负极材料。该材料具有容量高、大电流放电性能好的特点,且具有电化学电容储能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的特点。

    一种防止大容量方型锂离子电池鼓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4242C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310110688.0

    申请日:2003-1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特别是一种防止大容量(>5Ah)方型锂离子电池鼓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以叠片或卷绕的方式组装成多个小单元(3)或卷芯(3);然后将若干个这样的组合单元(3)或卷芯(3)的宽面与方型外壳的窄面(1)平行,装入方型外壳中。本发明生产的电池尺寸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电池鼓胀现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本发明防止电池鼓胀的方法,缘于在电池装配后变形小,尺寸及空间确定,故电池容量和内阻分布均一集中,从而电池的合格率和一致性显著提高,提高了应用于电动车或电动工具上的电池组的性能。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纳米金属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1985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2154654.1

    申请日:2002-11-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纳米金属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材料表观为固体粉末,粒径为2~25μm:其结构为纳米金属或合金颗粒分散分布在具有介孔结构的无定型碳中:材料含碳量0.5~50%,锡基金属含量50~99.5%:其制备方法是金属氧化物分散于有机聚合物树脂中、有机聚合物树脂碳化和金属氧化物的热还原:解决了金属或合金作为负极材料的在循环过程中的粉化问题;解决了纳米活性材料的循环过程中的聚集问题;改善了金属或合金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使其实用于电池的生产。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827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8479.7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该单层包覆层由有机聚合物和无机氯化物复合而成。其中,有机聚合物可提高包覆层弹性,缓解正极材料体积应变,避免包覆层破裂;无机氯化物离子电导率高,可改善锂离子在电极界面处的传输。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无机氯化物的合成原料LiCl作为有机聚合物合成的引发剂,同时,聚合反应的产物水参与了无机氯化物中间体的形成,最终在正极材料表面同时实现有机聚合物和无机氯化物的原位合成及均匀包覆,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转化率高。还公开了该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正极材料能有效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等性能。

    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定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0749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52896.3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定量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参数;获取锂离子电池的实际正极电压曲线和实际负极电压曲线,获取锂离子电池老化后的正极电压曲线和负极电压曲线;获取锂离子电池的仿真正极电压曲线、仿真负极电压曲线、仿真老化正极电压曲线和仿真老化负极电压曲线;对锂离子电池的多种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全电池电压曲线;对多种老化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全电池老化电压曲线;对关键参数在全电池电压曲线和全电池老化曲线中的数值进行分析,得到关键参数与锂离子电池老化之间的关系。本申请的分析方法能提高锂离子电池老化定量分析的精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