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9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1002774.X
申请日:2020-09-22
IPC: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旋转机械智能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仿真数据驱动的旋转机械深度半监督迁移诊断方法。利用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有标签样本数据实现状态分布对齐,获取可区分性较好的诊断模型。利用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无标签样本数据实现边缘分布对齐,通过对抗训练的方式将可区分性较好的诊断模型迁移到目标域无标签样本分类任务中,实现旋转机械仿真数据到实际监测数据间诊断知识的迁移。有效解决实际智能诊断方法中带标签数据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3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1427157.4
申请日:2020-12-09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动力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圆柱滚子轴承时变刚度的解析‑有限元计算方法。该方法一方面结合有限元法和解析接触理论,提出的考虑零件柔性的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的计算方法,考虑了轴承零件的柔性变形,计算精度高于传统的解析方法。另一方面该方法使用解析接触理论来计算轴承零件的接触变形,因此比接触有限元方法更高效。弥补了现阶段柔性圆柱滚子轴承时变刚度计算方法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0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81027.0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结构复合材料参数化建模优化方法,包括:预设几何尺寸参数和材料参数;将材料参数修改为新材料参数;将待测件的几何参数和新材料参数输入有限元模型生成网络得到有限元模型,获取有限元模型的模拟固有频率;对材料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其中对固有频率影响大的参数;模态试验获取待测件的实际固有频率;根据有限元模型的模拟固有频率和实际固有频率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实现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参数化建模与仿真材料参数优化的完整流程,以解决目前复合材料薄壁结构材料优化建模复杂,优化过程费时长,重复性工作大且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687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52291.4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多链路反推机构气动载荷随动加载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机构及固定在其上的随动控制装置、加载控制装置、空间多链路反推机构,空间多链路反推机构包括阻流门,设置有角度传感器;随动控制装置包括主电机和伺服电机,沿着V轨移动,随动控制装置通过电机加载力的方向,加载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缸、拉力传感器、定滑轮装置,以控制绳索的方向,伺服电缸调整力的加载,伺服电机控制系统通过角度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反馈调整主电机、伺服电机。本发明实现了阻流门表面气动载荷的高精度模拟,为反推装置的动力学相关研究试验提供了试验条件,同时也为空间型大范围运动机构的随动加载问题提供设计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6710.3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曹济川 , 王相平 , 杜少辉 , 王绍明 , 曹航 , 张海洋 , 柏汉松 , 韩方军 , 宋洋 , 骆海涛 , 李则霖 , 戴智含 , 孙凯华 , 刘小川 , 邓奕辰 , 张政伟 , 孙占彬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孙伟 , 马辉 , 李鹤 , 罗忠 , 韩清凯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冲击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的吸能与包容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改进的Gibson理论、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MMTC等效弹性模量理论和改进的Christensen失效准则,考虑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的本构模型和冲击损伤模式,利用VUMAT子程序开发了增强蜂窝芯层的冲击损伤演化的计算程序,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圆柱壳的高速冲击有限元模型,预测了结构在高速弹体冲击作用下的损伤模式、面密度吸能和弹体剩余速度。本发明能够准确的预测泡沫及短切纤维增强的蜂窝夹芯包容机匣在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吸能与包容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90157.2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李晖 , 邓奕辰 , 王相平 , 曹航 , 宋洋 , 张海洋 , 柏汉松 , 肖正洋 , 李则霖 , 骆海涛 , 乔洲 , 孙占彬 , 李济楠 , 周勃 , 李慧 , 周晋 , 李凯翔 , 张飞 , 罗忠 , 马辉 , 孙伟 , 韩清凯 , 闻邦椿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动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负泊松比蜂窝芯的复材圆柱壳机匣的高速冲击特性计算方法。技术方案如下:获取复材圆柱壳机匣和弹丸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以及迭代初始参数;建立所述复材圆柱壳机匣的解析动力学模型;对机匣的纤维/树脂复合材料蒙皮及负泊松比蜂窝芯应用不同的失效准则;根据解析动力学模型,求解机匣第l层破坏后的冲击速度、冲击时间和吸能特性;对解析动力学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并求解,获得所述机匣整体贯穿后的弹丸剩余速度和冲击时间。本发明在建立了复材圆柱壳机匣结构的位移场后,将材料参数进行了考虑应变率效应的修正,并将芯层等效为各向异性单层材料,然后基于赫兹接触定律、渐进损伤理论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求解高速冲击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0912.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间碰摩故障下双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碰摩法向力;考虑内、外转子的转速差以及转子的涡动速度,计算转子‑转子碰摩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计算作用于内、外转子的碰摩力;考虑转子‑转子碰摩建立双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该方法可以准确模拟转子与转子之间的碰摩。基于刚体的平面运动,准确计算转子的涡动速度、碰摩点切向速度、碰摩点绝对速度以及碰摩点相对速度。考虑转子涡动速度导致的碰摩点相对速度方向不确定,导致的碰摩点摩擦力方向不确定,通过速度矢量求解转子碰摩点之间的相对速度,准确表征转子间摩擦力的方向。本发明弥补了现阶段履带车辆转子之间碰摩动力学精确分析方法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5876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86147.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系统相似模拟设计方法、实验台及模拟方法。该试验台主要由电气控制系统、组合支承转子系统、供油系统、温控系统、传感器测试系统和T型槽组成;本发明考虑了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相似,采用量纲分析法和积分模拟法建立的缩尺模型可以降低试验难度,缩短试验周期,并且缩尺模型的动态振动特性能够真实反映带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航空发动机动态振动特性;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温控系统设置不同的供油温度、带密封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相似模拟试验、更换不同结构参数的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以实现多种相似模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74978.0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断齿故障下平行轴齿轮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齿条加工齿轮的展成法,将齿条与齿轮的加工坐标进行转换,确定齿轮的齿廓坐标;确定齿轮啮合状态,通过齿轮啮合状态判断齿对中的齿轮断齿故障,分别计算齿对在齿面接触过程中的潜在接触点,得出含异常啮合状态的啮合点分布数据;计算齿轮副中每一齿对之间的初始间隙数据,初始间隙数据为初始状态下的啮合间隙数据;将初始间隙数据代入轮齿承载接触分析模型中,得到齿轮副的空载传递误差、载荷分配系数和时变啮合刚度;建立断齿故障下平行轴齿轮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本发明考虑了断齿故障导致的异常啮合比忽略异常啮合的仿真响应更接近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45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250995.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M13/00 , G01M13/027
Abstract: 一种单级静叶调节机构动力学特性模拟试验台及试验方法,包括底座、内环板、外环板、叶片、叶片转角调节传动组件及电动推杆;内外环板为半圆环形且同轴分布并开口朝下固连在底座上;叶片设置在内外环板之间,叶片顶端转轴延伸出外环板;叶片转角调节传动组件和电动推杆均设置在外环板上;电动推杆通过叶片转角调节传动组件与叶片顶端转轴传动连接。方法为:将事先设定好磨损程度、粗糙度、关节间隙的叶片转角调节传动组件装配到叶片与电动推杆之间;在叶片转角调节传动组件内的各个传力部件上粘贴应变片,应变片接入计算机;启动电动推杆输出驱动力,控制叶片进行转角调节,由计算机分析应力应变数据;改变磨损程度、粗糙度、关节间隙,重复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