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2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51575.6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F9/6509 , C07F9/6533 , C07F9/572 , C07F9/24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K31/675 , A61K31/6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1所示的基于柳胺酚和紫檀芪的天然活性分子偶联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其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还提供了式1所示的天然活性分子偶联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或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5035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108969.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235/64 , C07C23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31/08 , C07C231/24 , C07C235/64
Abstract: 公开了柳胺酚晶型II、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晶型以2θ角度表示的XRPD在衍射角7.527±0.2、13.653±0.2、14.644±0.2、15.037±0.2、19.62±0.2、20.092±0.2、20.454±0.2、22.618±0.2、24.45±0.2、25.226±0.2、26.288±0.2、26.638±0.2、28.516±0.2、29.373±0.2、29.723±0.2、31.605±0.2、35.794±0.2、38.104±0.2处具有特征峰。该晶型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成药性能,制备方法简单,晶型吸湿性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好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03988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410487432.X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J17/00 , A61K31/704 , A61P25/08 , G01N3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抗癫痫活性化合物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公开了青阳参中的不同单体化合物具有截然相反的促癫痫和抗癫痫的作用。具体地,本发明人从夹竹桃科鹅绒藤属(Cynanchum)植物牛皮消(C.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及隔山消(C.wilfordii Hemsl.)中提取单一组分,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各化合物的抗癫痫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5961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74303.0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98/04 , C07D213/64 , C07D215/227 , C07D217/24 , C07D213/74 , C07D213/69 , C07D213/82 , A61P35/00 , A61P25/00 , A61P29/00 , A61P3/10 , A61P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8/04 , C07D213/64 , C07D213/69 , C07D213/74 , C07D213/82 , C07D215/227 , C07D21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1所示的噁唑并吡啶季铵盐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合成中间体的转化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式1所示的噁唑并吡啶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由2-氧乙缩醛(或缩酮)基-(取代)吡啶类化合物在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式1所示的噁唑并吡啶季铵盐类化合物作为合成中间体的转化应用主要包括其与不同的亲核试剂反应获得N-取代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2-取代吡啶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89696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10579510.X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513/04 , C07D207/448 , C07D265/36 , C07D413/12 , A61K31/519 , A61K31/4015 , A61K31/538 , A61P29/00 , A61P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环取代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杂环基、烷氧基及卤素修饰的苯乙烯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经对Syk抑制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其对脾酪氨酸激酶(Syk)有抑制活性(且部分化合物对Syk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为今后进一步设计开发新型Syk抑制剂类类风湿性关节炎(RA)治疗药物奠定了结构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113069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95103.2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 , A61K36/896 , A61P17/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医药领域。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治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土茯苓2份、生地黄2份、黄芩1份、赤芍1份、丹皮1份、当归1份、防风1份、荆芥1份、徐长卿1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进一步优化为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土茯苓2份、黄芩1份、赤芍1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它包含下列重量份成分:土茯苓提取物2份、黄芩提取物3份、赤芍提取物4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加工成水剂、乳剂、膏剂等外用制剂,采用此提取物制备的产品具有止痒、抗炎效果,可用于瘙痒症、银屑病的治疗及预防。
-
公开(公告)号:CN103372056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1094.9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桂多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乙醇水溶液或丙酮水溶液对肉桂药材进行提取;减压蒸馏除去提取液中的乙醇或丙酮,然后加适量水稀释浓缩液,得粗提液;用石油醚、乙醚或二氯甲烷萃取粗提液,收集萃取得到的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到的水层,合并萃取得到的乙酸乙酯层,减压蒸馏除去其中的乙酸乙酯,干燥,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肉桂多酚提取物。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苛刻工艺条件,制备成本低,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要求,且所制备的肉桂多酚提取物中的总多酚含量高,可达30wt%~40wt%,有利于开发成降血糖药物制剂,为肉桂多酚提取物的应用研究提供充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35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5905.2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范忠泽 , 肖海娟 , 许建华 , 刘建文 , 孙珏 , 崔大苓 , 徐可 , 梁欣 , 李琦 , 殷佩浩 , 高虹 , 赵成根 , 陆海 , 金泉克 , 王国娟 , 余文燕 , 朱晏伟 , 张勇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BCL2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3-UTR区域插入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promoter的Xba I位点,构建包含BCL2的3-UTR区域的双荧光素报告基因质粒pGL3-p-BCL2-3-UTR,用于检测hsa-mir-1915对BCL2基因的调控作用,从而便于对细胞内microRNA调控的检测。本发明检测细胞内hsa-mir-1915的表达,从而标示细胞内特异的microRNA表达水平,为细胞内microRNA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方法;所构建的BCL2基因的3-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可用于检测细胞内hsa-mir-1915对BCL2基因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用于microRNA的抗肿瘤研究中,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5252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7255.1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IPC: A61K36/8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抑制肿瘤残留灶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组合物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黄芪12-24份、肉桂3-6份、红参6-12份、茯苓9-18份、白术9-18份、炙甘草3-6份、熟地黄12-24份、白芍9-18份、川芎6-12份、当归9-18份。本发明也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药材洗净,除肉桂之外的其它9味药加水浸泡0.5-1h,再和肉桂一起用水煎煮2-4次,每次1.5-3h,各次所得药液分别过滤,然后将滤液合并,再次过滤,最后浓缩成生药含量为1.56-3.12g/ml的药液。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无明显毒副作用,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