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31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39395.4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青砖茶渥堆程度的实时检测方法及设备,属于青砖茶渥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检测箱,所述第一检测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检测箱,所述第二检测箱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检测箱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箱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且所述第二检测箱的顶端内壁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打开,且利用电动伸缩杆控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纵向移动对茶堆进行温度和湿度的实时检测,从而实时检测青砖茶堆的渥堆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1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513194.8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IPC: G01N21/359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应用polynomial net结构人工神经网络快速预测远安黄茶闷黄时间的方法,包括:鲜叶样品采集与分类;扫描获得不同闷黄时间鲜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对样品光谱进行预处理剔除噪声信息后,将样品光谱转化为成对的数据点;再将全部光谱数据均划分为20个子区间,分别建立每个子区间数据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模型,筛选出建模的最佳子区间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抽提、压缩最佳光谱子区间信息;以主成分得分为输入值,不断调整神经元个数和传递函数,建立polynomial net结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稳健性检验。实现了黄茶样品闷黄时间快速、准确、客观预测,起到提高预测闷黄时间准确度和增强模型实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765388.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快速判别远安黄茶闷黄程度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闷黄部和检测部,所述闷黄部处于所述检测部的上方,所述闷黄部上方设置有下压部,所述下压部与所述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部与所述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部用于对闷黄部上的远安黄茶进行检测;所述检测部包括色差检测部与湿度检测部,所述色差检测部处于所述湿度检测部的两侧,所述湿度检测部内设置有振动部。本发明使远安黄茶闷黄过程中色泽和湿度能够精准快速把握。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22415.0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茶叶输送装置,包括收料设备、输料管道、分离设备和负压设备,输料管道沿纵向方向连通设置在收料设备与分离设备的茶叶进料口之间;负压设备的负压端与分离设备的茶尘排料口连通,用于吸引收料设备内的待处理茶叶经由输料管道进入分离设备;收料设备包括用于获取茶叶的容重信息的称量件,负压设备根据容重信息调节吸引压力。通过将输料管道沿纵向方向设置,可使装置整体呈现出直上直下的结构布局,有效减少装置在应用时的占地面积;利用相对封闭的管道作为茶叶的输送载体,在负压设备所提供的风力及茶叶自身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现茶叶的输送、筛分、称重等,既可有效避免发生管道堵塞,又可避免发生茶尘飞扬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83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65379.0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远安黄茶的烘焙干燥装置,包括热风箱和放置箱,热风箱与放置箱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内安装有加热板和鼓风机;放置箱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放置箱内安装有放置架,放置架上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放置架上方设置有干燥板,放置架底部安装有弧形传动块,弧形传动块下方设置有凸轮,放置箱侧壁上安装有电机,凸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凸轮与弧形传动块相适配。本发明提供的烘焙干燥装置,可以对茶叶进行翻炒作业,使茶叶受热均匀,茶叶的烘焙效果好,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在烘焙过程中,通过干燥板对空气内的水汽进行吸收,减少了茶叶烘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茶叶的烘焙效率,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8302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65388.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快速判别远安黄茶闷黄程度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闷黄部和检测部,所述闷黄部处于所述检测部的上方,所述闷黄部上方设置有下压部,所述下压部与所述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部与所述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部用于对闷黄部上的远安黄茶进行检测;所述检测部包括色差检测部与湿度检测部,所述色差检测部处于所述湿度检测部的两侧,所述湿度检测部内设置有振动部。本发明使远安黄茶闷黄过程中色泽和湿度能够精准快速把握。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17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13187.8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IPC: G01N21/359 , G06N3/00 , G06N3/04
Abstract: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机采鲜叶眉茶车色样品等级的快速判定方法,包括:样品收集与分类;扫描获得不同等级眉茶车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对样品光谱进行预处理剔除噪声信息后,将样品光谱转化为成对的数据点;再将全部光谱数据均划分为20个子区间,分别建立每个子区间数据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筛选出建模的最佳子区间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抽提、压缩最佳光谱子区间信息;以主成分得分为输入值,不断调整神经元个数和传递函数,建立unsupervised Kohonen结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稳健性检验。实现了湖北眉茶车色样品等级快速、准确、客观预测,起到提高预测湖北眉茶车色样品等级准确度和增强模型实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7195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284874.2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06
Abstract: 一种茶坯分料装置使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分料装置主体在机械手臂装置的带动下移动到预定位置收料,马达(19)逆时针转动,主轴(5)逆时针转动,定位基板(14)上下运动至高位,料螺杆(4)全部深入在锥斗(33)的管体中,茶坯原料投入仓体(2)中;步骤二,待仓体(2)收料完成后,马达(19)逆时针转动,主轴(5)逆时针转动,带动定位基板(14)至低位;步骤三,分料螺杆(4)上移接近脱出锥斗(33)管体部分,马达(19)顺时针转动,主轴(5)顺时针转动,带动分动轴(3)旋转,实现分料,原料按照预定的情况完成投料,以上即完成一个分料周期。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可满足砖茶自动化投料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1951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129464.7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首先选用单芽或一芽一叶嫩度的鲜叶原料进行萎凋处理,再将茶青放置于凉青间进行凉青,然后将茶青放入圆盘式揉捻机揉捻并进行解块处理,再将经揉捻解块处理的茶坯放置于发酵室内发酵,然后再采用烘干机将茶坯烘至一定含水率,再将烘干摊凉处理的茶坯移入精揉机中做形,最后将茶坯移入理条机中干燥。通过精揉机对茶坯做形工艺,极大的降低了针形红茶做形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能够实现连续化加工作业,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5635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182668.6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红茶菌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红茶用水连续两次浸提,初滤后将两次浸提液混合;步骤二、浸提液中加入单宁酶,然后酶解、再加热灭酶活、然后冷却至室温;步骤三、将浸提液中加入蔗糖、然后煮沸、再冷却至室温;步骤四、将浸提液调节浓度至0.5‑0.8%之间、pH值至4‑5之间;步骤五、向浸提液中加入食用乙醇,再抽滤得到无菌茶汤;步骤六、将菌茶汤分装至广口玻璃瓶中,然后接种红茶菌母液、红茶菌菌膜,再盖上透气的封口薄膜,然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步骤七、在培养箱中菌膜成熟时,用清水将菌液漂洗干净、然后杀菌,冷却后即得到红茶菌菌膜成品。提高了红茶菌菌膜的生长量,且红茶菌菌液澄清、风味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