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75578.X
申请日:2018-11-19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直流接入电网的电压稳定判别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电网规划与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令柔性直流工作在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方式下,记录柔性直流馈入交流电网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柔性直流接入的交流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位;根据测量结果,分别计算柔性直流接入电网后系统的临界短路比和短路比;比较临界短路比和短路比的相对大小,若短路比大于临界短路比,则柔性直流接入电网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系统在该状态下稳定运行。本发明能够判断柔性直流接入电网后,在柔性直流定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控制方式下,系统能否稳定运行,可以为含柔性直流的输电系统的规划建设与运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75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36071.3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双馈入直流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控制策略,属于柔性直流系统级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列出混合双馈系统交流侧准稳态方程,并结合LCC控制方式转化和换流器容量约束等条件确定各参数变量后,再通过MATLAB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混合双馈系统在交流侧换相电抗不同时VSC‑HVDC应该发出的有功和无功的具体数值以使得此时混合双馈系统发出的有功功率达到最大,然后在系统运行时实时监测系统等效电抗,将其和MATLAB计算值比较,找到此时VSC‑HVDC应该发出的有功无功,将其作为VSC指令值即可使整个系统发出功率最大。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且易于实现,可以大大节约硬件通讯成本和简化系统控制,该方法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13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460912.6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交流配电系统的电流源型不间断电力交换器,属于电力电子与配电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领域。包括小容量CSC、大容量CSC、电子开关以及控制器;小容量CSC的直流侧通过电力交换器的直流母线相互串联,小容量CSC的直流出口并联有混合直流转换开关;大容量CSC的交流侧通过交流断路器与电子开关的一端相连,其直流侧与直流母线串联联接,其直流出口并联有混合直流转换开关。电子开关的另一端与交流变电站相连;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分别与电子开关、小容量电流源换流站和大容量电流源换流站相连。本电力交换器提高了单台主变的利用效率,减少电流源换流站的总体容量,降低系统的整体损耗,节约设备的总体投资额度,使整体系统更加经济、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89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443872.X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行时电网储能系统容量的设计方法;针对储能系统用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的问题,采用滤波器将AGC功率指令在发电机和储能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最小化发电机和储能系统执行调频任务的日均成本为目标,建立调频容量的优化模型。通过优化滤波参数得到总日均成本最低的最优调频容量,为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提供最优方案。根据运行时发电机和储能系统各自的调频能力对调频任务进行调整;根据储能系统剩余能量对储能系统的调频任务进行调整的策略,可以将储能系统剩余能量维持在合理区间;储能系统参与AGC能够极大的提高整个系统对AGC功率指令的响应能力,降低发电机的爬坡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38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53648.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错连接软开关混合型多电平直流互联变流器,属于中高压直流输、配电技术领域。变流器包括桥式斩波器、电力电子电容桥臂和两个相同的电力电子电抗桥臂;桥式斩波器两桥臂均分别由两个电力电子串联开关组串联构成;桥式斩波器正极接入该变流器高压正极端,负极接入该变流器高压负极端;电容桥臂正极接入该变流器高压正极端,负极接入该变流器高压负极端;两电抗桥臂正极分别接入桥式斩波器两桥臂中点,两电抗桥臂负极均接入该变流器低压正极端。本发明采用无变压器的非隔离方式实现不同直流电压等级的功率变换,使电力电子串联开关组内全部开关器件实现零电流转换软开关,具有高转换效率、损耗小、动态均压易实现和高经济成本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953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60640.2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多馈入直流系统柔性直流逆变站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提升常规直流在故障后的有效短路比,降低常规直流因换相失败导致直流闭锁和停运的风险,同时兼顾受端交流电网(尤其是容量较小的受端电网)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的不同运行需求,确保多馈入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76261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609318.5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隔离开关带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方法。是一种在正常运行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通过直流隔离开关在线接入其余端的方法,属于多端柔直输电系统带电接入停运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隔离开关阀侧的直流电压,使其达到刀闸网侧电压和换流阀闭锁后电压衰减量的代数和,同时不超过换流阀模块电压允许的最大值。刀闸合闸过程中,在计算的时间点闭锁换流阀,使换流阀电容电压在刀闸闭合瞬间恰好衰减至近似网侧电压,确保刀闸不因两侧电压差过大而无法闭合。闭合后,待接入端在定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式下解锁。本方法既保证了换流阀不受合闸电流冲击,同时解决了闭锁后模块电容电压放电过快的问题,具备便于操作,运行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7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18849.1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适于单向潮流的单侧桥臂阻断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输配电领域,包括仅适用于受端的单侧桥臂阻断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和既适用于受端又适用于发端的单侧桥臂阻断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其中,前者包括第一、第二二极管组串和结构相同的三相,每相由基于B型子模块的一侧桥臂、基于对角桥式子模块的另一侧桥臂、第三二极管组串串联构成;后者包括结构相同的三相,每相由基于对角桥式子模块的一侧桥臂以及基于B型子模块和单极电压子模块混合构成的B/U混合型另一侧桥臂串联构成;本发明所述变流器可以低成本实现直流故障电流快速清除,能在大多数应用场合的直流故障期间为交流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13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60912.6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交流配电系统的电流源型不间断电力交换器,属于电力电子与配电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领域。包括小容量CSC、大容量CSC、电子开关以及控制器;小容量CSC的直流侧通过电力交换器的直流母线相互串联,小容量CSC的直流出口并联有混合直流转换开关;大容量CSC的交流侧通过交流断路器与电子开关的一端相连,其直流侧与直流母线串联联接,其直流出口并联有混合直流转换开关。电子开关的另一端与交流变电站相连;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分别与电子开关、小容量电流源换流站和大容量电流源换流站相连。本电力交换器提高了单台主变的利用效率,减少电流源换流站的总体容量,降低系统的整体损耗,节约设备的总体投资额度,使整体系统更加经济、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609323.6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与柔性直流输电过程中交流线路的潮流自动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远方测量装置测量交流线路的有功潮流,由通讯系统传送至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通过增减柔性直流换流站传输的有功功率间接调节交流线路有功潮流。本发明的控制思路明晰、具体实现手段简单、控制结果准确,可适用于交流输电线路与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组成的交直流并列输电系统,减小交直流系统的输电损耗,在电网发生故障失去交流通道时,转移到直流通道的潮流很小,有助于实现换流站从交直流方式到纯直流方式的平滑切换,提高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