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炊具的不粘涂层及含有其的炊具

    公开(公告)号:CN106073516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298679.6

    申请日:2016-05-06

    Inventor: 熊玉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炊具的不粘涂层及含有其的炊具,其中,该不粘涂层包括:覆盖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的耐磨中间层;覆盖所述耐磨中间层和未被耐磨中间层覆盖的基体的表面的粘结底层;以及覆盖粘结底层的不粘面层。相比现有不粘涂层,本发明的不粘涂层耐磨性和致密性显著提高,同时不粘面层与基体的结合能力较强,不粘性能较佳。

    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775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876555.1

    申请日:2016-09-30

    Inventor: 徐前 熊玉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易清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抗静电易清洁材料包括热塑性塑料母粒和以下组分:均以热塑性塑料母粒的质量百分比计,抗静电剂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8%‑39.4%,蒙脱土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8%,铝酸锆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6.1%,碳酸钙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1.2%,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1.2%‑18.3%,乙二醇酯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2%‑11.9%,硬脂酸酯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1%‑3.4%,丙酮为热塑性塑料母粒的0.5%‑7.7%。制备时,按配比将各组份复配到一起,混匀,注塑成型。本发明所述的抗静电易清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抗静电和易清洁等优点。

    隔热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2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364436.2

    申请日:2017-05-22

    Inventor: 王慷慨 熊玉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隔热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器。该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透明导电层,设置于玻璃基体的第一表面上;低辐射层,设置于玻璃基体的第二表面上。由此,可以降低隔热玻璃的热辐射损失,由于透明导电层对红外线具有高反射、低辐射的作用,会使玻璃的两面均具有低辐射保温性能,提高其隔热效果,而且该隔热玻璃对可见光具有高的透过率。

    隔热部件及含有其的加热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63419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77718.8

    申请日:2016-09-30

    Inventor: 徐前 熊玉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部件及加热器件,该隔热部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加热部件的腔室;以及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腔室的内壁上。发明人发现,通过在壳体的腔室内壁上设置加强筋,可以在壳体和加热部件之间形成空气间隔层,由于空气间隔层的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降低传热的起始温度。

    家用电器及材料状态变化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1705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946575.7

    申请日:2015-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及材料状态变化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预设光线照射待检测材料;检测透射过所述待检测材料的或者所述待检测材料反射的出射光线的光线类型;判断所述出射光线的光线类型与第一预设光线类型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判断所述待检测材料的状态发生变化。根据本发明的材料状态变化的检测方法,可以便捷、快速、有效、准确地检测待检测材料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烹饪器具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0830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74092.4

    申请日:2016-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27/00 A47J36/00 A61L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控制装置、第一LED紫外灯、第二灯管和光催化杀菌模块,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具有预约模块和保温模块,第一LED紫外灯设在锅盖的内底面上,第一LED紫外灯与控制装置相连,第二灯管和光催化杀菌模块分别设在锅盖上,第二灯管与控制装置相连,光催化杀菌模块在第二灯管的照射下对锅体内进行杀菌。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在预约模块或保温模块下工作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LED紫外灯和第二灯管开启,第一LED紫外灯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对锅体内进行除菌抗菌,光催化杀菌模块受到第二灯管的光照而激活催化剂以产生可活动的自由基,除去锅体内死角处细菌,实现锅体内无死角杀菌效果。

    煲体和电饭煲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0830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439613.X

    申请日:2015-07-23

    Inventor: 熊玉明 岳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煲体和电饭煲,其中,煲体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限定出蒸煮空间;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内壳体形成密闭空腔;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内壳体朝向所述密闭空腔的表面上;加热层,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内壳体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用于对所述蒸煮空间进行加热;以及绝热层,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加热层的部分外表面上。利用煲体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加热层进行加热,将传统的线加热方式改变成加热层的面加热方式,蒸煮空间的受热均匀性更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