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907431U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020652166.9
申请日:2010-12-06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套管双耳,由上盖板(1)、下盖板(2)及紧固件(3)构成,所述上盖板(1)、下盖板(2)的内端面均呈圆弧面,且上盖板(1)的外端具有双耳(4),紧固件(3)穿过上盖板(1)和下盖板(2)上的连接孔将上盖板(1)和下盖板(2)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平腕臂、斜腕臂,结构简单新颖,安装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性高,适用于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0615550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2112141.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18
Abstract: 一种地铁出入段线柔性非接触式分段绝缘器,包括两个安装座,安装座内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上绝缘棒、下绝缘棒,其所述下绝缘棒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绝缘滑道,且绝缘滑道固定连接在上绝缘棒、下绝缘棒上;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有一对等长的金属滑道,两对金属滑道内端均延伸至绝缘滑道的外侧并固定有灭弧角,且两对金属滑道内端之间具有不小于300mm的空气间隙;金属滑道外端之间设有接触线线夹,安装座的外端均水平连接有连接线夹,所述接触线线夹、连接线夹的下端夹持固定有接触线,且绝缘滑道、金属滑道、接触线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下绝缘棒的底面高于绝缘滑道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18640707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2847416.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螺栓线夹及无螺栓整体吊弦,无螺栓线夹包括副夹板和主夹板;副、主夹板呈反“L”型台阶结构,其内侧上部具有斜面、下部具有与接触线或承力索匹配的夹口;副夹板外侧顺线路方向具有凹槽;主夹板顺线路方向具有凸台,副、主夹板相对布置,且凸台插装在凹槽中,并使副、主夹板的斜面贴合且相互挤压,副夹板通过凹槽绕凸台逆时针旋转、主夹板通过凸台绕凹槽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夹口夹紧接触线或承力索;本实用新型无螺栓线夹采用卯榫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14929139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958042.1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18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分相绝缘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端之间固定有上下平行排列的上绝缘杆和下绝缘杆,所述上绝缘杆和下绝缘杆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一对绝缘滑道;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一对金属滑道,并使金属滑道的内端延伸至绝缘滑道端部的外侧形成非接触续接,且所述金属滑道内端设有灭弧角;所述安装座的外端水平连接有接触线线夹,所述安装座上端水平固定有横杆;所述绝缘滑道、金属滑道的底面与接触线线夹夹持的接触线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且下绝缘杆的底面高于绝缘滑道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14728306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958043.6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分段绝缘器用接触线连接线夹,包括第一线夹体、第二线夹体、连接轴及螺栓,第一线夹体、第二线夹体一端都交替布置有螺纹孔与通孔,且在螺纹孔与通孔下方的内侧底部均具有夹持槽和导向槽,顶部均具有凸棱,第一线夹体另一端设有外端具有环形台肩的连接孔,第二线夹体另一端设有螺纹孔;连接轴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铰接段、环形凸台、外螺纹段、第二铰接段;第一线夹体、第二线夹体相对设置,螺栓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连接轴穿过连接孔其外螺纹段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环形凸台的内端面与环形台肩抵紧,第一铰接段、第二铰接段分别位于第一线夹体、第二线夹体外。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12422888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078092.2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分段绝缘器,包括一对底座,在这对所述的底座之间设有在垂直方向并排排列的上绝缘子和下绝缘子,在这对所述的上绝缘子和下绝缘子两侧分别固定有绝缘滑道,在各所述的底座两侧分别设有长滑道和短滑道,在所述的长滑道和短滑道上均设有灭弧角,所述的上绝缘子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所述的下绝缘子截面为圆形;在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对安装槽,所述上绝缘子和下绝缘子两端的芯棒通过铆接和胶粘安装在安装槽内;该技术方案的分段绝缘器采用两支绝缘子上下布置结构,其中上绝缘子采用矩形或椭圆形绝缘子以提高产品抗弯性能;绝缘子与两端铝合金底座采用胶粘加铆接的复合工艺使其成为一整体,结构安全可靠,且便于线路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07670234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788002.7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支撑管卡子止动垫圈防转工具,以有效规范支撑管卡子施工时止动垫圈的安装位置,克服止动垫圈转动,可从源头上保证支撑管卡子安装精度和安装位置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线路的运营安全。该防转工具的主体为中空矩形体,具有两纵向侧壁和两纵向侧壁;所述两纵向侧壁的内壁与支撑管卡子两侧边缘紧密切合,限制中空矩形体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两纵向侧壁的下部具有与支撑管外轮廓紧密切合的圆弧面,限制中空矩形体转动;所述中空矩形体的纵向侧壁的下部具有与支撑管卡子平面紧密切合的限位面,限制中空矩形体垂直方向移动;所述两纵向侧壁的内壁由圆弧面和两侧的斜面构成,斜面与止动垫圈紧密相切,防止止动垫圈随其锁紧螺母或者螺栓一起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206416881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80753.8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腕臂用定位立柱,包括定位管(1)和支座(2),所述的支座(2)包括插入在定位管(1)一端的插接部(2‑1),在所述的插接部(2‑1)上设有过渡台(2‑2),在所述的过渡台(2‑2)上设有支撑斜腕臂的固定板(2‑3),所述的插接部(2‑1)、过渡台(2‑2)以及固定板(2‑3)为整体锻造成型,在所述的固定板(2‑3)上设有连接孔(2‑31),在所述的固定板(2‑3)上设有连接在连接孔(2‑31)内固定斜腕臂的U型螺栓(3),在所述的固定板(2‑3)上设有放置斜腕臂的凹槽(2‑32),在所述支座(2)和定位管(1)上设有固定连接铆钉(4),采用该结构减少定位环、定位管及紧固件数量,方便现场施工安装及后续维护,提高产品安全性,减少潜在的运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6289325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328855.8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弧氧化挂具,包括用于连接零件(1)的连接件(2),在所述的连接件(2)上设有导电部件(3),所述的连接件(2)包括固定件(2‑1)和锁定件(2‑2),所述的锁定件(2‑2)与所述的固定件(2‑1)通过螺纹连接将零件(1)固定,所述的锁定件(2‑2)和所述的固定件(2‑1)与零件(1)接触面为锥面(4),采用上面结构的,由于连接件与零件接触部分呈锥面,锥面在通孔中起到定位作用使得连接更可靠,并且锥面与零件接触更贴合防止了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烧蚀的现象出现,通孔内的过渡段比通孔直径小且开设有开口槽,这样电解液就会顺着开口槽流入通孔内,同时可以对通孔实现微弧氧化作用,使得零件的表面处理更到位。
-
公开(公告)号:CN20534456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0939988.8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18
Abstract: 一种用于柔性悬挂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的组装调试工具,所述安装调试工具包括U形框架(1)、可调水平支架(2)和拉力传感装置(4);所述U形框架(1)的一端制有竖直长孔Ⅰ(6),且竖直长孔Ⅰ(6)的内端处固定有可上下调节的定位块(8),另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单耳(5);所述拉力传感装置(4)的外端连接有拉力螺栓(9),拉力螺栓(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位块(8)上的通孔Ⅱ(7)及长孔Ⅰ(6)后套装有拉力螺母(16);所述可调水平支架(2)为门形结构,骑跨在U形框架(1)的横梁(3)上。本实用新型模拟分段绝缘器在线路中的实际受力,使分段绝缘器在装配调试的过程中始终承受工作张力,保证调试后的滑道下底面以及滑道与接触线下底面平齐,从而实现了滑道在线路安装前完成受力调试的目的,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的施工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