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3664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022836.4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孤岛频率稳定的网源协调控制策略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实际电力系统模型、参数、运行方式和预设故障,进行暂态稳定时域仿真,得到导致直流孤岛系统失稳的故障及其失稳模式;采用原动机调速器附加控制GPSS设计对孤岛发电机组进行调速系统辅助控制量参数设计;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直流紧急功率支援进行参数设计;根据调速系统辅助控制量参数设计、直流紧急功率支援参数设计、导致直流孤岛系统失稳的故障及其失稳模式形成网源协调控制策略。该方法可用于离线或在线决策紧急控制措施计算,改善直流孤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协调网源不同控制措施,提升机网协调运行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04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077344.1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短期机组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中期风电过程,获取中期风电等效机组模型,根据所述中期风电等效机组模型,获取中期风电等效机组的目标可信容量系数,分别获取中期风电过程和短期风电过程对应的目标优化模型,根据所述目标优化模型,得到中期-短期双层机组的组合优化模型,根据所述目标可信容量系数以及所述组合优化模型,求解短期风电等效机组对应的第一运行信息;该方法能够在保证风电可信容量的基础上,通过跨尺度的双层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确定中期和短期风电等效机组对应启停计划,从而提高了短期预测调度计划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623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44860.8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Inventor: 刘勤 , 胡伟 , 张毅 , 刘劲松 , 刘芮彤 , 李俭 , 张强 , 习学农 , 王晓华 , 罗林林 , 喻正春 , 孙树双 , 罗春林 , 朴京泽 , 母磊 , 蔡绍荣 , 纪大付 , 罗修明 , 冯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稳定性指标构造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稳定性指标的训练样本,训练样本包括稳定样本和不稳定样本;根据稳定性指标的预设要求在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约束条件中引入松弛变量;分别去掉稳定样本和不稳定样本的约束条件中的松弛变量得到激进型支持向量机模型ASVM和保守支持向量机模型CSVM;根据ASVM和CSVM的边界距离之差得到不稳定评估指标DD;根据ASVM和CSVM改造DD,并结合Ridge回归算法进行拟合,以构造稳定性指标。该方法通过将SVM的优点与Ridge回归算法相结合得到稳定性指标表征系统稳定裕度,用于稳定性判断的辅助决策,从而提高紧急控制的决策能力与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5831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224377.X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放电源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场射频信号的放电源定位装置及方法。包括信号采集分析器,是由两组天线与信号采集分析器通过同轴电缆相连接,同轴电缆与两组天线相连后通过箱体上的预留孔与箱体内部安置的信号采集分析器相连接,信号采集分析器上设有显示屏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备合理,便于操作的特点,能够有效针对放电源进行定位,并及早发现绝缘材料老化部位,避免绝缘故障,避免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干扰。可以显著提高电力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同时还具有定位精度高,准确性强的显著特点,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定位设备及方法,适宜在电力系统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845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66383.1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分散式电采暖负荷调度方法及其建模系统,其特点是:通过构建电采暖负荷建模系统,获取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电采暖系统运行状态时序数据,基于实测时序数据通过云计算系统,拟合电采暖负荷简化二阶模型及其模型误差裕度函数,并由此以满足电力系统灵活调度需求为目标,优化调度分布式电采暖负荷。确定了利用实测参数的电采暖负荷调度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可由计算机实现的调度步骤及系统架构。该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精确、实际的电采暖负荷调度模型,提高了电采暖负荷调度过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572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25290.7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邹明虎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野 , 邹明虎 , 凌松 , 孙庆生 , 何凯 , 周力骏 , 边凯 , 朱钰 , 韩洪刚 , 刘劲松 , 赵丹 , 刘日亮 , 王庆杰 , 李然 , 李悦悦 , 李贺 , 赵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09 ,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巡检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仪器的辅助支撑装置。本发明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支架部分、传感器支撑部分以及背包式支架固定部分;其中长度可调节的支架部分连接在背包式支架固定部分上,传感器支撑部分连接在长度可调节支架上端。本发明通过设置长度可调节的支架部分、传感器支撑部分以及背包式支架固定这三个部分,因此可以用来支撑配电线路巡检用超声波传感器装置,避免运检人员在作业时需要一直抬起手臂操作,能够大大减轻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9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75449.6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低通滤波的旁路攻击曲线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待对原始功耗曲线进行快速低通处理,再通过对齐算法并利用低通后的功耗曲线计算出每一条曲线的位移值,并以该位移值对待对原始功耗曲线进行优化位移后实现优化对齐,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克服噪声导致的对齐效果不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89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54461.2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 G01R2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信号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差值信号计算规则及获取到的待检测信号,获得待检测信号的差值信号后,基于预设的自适应阈值计算规则及差值信号,获得差值信号的自适应阈值;再对比自适应阈值及差值信号,根据对比结果判断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扰动信号;若判断得出待检测信号中存在扰动信号,对差值信号进行滑动窗奇异值分解,获得差值信号的第一滑动窗奇异信号;然后对第一滑动窗奇异信号进行扰动信息提取,输出扰动信号的定位结果。通过自适应阈值进行扰动检测,结合滑动窗奇异值分解对检测到的扰动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待检测信号中的扰动检测,精确度高,抗噪性强,更灵敏,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65541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35263.8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测距方法,涉及光学非接触式微位移测量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计量与保护领域。解决了现有测距方法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将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垂直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即:输出棒顶端所在的平面),经物面的漫反射后的光,由光学收发系统接收到达光电传感器件,当被测物沿着入射光源法线方向移动时,经物面漫反射后光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打到电传感器件上的光点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而像移和实际位移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即通过它们之间具有的关系式,可以间接的由像移计算出物体的真实位移。实现了非接触式微位移的测量。本发明主要用于检测流经超特高压输电系统母线上的电流及非接触式微位移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0259.4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2G技术的提高风电最大并网容量的方法。针对电网预期无法接纳的风电功率,通过P2G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天然气形式接入天然气网络中,替代部分或全部气井出力供给天然气负荷,借助气源及气网的调节能力,实现天然气网络与电网的协同运行,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水平。以混联系统风电并网容量为优化目标,考虑P2G装置耦合的电网和气网的运行约束,建立混联系统的概率优化潮流模型。引入试验风速,将概率优化模型转换成确定性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克服风电并网容量受限的问题,利用P2G装置将电网与天然气网耦合,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