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93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84434.1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粘性介质的冲击成形方法及冲击成形模具,其中,冲击成形方法包括:释放所述冲击锤,所述冲击锤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所述介质仓运动,所述冲击锤向所述粘性介质施加冲击载荷,所述粘性介质使所述板材迅速贴合所述凹模的型腔形成零件。本申请提供的冲击成形方法,在冲击锤的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粘性介质瞬时产生较高的压力,使粘性介质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充分发挥作用,产生显著的非均匀压力分布,使高强度的板材能够快速的成形,同时降低成形件的内部应力梯度,达到控制回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42105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852625.3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合金拉弯曲面筒形零件成形装置及回弹控制方法,包括型模、加载模、介质仓和柱塞,开设有型腔的型模套接在加载模外,型模与加载模之间套接有筒坯料,介质仓固连在型模底部,柱塞滑动连接在介质仓与加载模内,加载模内开设有注入通道,注入通道内填充有粘性介质,加载模与型腔相对的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输出通道,输出通道与注入通道相通,输出通道口径大小随型腔的径向深度增大而减小,输出通道沿轴向分布的数量随型腔的轴向长度增大而增多,本发明具有通过加载模注入通道尺寸的差异控制粘性介质压力加载和卸载方式,使高温合金筒形零件成形后内部应力分布均匀,实现控制拉弯成形回弹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1458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53062.X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性介质力学性能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包括支架、挤压模具、电动缸、柱塞、粘性介质和检测装置,挤压模具固连在支架上端,挤压模具内开设有空腔,电动缸架设在支架下端,柱塞插入空腔内且柱塞与电动缸输出端相连,粘性介质填充在柱塞与空腔之间,检测装置架设在电动缸一侧,检测装置包括电脑、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固连在电动缸与柱塞的接触面上,力传感器架设在电动缸与位移传感器的接触面上,空腔上方的挤压模具内插接有挤压孔压力传感器,挤压孔压力传感器与粘性介质接触;电动缸、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挤压孔压力传感器均与电脑电性连接,本发明具有为粘性介质压力成形中选取合适力学性能粘性介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7600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064317.4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26/029 , B21D26/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设备用薄壁构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曲率薄壁构件粘性介质外压成形装置,装置包括粘性介质注入加载模、型模、芯轴、粘性介质注入缸、加载模密封圈、筒坯料、粘性介质加载动力源液压缸和粘性介质注入加载模端部密封加载动力源液压缸。该装置通过动力控制系统提供粘性介质注入压力,对粘性介质加载压力进行控制;粘性介质通过注入通道施加到成形坯料并对其产生成形力,可根据成形零件形状和壁厚设置不同数量和形状的注入通道,可以有效控制粘性介质外压成形压力加载,实现控制板坯料应力状态,使板坯料合理变形流动,提高板材成形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控制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的进行粘性介质外压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3149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18907.4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粘性介质压力成形回弹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Ⅰ:将介质仓固定,柱塞安装在介质仓内部,向介质仓内注入粘性介质;Ⅱ:将板坯料置于介质仓顶部,然后将凹模安装在板坯料之上并固定,使板坯料夹持在介质仓与凹模之间;Ⅲ:推动介质仓中的柱塞以速度V1向上运动,使板坯料逐渐与凹模型腔贴合,此时介质仓内的压力为P;Ⅳ:使柱塞以速度V2向下运动,使介质仓内压力降低至P1,同时柱塞停止向下运动,使介质仓内压力保持恒定在P1,持续时间为t;Ⅴ:压力P1恒定持续时间t之后,柱塞再次以速度V2向下运动,直至粘性介质完全卸载;本发明具有使成形件在卸载过程中反复贴模并逐渐释放残余应力,达到控制回弹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080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44552.9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成形性能的磁流变液胀形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直流电源、磁流变液套筒、柱塞、固定座、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柱塞安装在所述磁流变液套筒下端,所述磁流变液套筒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所述柱塞向上运动时可推动所述磁流变液向上移动;本发明利用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其物态可以从液态、半固态、固态发生瞬时连续的可逆变化,力学性能也发生瞬时连续的改变性质,实现板材胀形试验可以在凸模力学性能连续可调的条件下进行,获得凸模力学性能连续变化可调的条件下板材的成形性能,解决传统板材胀形试验无法实现凸模力学性能连续变化、可调的问题,以及无法获得凸模力学性能连续变化可调的条件下板材的成形性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7009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5107.0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空心叶片粘弹塑性软模内压成形方法及成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加工的空心叶片,工艺过程复杂、尺寸精度低、壁厚减薄严重、壁厚均匀性差的问题。方法:一、制筒坯;二、筒坯装入密封装置中;三、密封装置装入压力机上并与上模和下模对正;四、注入粘弹塑性材料;五、合模成形;六、开启模具,得到成形零件;七、切除工艺补充部分,得到空心叶片成品。装置:固定框架为四框体框架,固定框架上任意两个相对的框体上设有阶梯孔,每个阶梯孔由外至内依次为溢流阀安装孔和筒坯安装孔,两个阶梯孔相对于筒坯对称设置,每个溢流阀安装孔设置有一个溢流阀,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在筒坯的上下端,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闭合型腔。本发明用于制作空心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0458844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853018.6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C51/00
Abstract: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中非均匀压力场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它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方法和装置难以测试大变径比薄壁或超薄壁管缩颈过程中在多个非均匀速度场和压力场作用下的失稳起皱和褶皱消除的变形行为,且每种模具装置每次仅测试一种加载方式对筒坯表面非均匀压力场的影响的问题。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且测试数据全面准确。所述测试方法是多个活塞通过以不同速度注入粘性介质,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注入压力,再通过活塞的往返运动控制粘性介质的注入压力,在介质仓内形成多个非均匀的压力场和速度场,使得管坯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缩颈变形。本发明用于粘性介质加载方式对管坯料粘性介质压力缩径的研究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68395.9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0
Abstract: 一种变曲率薄壁零件环向流动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轴线为空间曲线的变截面薄壁零件成形装置及方法,以解决轴线为空间曲线的变截面薄壁零件成形采用分体成形、组合焊接方法的问题。装置:模腔的形状是模腔轴线为空间曲线的变截面通道,型模腔由进口端至封闭端沿轴向的截面形状依次过渡为圆形、宽短轴椭圆、窄短轴椭圆、腰形和月牙形,芯模设置在型模腔中,芯模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加载注入孔,柱塞设置在软模腔中。方法:一、对板坯料搭边设计;二、设计加载注入孔的位置;三、筒状板坯料置于芯模与型模之间;四、将粘弹塑性软模注入软模腔中;五、推动柱塞将粘弹塑性软模注入芯模腔中;六、取出变曲率薄壁零件。本发明用于变曲率薄壁零件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458844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3018.6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C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41 , B21C51/00
Abstract: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中非均匀压力场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它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方法和装置难以测试大变径比薄壁或超薄壁管缩颈过程中在多个非均匀速度场和压力场作用下的失稳起皱和褶皱消除的变形行为,且每种模具装置每次仅测试一种加载方式对筒坯表面非均匀压力场的影响的问题。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且测试数据全面准确。所述测试方法是多个活塞通过以不同速度注入粘性介质,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注入压力,再通过活塞的往返运动控制粘性介质的注入压力,在介质仓内形成多个非均匀的压力场和速度场,使得管坯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缩颈变形。本发明用于粘性介质加载方式对管坯料粘性介质压力缩径的研究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