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48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983600.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大采高工作面切顶碎胀主动填充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方法,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采用顶板多向胀裂方法、工作面架后煤矸石充填和地表超前竖向高位注浆共同对无煤柱自成巷方法中未充满空间进行立体调控,解决了特大采高条件成巷围岩未填充空间大造成不稳定问题,避免了因留设煤柱上方应力集中引起的巷道围岩大变形、冲击地压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减小了整个矿井采空区的采矿损伤及生态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50235.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让压型恒阻吸能钢拱架。钢拱架由多个型钢单元与多个恒阻让压装置组拼而成,恒阻让压装置设置在型钢单元之间;恒阻让压装置包括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内支撑架的一端伸入至外支撑架中,且内支撑架沿外支撑架进行导向移动,外支撑架与内支架架相互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恒阻摩擦结构;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恒阻套筒,另一个上设置有锚索,锚索的一端穿入恒阻套筒,穿入恒阻套筒的锚索上设置有恒阻滑移体,恒阻滑移体在恒阻套筒中以恒定阻力导向滑动。该恒阻让压装置可发挥双重恒阻让压作用,使得钢拱架在适应围岩变形的基础上,还保证钢拱架起到好的支护作用,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8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7105.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埋隧道的开挖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深埋隧道的工程地质信息;基于所述工程地质信息确定工程灾害类型;基于所述工程灾害类型确定所述深埋隧道围岩的开挖补偿支护策略;基于所述开挖补偿支护策略对所述深埋隧道的围岩进行补充支护控制。通过补充支护策略能够将所述深埋隧道围岩的径向应力与初始地应力的差值缩小至预设近似值范围内,进一步能够有效阻止切向应力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深埋隧道隧道开挖后,及时施加高预应力的开挖补偿支护,尽可能恢复围岩的三维初始应力状态,从而提高围岩承载力,充分调动深部岩体强度,实现深埋隧道围岩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019729.2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长高地温隧道阶梯降温装置及方法,该降温装置包括:风筒、第一制冷机构和第二制冷机构,风筒沿隧道的延伸方向设置,风筒上设置有送风机;第一制冷机构包括设置于隧道外部的第一制冷机组以及设置于风筒上的第一空冷器,第一制冷机组具有提供冷却水的第一供水管道以及用于回收热水的第一回水管道,第二制冷机构包括设置于隧道内的第二制冷机组以及设置于风筒上的第二空冷器,第二制冷机组包括散热部、用于提供冷却水的第二供水管道以及用于回收热水的第二回水管道,散热部与第一回水管道进行换热,该其可以对超长高地温隧道进行阶梯降温,实现对冷量的充分利用,提高制冷效果和制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23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292728.1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水理作用智能测试系统,包括:恒温控制箱,具有恒温密封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用于放置岩石试样进行测试;电子天平,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将岩石试样挂在电子天平下方进行称重,电子天平用于测量岩石试样的重量变化;容器,容器用于容纳水,容器设置在岩石试样的下方,容器顶部为开口结构,岩石试样与容器开口处的液面接触;弹簧,连接在容器的底部,容器通过弹簧固定在容纳空间内,弹簧向容器施加朝向岩石试样的弹力。本发明的岩石水理作用智能测试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岩石水理作用测量方法评价不够科学与准确,测量方法误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637710.4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软岩隧道和岩爆隧道TBM系统及施工方法。一种适用软岩隧道和岩爆隧道TBM系统,包括主梁,设置在主梁上的刀盘、护盾、第一推进系统、第二推进系统、管片安装系统、锚杆钻机系统,以及锚网储存系统;刀盘可中心旋转地设置在主梁前端,用于破碎掌子面围岩,刀盘、主梁同轴设置;护盾设置在刀盘后侧并固定套设在主梁外周;TBM系统具有两种在掘进过程中可相互转换的工作模式,包括:软岩隧道掘进模式、硬岩隧道掘进模式;锚网储存系统用于储存锚网且至少具备一个锚网自由端,锚网储存系统与锚杆钻机系统锚固配合,实现沿隧道轴向的锚网自动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2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7917.4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超前地质探测,结合已有勘探资料分析确定隧道掘进区域内的断层破碎带发育情况,并划分断层无‑弱影响区、断层弱‑中影响区、断层中‑强影响区;步骤S2:根据断层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判断是否要对断层破碎带进行宏观预紧固处理;步骤S3:隧道掘进,并根据隧道工作面与断层影响区的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开挖补偿技术组合对隧道围岩进行支护处理。对隧道内的开挖补偿技术依据分区合理组合,根据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设置隧道外的宏观预紧固处理措施,隧道内、外的围岩变形治理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处理方法,实现对隧道围岩经济、高效的防护、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7917.4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超前地质探测,结合已有勘探资料分析确定隧道掘进区域内的断层破碎带发育情况,并划分断层无‑弱影响区、断层弱‑中影响区、断层中‑强影响区;步骤S2:根据断层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判断是否要对断层破碎带进行宏观预紧固处理;步骤S3:隧道掘进,并根据隧道工作面与断层影响区的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开挖补偿技术组合对隧道围岩进行支护处理。对隧道内的开挖补偿技术依据分区合理组合,根据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设置隧道外的宏观预紧固处理措施,隧道内、外的围岩变形治理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处理方法,实现对隧道围岩经济、高效的防护、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98734.6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挖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岩爆隧道的防控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防控结构包括:吸能结构,包括由不同的NPR部件连接构成的隧道围岩初级支护层;以及包括由NPR钢筋和NPR钢纤维混凝土形成的二次衬砌结构;余量空间,设置在初级支护层和二次衬砌支护层之间,作为预留的隧道围岩变形空间;伺服路轨系统,置于地面;构成通过隧道的轨道;吸能结构能够为隧道空间提供高强度支护,提高隧道围岩自承载力,以及提高支护结构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抵抗岩爆灾害;同时通过伺服路轨系统能够通过对路枕进行微观调控,达到隧道围岩毫米级变形的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727725.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岩体能量差的岩爆等级预测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勘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岩爆能量原位评价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时效性高,提高了施工安全,具体方案如下:设置不同的钻进参数进行室内数字钻进试验,获取随钻参数;利用获取的随钻参数建立岩体能量差计算模型;基于岩体能量差计算模型得到岩体随钻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获得岩体能量差;基于室内数字钻进试验中岩体岩爆情况与岩体能量差的关系,建立岩体能量差岩爆等级预测模型,确定岩体能量差岩爆等级划分阈值;基于划分的阈值,结合现场钻进过程中岩体能量差的变化对岩爆等级进行预测。
-
-
-
-
-
-
-
-
-